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拉美国家政治局势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最近一年多,在拉美国家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政局发展的重要事件:海地军人1991年9月发动政变,推翻了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委内瑞拉1992年2月发生未遂军事政变,国内政治局势迄今动荡不定;巴西自1992年3月以来因总统与“腐败案件”有牵连而引发的政治危机,已导致科洛尔被议会弹劾而停职;秘鲁总统藤森于1992年4月5日宣布解散议会、彻底改组司法机构等重大决定,集三权于一身,国内出现一场宪制危机;尼加拉瓜总统查莫罗夫人1992年9月30日宣布终止国民议会的权力,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如此等等。这些事态的发展自然引起人们对拉美国家政局前景的思考:90年代拉美国家的政局能否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一系列相关的内外因素进行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2.
泰国现代政治史是一部军人政变史。从1932年以来的近60年中,军事政变和军人政权构成了泰国政治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间,也偶而被暂短的文人政权所打断,但充其量,也只不过象漫漫长夜偶尔一道闪电,它是泰国政治进程中的希望之光,但极不长久。军队在政治中的特殊作用使泰国成为世界上军事政变最多、权力交替最频繁的国家之一。自1932年第一次军事政变以来,泰国共发生了16次军事政变,颁布过14部宪法,举行过  相似文献   

3.
1999年12月23日,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部分前驻中非共和国维和部队士兵因政府拖欠军饷而发生哗变。但在哗变发生后不到24小时之内,科前军队总参谋长罗贝尔·盖伊就宣布解除亨利·科南·贝迪埃的总统职务,解散议会、政府、宪法委员会和最高法院,并成立了由10名军人组成的“全国救国委员会”。军人哗变迅速转变成了军事政变。军事政变在非洲决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政变发生在科特迪瓦——自1960年独立以来一直保持政治经济稳定,被西方人称为非洲“民主窗口”和“和平、稳定样板之地”,多少有些令人费解。科特迪瓦为什么会突然发生政变?政变的影响是好是坏?非洲国家政治局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到底有多大?非洲民主化道路还有多长?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三位非洲问题专家,请他们谈了各自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1964年 4月巴西军人发动的政变成为此后拉美国家一连串军事政变的开端。六七十年代 ,中南美洲多数国家的文人政权相继被军政权所取代 ,军人统治成为 60年代至 80年代拉美政坛的一个鲜明特点。这一时期的拉美国家军人政权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以巴西、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等国为代表的保守的右翼军人政权 ,二是以秘鲁、厄瓜多尔和巴拿马等国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军政权。导致拉美国家该时期一系列军事政变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拉美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带来的不是民主政治的进步而是军人独裁的产生 ?拉美国家的军政权为何会出现上述不同的类…  相似文献   

5.
菲律宾去年12月1日发生了自科·阿基诺就任总统以来的第六次未遂政变。这次政变规模广,时日长,伤亡重,影响大。政变原因相当复杂,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科·阿基诺现在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应付国内反对派和美国要她提前进行总统选举的压力。菲政局动荡不安,科·阿基诺有任职到期满、提前下台或被军事政变推翻的可能,前景很难预料。  相似文献   

6.
泰国军事政变频繁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是世界上军事政变最多、权力交替最频繁的国家之一。自从1932年第一次军事政变以来,泰国共发生了16次军事政变;这期间,约4/5的时间由军人执政。军事政变几乎全部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这自然是同第三世界国家的本身诸多因素相联系的,其中涉及本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政治权力结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军队本身的特点等。这里仅就泰国的具体情况剖析政变的各  相似文献   

7.
阿方辛政府内外政策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5年11月4日,阿根廷举行了二十年来第一次议会选举。选举结果表明:劳尔·阿方辛总统在全国的两年执政获得空前支持,其内外政策得到明确肯定。阿方辛政府取得这一胜利的原因何在?本文拟就阿方辛自1983年12月出任总统以来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及其改革和调整措施作一粗浅分析。一稳定国内政局,恢复民主制度是阿方辛总统执政方针的重心。阿方辛是在1983年阿根廷处于严重危难时刻就任总统的。自1930年乌里武鲁将军发动本世纪第一次政变推翻伊里戈延民选政府后,五十年来,阿根廷政局长期动荡不安。军人文人交替执政,国家历经数届军人统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18日,西非国家尼日尔发生军事政变,政变军人突袭并迅速占领总统府,坦贾总统被扣押,军政权成立。此次军事政变乃由尼日尔长期政治危机所致。非洲在过去一年多来,已发生至少5起军事政变,“军人干政”如同“幽灵”一般缠绕着非洲,使其民主化进程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9.
军事政变是非洲国家历史上广泛经历的一种政治现象。多哥政局由“政变”向“宪政”的转变以及赤道几内亚未遂军事政变背后的钱权交易表明:遏制非洲军事政变既有乐观前景,也面临巨大挑战。当前,外部势力对非洲丰富油气资源的觊觎已成为军事政变发生的一种新动因,非洲联盟以及西共体等非洲地区组织已成为遏制非洲军事政变的中坚力量。由于导致其发生的各种内、外部因素的长期存在,非洲军事政变在短期内还不可能完全消除。对非洲军事政变的遏制有赖于非洲国家民主体制的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军队自身职能的转变,以及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试析巴基斯坦军事政变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刚好一年以前 ,1 999年 1 0月 1 2日 ,巴基斯坦发生武装政变 ,以陆军参谋长佩尔韦兹·穆沙拉夫为首的军事当局推翻纳瓦兹·谢里夫总理的民选政府 ,实行军事管制。这是巴基斯坦历史上的第三次军事政变。在巴基斯坦独立 5 2年短暂的历史上 ,共发生了 3次军事政变和存在 4届军管政府 ,军管的时间长达 2 5年。巴基斯坦独立的时候是按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建立代议制政府的国家。军队反复介入政治和较长时间掌权既说明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影响 ,也表明代议制政府的脆弱。为什么巴基斯坦反复发生军队卷入政治 ?为什么巴基斯坦的民选政府又那么脆弱 …  相似文献   

11.
从9月30日至10月1日之间,印度尼西亚发生了双重军事政变.发动这次军事政变的是翁东中校,据传翁东中校在政变后立即组织委员会,一时掌握了实权.其后,国防部长纳苏蒂安这一派的陆军,粉碎了这次政变.总统卫队第一营翁东中校以左派为中心,组织了由45人组成的革命委员会.据传还设立了由翁东中校,苏帕佐陆军准将,赫鲁空军中校,苏马迪海军上校,和国家警察厅高级官员安瓦尔  相似文献   

12.
杨民 《国际资料信息》2010,(1):16-19,37
冷战结束后,拉美国家军人干政现象频繁,其中厄瓜多尔尤为突出。1997--2007年十年间,厄瓜多尔先后更换了七位总统,在三位通过选举上台的总统中,一位被军人政变赶下台,一位是前政变军人当选总统后又遭议会罢免,一位失去军队的支持被议会以“不能胜任”为由罢免,而其他四位总统中有三位是在时任总统下台后以副总统身份在军队的支持下代理总统任期的,  相似文献   

13.
2014年5月20日,泰国军方宣布全国戒严令。22日下午,陆军司令巴育宣布成立由陆海空三军及警察组成的国家维护稳定委员会,从当地时间下午4时30分开始接管国家政权,停止看守政府职能。这是泰国自1932年立宪革命以来发生的第21次军事政变。政变使得泰国自2013年10月31日爆发的政治乱局得以暂时缓和,“黄衫军”和“红衫军”两派的街头争斗基本停息,民众为局势得到控制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14.
一非洲是世界上发生军事政变频率最高的大陆,从20世纪60年代起,非洲已经发生过接近280次政变或兵变[1],有10多个国家发生过10起以上的军事政变,80年代非洲一度有20多个国家的政权为政变军人控制。频发的军事政变使非洲国家政治动荡、经济凋敝、百姓生活困顿,国际社会和非洲有识之士普遍认为军事政变和国家之间的战争是阻碍非洲发展的痼疾之一,必须加以防范和遏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认为: “帮助非洲结束战乱和实现和平是联合国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2]。 从20世纪80年代末非洲实行民主化和多党政治后,有42个国家举行了多党选举,通过民选方式获得政权逐  相似文献   

15.
历史进入新千年 ,拉美国家步入多事之秋。先是执政 71年的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在竞选中下台 ,随后委内瑞拉发生了一次戏剧性的政变 ,接着在拉美地区经济 8年来的第 3次衰退中 ,阿根廷爆发了一场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全面危机。中国与拉美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 ,共同的命运使中国学者对拉  相似文献   

16.
1964年4月1日,巴西右翼军人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若奥·古拉特政府,建立了长达21年之久的军政权。对于这次军事政变的原因,目前国内学术界一般多从下述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一,古拉特政府的进步改革引起了美国的不安,美国扶植巴西右翼势力策动军人发动政变。其二,60年代初,以进口替代工业化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战略出现危机,并由此导致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在强大的人民运动面前,统治阶级试图通过建立军政权将巴西的发展强行纳入资本主义轨道。这些分析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仅仅说明了这次政变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7.
当地时间2006年9月19日深夜,泰国皇家军队以总理他信赴美国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之际发动军事政变,这是泰国十五年来第二次军事政变。政变军方19日晚通过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宣布,解散看守政府总理他信领导的内阁,由一个名为泰国国家管理改革委员会的军事组织全权接管国家政权。正在美国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的泰国总理他信·西那瓦或许有所预感,也或许没有料到,19日晚间的军事政变来得如此之神速,在短短两个小时之内接管了他已经掌握了5年的政权。“我并不承认这次政变的合法性,政变不会获得大多数民众认可,”他信20日凌晨在纽约接受随团泰国记者…  相似文献   

18.
自1978年以来,有10个拉美国家相继完成了从军人政权向文人政权的过渡,开始了民主化进程。但是,今年以来,在许多已经恢复了民主制度的国家,如阿根廷、厄瓜多尔、乌拉圭、巴拿马和巴西等,文人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危机,尤其是巴西,萨尔内政府面临着执政两年多来最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因此,拉美民主化进程能不能进行下去?已经恢复了民主制度的国家会不会重新出现军人执政?这些问题已成为拉美各界人士议论的中心。本文仅对巴西文人政府的政治前景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1976年10月军事政变(在法政大学大屠杀[THAMMASAT UNIVERSITY MASSACRE]中的学生死亡事件使该政变适逢其会)之后,他宁·盖威迁(THANIN KRAIVICHIAN)就成了泰国有争议的总理。他的政权仅维持了一年,就被另一次不流血的军事政变推翻了。  相似文献   

20.
(2008年3月1~31日)●2日,泰国上议院举行选举,泰国选民将选举76名上议院议员。这是泰国自2006年9月发生军事政变以来举行的第一次上议院议员选举。根据2007年8月全民公决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