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大型立體微雕《圓明園》和《寒山寺》及微刻《寸長象牙扇唐詩三百首》(在寸長的十六片象牙扇頁上以狂草等九種字體雕刻三百首唐詩)而聞名於海內外的微雕大師、書畫家戈壁,又完成了一幅前所未有的長十三米、寬三十五厘米的《武夷九曲图》長卷,在画界引起了轰動。蜿蜒低吟的九曲溪,幾乎横穿了閩西武夷山風景區,造就了更為秀麗迷人的自然景觀。它是武夷風光交響曲的主旋律。由於地質地貌變化作用,構成了武夷奇  相似文献   

2.
在黃惕恒的手下,原來一些不起眼的鵝卵石,通過選料、畫、寫、刻、黏,巧妙構思,加工繪製,便成了一件件令人賞心悅目的藝術品。黃惕恒出生在湖南洞庭湖畔的常德市澧縣,已經閱歷過五十五度春秋。家鄕是塊土壤肥沃的好地方,千百年來人才輩出;澧縣的山色湖光孕育了他從事藝術創作的靈氣缒陮W習過雕刻、書法、繪畫,對藝術有頗為廣泛的愛好??他却在日後走向另外一種性質的工作崗位,投入了橋梁建設的行政管理工作。顯然,本職工作和他的志趣,存在着一段不小的差距。可是往往平凡中蘊藏着奇迹——多年的建橋工作使黄惕恒愛上了橋,特別是對橋下河灘上的光滑圓潤的鵝卵石產生了感情。而這些形狀迥異、形體奇特的卵石,竟然成為他從事藝術創作的原材料,為人間憑添了新型的藝術製品。  相似文献   

3.
在我們的祖國,有人在科學的宏觀世界裏探索宇宙的奧祕,也有人在藝術的微觀世界里創建奇迹。在後者的隊列中,當代中國的微型油畫家張又旭就是一位佼佼者。正如人們所知,中國以象牙雕刻為主的微雕藝術一向馳名世界,成為炎黄子孫的驕傲之一。而由攻書法、微雕,進而在微型油畫領域裹取得較大突破的張又旭,則又以他絲絲入微、巧奪天工的藝術作品震驚西方的藝術界和收藏家,為祖國贏得了榮譽。張又旭是新中國的同齡人,他别名大鵬,其寓意顯然是展翅奮飛,翺翔天際。張又旭祖籍山東聊城,出生在北京,除去在當時所有的文化人必須接受‘再教育’的年代裏,他曾去陝北延長和河北豐潤農村勞動外,一直在北京學習並從事藝術實踐。他的父親是一位國民黨高級軍官,母親却是位大家閨秀,四姨則熟讀詩詞,諳知中國傳統文化。他自幼在她們的撫育下成長,因而滿身散發着書卷氣。他與知己  相似文献   

4.
飛天趣聞     
東方佛經故事中提到有一對佛的侍從,叫乾闥婆和緊那羅,意為天歌神和天樂神鼈冊跇O樂世界裏彈琴唱歌,娱樂於佛,被合稱為“飛天”。敦煌莫高窟是中國飛天藝術的薈萃之地。在那一幅幅壁畫的角上,以及窟顶藻井和畫中菩薩佛陀的周圍,一些非男非女都具有女性美麗體熊的無性仙人,著裙衣或裸體,在祥雲繚繞中舞带飘流,少則三五,多則百餘,吹笛擊鼓,弄弦彈筝;有的漫天飛舞,有的盤倾鲜花,舞樂相隨,聲色並擧,機富有诗意。據統計,敦煌壁書上的飛天有四千五百多個。其中,大的身高兩米有餘,小的不足五厘米。有的體熊豐腴,裝飾華美;有的靈秀纖巧,不假修飾。在石窟建造的近千年當  相似文献   

5.
布贴壁掛     
河北省辛集市的農民晝,历史悠久,享有盛名。最近,他們採用农民画形式用布貼方法製成了壁掛,為民間工藝品增加了一個新的品種。這種壁掛,融繪畫、剪紙、布貼藝術為一体,线條粗獷、造型稚拙,色彩艷麗。內容多取材於農民生活及各種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等,具有强烈的鄉土氣息,現已成為一種很有特色的室內裝  相似文献   

6.
青年畫家李愛國的性格頗有雙重性的味道:他是中國東北部的人,却沒有東北人特有的那種粗犷作風。从形貌和言談举止上看,他更像一位南國的文靜書生。他的畫有恢弘的意境和懾人魂魄的氣勢,但他選取的是工筆畫這一極為繁難、一般人不願或不敢染指的畫種。他為人、為畫的這種差異恰恰構成了他的畫的藝術特色。  相似文献   

7.
梁晚年是在十年前由廣東江門去澳門定居的。為了繁榮當地的文化藝術事業,他在澳門開辦了一所美術學院,招收了八十名學生,年長者已過半百,幼小者尚屬稚童,可謂老少咸集,乃澳門之繪畫英才而育之了。在這所新創建的美術學院裏,梁晚年輔導學生練習素描,鑽研書法,對中國傳統繪畫的方法和精神進行探討。去年他還在澳門籌建澳門畫院。顯然,這位畫家是打算在澳門這塊祖國藝術傳統不足的土地上傳播中國傳統繪畫的種子,並發揚光大。梁晚年在籌建澳門畫院的同時還有個計劃,準備組織一批內地名畫家的傑出作品向澳門公衆展示,並邀請京、滬、穗畫家去澳門進行藝術交  相似文献   

8.
剪紙是我國廣泛流傳的一種民間藝術,歷史悠久,深為人們所喜愛。不久前在中国美術館举办的‘全国剪紙展’,是建國三十六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剪紙展覽。展品共七百餘件,來自二十八個省、市的漢、滿、蒙、回、藏、苗、彝、侗、白、維吾爾等十多個民族,分為民间剪紙和新剪紙兩部分,生动地反映了中國剪紙藝術的歷程。民间剪紙是民俗性的實用剪紙,多做裝飾房間用,有窗花、燈花、喜花、炕圍花、頂棚花等;同時這種藝術形式還用於器物紋飾、印花製版、建築彩画、木工雕花以及農民畫等方面,成為多種民間美術的造型基礎。民間剪紙創作不受繪畫理論的約束,它構  相似文献   

9.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觀兮,永不能忘!’許多人都記得晚年居住台灣的于右任先生曾寫下不少懷念故鄉的詩句。台灣著名人士,如羅家倫、張大千、張維翰、周樹聲、葉公超、阮毅成、鍾鼎文等懷鄉思親詩詞也感人肺腑,廣為流传迥昵?山東省济南书院的弭菊田、王天池、張登堂、吳澤浩、歐陽秉森一起創作了‘台灣同胞愛國懷鄉詩意畫’一百多幅,展出之後又出版了大型畫集。廖承志為畫集題字,这是他一生中最後的遺墨。去年四月,泉城濟南書画界有識之士,又发起了海峡兩岸詩書畫作品的徵集活動,請濟南市市長翟永浡為徵委會的主任麄冊诓惶L的時間裏徵集到一批書畫作品,並於去年十月在濟南公開展出。不久,這一活動由濟南擴展到外地,北京、上海、天津、廣東、四川、雲南、  相似文献   

10.
想在一日之內遍覽中國五十多個民族的萬般風情,在以前只能是一個夢想。但一九九一年十月一日建成開放的廣東深圳“中國民俗文化村”却把這個夢想變成了現實,為國內外旅遊者又提供了一個最佳景區。 這個民俗文化村是中國第一個薈萃各民族藝術、民俗風情、民居建築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的大型文化遊覽區,也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桐鄉縣,地處杭嘉湖平原的中心,古運河從中穿過。這裹出現過不少名人,如當代文學巨匠茅盾,著名漫畫家、教育家、音樂美術家豐子愷,著名金石書畫家錢君匋。桐鄉縣人民為紀念他們的愛國愛鄉的高貴精神和光輝的藝術成就,修復了他們的故居,建立了藝術院。幾年來,已接待了國內外許多參觀者。  相似文献   

12.
中年書家楊光華,以開创中國水墨畫新技法而聞名畫壇。最近,在北京美術館,舉辦了他的第二次個人畫展。观众雲集,都為他精美、独待的作品所陶醉。杨光華以新的創作方法,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意境。以《奔腾》這幅山水畫為例,作者描繪了雨后长江三峽,高山流水傾瀉而下及江水奔腾的情景。以往的中國畫,表現流水等白色物象時,只能用白紛或其他顏料精描細琢,  相似文献   

13.
一、隸書的形成和發展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用丞相李斯創制的小篆為通行書體,統一了中國文字?∽P畫複雜,着筆緩慢、圓轉往復,很是費事。所以在民間和下層機構,出現了簡體快速字——隸書。據說當時有個獄吏程邈,把民間的書體加以收集、整理,對大、小篆的結構和點、畫作了簡化,又把圓轉改為方折,以便書寫。他後來得到秦始皇的重用,官至御史。於是這種字體便在普通公文中使用起來,因為辦理公文的小官叫“徒隸”,所以人們把這種字體叫“隸書”。“隸書者,篆之捷也。”“捷”就是快速、急就,兼有簡化的意思;“隸”則是隸屬、輔助的意思。所謂隸書,也可說是隸屬於篆書的一種輔助字體。隸書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級:秦起、漢興、唐變。即隸書產生的秦代,鼎盛於漢代,至唐代則逐漸演變為楷書。隸書上承甲骨,大、小篆書體的傳統特點,  相似文献   

14.
人類文化寶庫中獨具特色的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創造的極其豐富的光輝燦爛的文化遺產之一。它起於點畫用筆,繫於單字結構,成於整篇章法,美於風神氣韵;法度森嚴而又變化無窮。篆、隸、楷、行、草,各種書體自成系統,而以楷書為基礎,楷書又有大楷、小楷之分。寫楷書難,寫小楷又北寫大階難;而用純金寫小楷,更是難上加難。在當代中國書法界,用純金寫小楷而又接連有長卷問世者,則首推趙之中。據趙之中先生說,純金書法本來是中國人的創造,為書法一絕。但到了當代,除了在寺廟內  相似文献   

15.
年近七十的姜恩慈先生是位出手不凡的盆景藝術家。他製作的梅樁盆景,風格獨特,古樸自然?痪们霸诤贾輸H辦的第二屆梅花臘梅展覽中,他送展的數十件臘梅古樁盆景,令衆多的賞梅者留連讚嘆。結果,他有多件作品獲獎,其中“奔”獲銀獎,“龍潛”、“穩”獲銅獎;他本人也獲中國梅花臘梅協會所頒的“個人貢獻獎”。盆景藝術在中國歷史悠久。它以植物、山石、水等為材料,經過藝術處理和加工,集中在盆內,達到“縮龍成寸”、“縮地千里”、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素有“立體的畫”、“無聲的詩”的美譽。  相似文献   

16.
上海青年畫家宓雄,以晝佛像和佛教故事著稱。今年夏天,上海佛教協會會長真禪大和尚和秘書長歐國藩居士,在玉佛寺方丈室向他授予榮譽證書,特聘他為藝術顾问。台灣高僧、國際佛教促進會會長星雲大師,今春來滬弘法探親時也觀賞了他的作品。上海佛教協會向星雲大師敬贈了宓雄創作的中堂宣紙油畫《千手千眼觀音》和蠟染壁掛佛像。星雲大師連聲稱道,勉勵宓雄繼續努力開發佛教藝術。今年二十五歲的宓雄自幼愛画,十四歲即有作品入選全國少年儿童美術展。初中畢業後考入上海華山美術學校,學習裝潢美術專業。現任職於上海美術設計公司,業餘鑽研理論和佛教經書。他曾兩次長途跋涉,到我國古代佛教藝術的發祥地朝聖。河南開封相國寺、洛陽  相似文献   

17.
李可染先生是現代中國傑出的山水畫家。他即屆八旬,十幾歲起就精勤沉毅地從事於繪畫的探索和創作。他的輝煌成就,正是他勤奮與才華的結晶。一個畫家的出身常常影響到他一輩子的創作風格。他是江蘇徐州人,父親是個以撈魚摸蝦為生的逃荒者,後來成為廚師,也開過小饭館。由於雙親都不識字,他沒有‘書香門第’那一套舊禮教的拘束。野地上搭起的戲台是他最早的文藝課堂,用破瓦  相似文献   

18.
南普陀寺是厦門八景之一,以其珍藏數以萬計的中外佛典經書、歷代佛像書畫和雕刻藝術品而聞名於世。幾年前,主客廳內掛起了楊夏林先生在四張五尺宣紙上繪製的榕樹山水畫,吸引了不少海內外遊人來此觀賞,在此留影。就在楊夏林的這幅畫下,先後接待過李  相似文献   

19.
中央樂團李谷一是近年來我國樂壇上崛起的一位聲樂藝術家,尤以演唱抒情歌曲見長。她今年三十七歲,生長在一個知識份子家庭;爸爸、媽媽都喜愛藝術,使她從小即在心靈上埋下了音樂種子。她年輕時接受過音樂和舞蹈訓練,十七歲時進入湖南花鼓戲劇團,很快便顯露出藝術才華,成為該團主要演員。一九七四年,李谷一被調到中央樂團担任獨唱。她的演唱聲情並茂,風格獨特,深為廣大羣眾所喜愛。她先後為幾十部故事影片、電視片錄製了配音,並頻繁地參加演出;還曾訪問過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  相似文献   

20.
黄廷海先生是近十年來以独創流墨山水画著稱海內外画壇的山水畫家和美術理論家。他勇於打破大陸山水畫大一統的時尚之風及有關理論為中外画壇所矚目。特別是他的流墨山水画,独樹一幟,一掃陳腐舊習,開拓出嶄新的現代風範,被視為當代中國最優秀的中年山水畫家之一。一九八三年,當黃廷海將自己苦研五年之久的一批山水畫新作,命名為“流墨山水画”,並首次在江蘇省美術館展出時,引起了画壇的轰動。許多觀众駐足在他的作品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