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崧 《西亚非洲》2006,(9):68-69
2006年10月3日,首届“中非大学校长论坛”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教育部和商务部主办,浙江师大承办。与会者有来自肯尼亚、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坦桑尼亚、尼日利亚和南非等非洲14国的30位大学校长和高级教育行政官员,并有我国数十所高校的领导、教育官员和中国非洲问题专家,共80余人。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改革、合作、发展”,8位中国与非洲国家大学校长和教育官员作了主题发言。与会者围绕下列3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对话。发展中国家的高校能力建设发展中国家高校能力建设,是与会非洲国家大学校长和教育官员特别感兴趣的问…  相似文献   

2.
一 2009年,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议程的最后一年,也是中非教育合作跃上新台阶的关键一年.5月25日,"教育部第七次对发展中国家教育援外工作会议"在浙江师范大学隆重举行.这次会议旨在全面总结近年来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人才培训、非洲研究工作的成就与经验,探讨在新形势下援助非洲工作的新举措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中非外交关系与教育合作关系开启50周年,以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成功召开的新形势下,2006年12月13~14日,全国高校非洲教学科研与援非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设置非洲教学课程、从事非洲研究、承担援助非洲项目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近百名代表与会。研讨会是由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和中国非洲史研究会5个单位共同举办的。曹兴国司长等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领导、张国有副校长等北京大学校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做了发言。到会的外交部、商务部…  相似文献   

4.
积极开展对非洲国家的教育培训 ,是教育部贯彻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 2 0 0 0年部长级会议”精神 ,实现国家间教育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展现我国教育发展情况 ,促进中国与非洲国家长远教育合作 ,增进中非人民之间友谊的重要途径。受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的委托 ,浙江师范大学继 2 0 0 2年承办“非洲基础教育管理研修班”之后 ,今年继而承办了“非洲高等教育管理研修班”。此次“非洲高等教育管理研修班”自 9月 1日开始 ,于同月 2 4日结束 ,共有 17个国家的 18位高级教育行政官员和学者参加 ,他们分别来自埃及、摩洛哥、突尼斯…  相似文献   

5.
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概述——发展阶段及未来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是中非全方位友好合作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走过了从无到有,从互派留学生的单一形式到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3个不同发展阶段。双方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形式渐增。2000年首届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后,在中国政府设立的“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的资助下,职业教育培训、汉语教学,以及其他各类专业技能培训成为新的发展重点。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也面临诸多挑战,如难以选派众多高水平中国教师赴非洲国家援教,单向交流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中国自身对教育投入的不足不利于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可持续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6.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的建立是半个世纪以来中非友好合作发展的历史必然,开辟了中非合作的新时代。“论坛”建立以来,中非双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建立后续机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框架下,中非合作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前景十分广阔。中非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非洲的友谊源远流长,中非教育合作是一种新形式的南南合作。作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4个教育援外基地之一,长期以来,浙江师范大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加强基地建设,努力开展中非教育合作交流,积极服务于国家整体的外交战略,谱写中非教育合作的辉煌篇章。浙江师大卓有成效的援助非洲教育的实践,受到广大非洲国家的普遍赞誉和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并为我国政府进一步开展中非教育合作交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王涛  刘肖兰 《西亚非洲》2023,(2):25-48+156-157
卫生问题安全化是全球化时代社会变革的产物。以各类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为突出表现的卫生安全挑战,在非洲具有多样性、动态性、跨界性与复合性的特点。卫生安全问题损害了民众健康,不利于社会经济稳定与发展,削弱了非洲国家提供卫生公共产品的能力,反过来又引发新的卫生安全挑战。从1963年派遣第一支援非医疗队开始,中非卫生安全合作历经60年发展历程。其中,“非典”疫情显著提高了中国对卫生问题安全化的关注,并将其融入对非合作中;埃博拉疫情则是中非携手应对卫生安全挑战的一场“大考”;中非团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深化了“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中非卫生安全合作立足平等、秉持协商、致力发展,以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为指导,会议机制、项目机制共同发挥作用,聚焦非洲亟需、中方力所能及的领域,由此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中非卫生安全合作模式。双方在此领域的合作为保障非洲民众安全、促进非洲社会经济发展、化解非洲卫生安全难题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2月 5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举行“中非合作论坛第 2届部长级会议”报告会 ,特邀外交部非洲司副司长卢沙野做主题报告 ,该所有关研究人员也参加了这次报告会。一卢沙野在报告中介绍说 ,中非合作论坛第 2届部长级会议于 2 0 0 3年 1 2月 1 5~ 1 6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温家宝总理和 1 3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同 44个非洲建交国的外长和负责经济事务的部长参加会议。中国在非洲的 2个非建交国斯威士兰和马拉维也派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会议。经过两天的大会交流 ,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  相似文献   

10.
为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推进中非农业合作,在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于2016年6月26日举办了主题为“中非农业合作助推非洲农业现代化——中非农业发展政策对话”的国际研讨会.与会人员包括来自非洲14国的政府机构、部分国际组织和机构及国内23家相关单位的70余位官员、学者、媒体及企业界代表.会议围绕中非农业合作的状况、重点领域、途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中非农业合作的深化和中非全面合作的持续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与非洲国家在许多国际会议上开展了长期而卓有成效的环保合作。进入21世纪后,中非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召开了“中非环保合作会议”,实施了“中非人力资源环境培训计划”,成立了“联合国环境署中非环境中心”,双边环保合作迅速发展,表明中非环保合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中非环保合作体现了互利共赢,优势互补,中国的环保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等鲜明特点。在中非环保合作进入多元化时期,双方应加强沟通。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时应将环保放在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举办以来,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简称“中广国际总公司”)积极落实论坛后续行动,加大开拓非洲市场的力度,促进中非经贸友好合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仅一年多时间,便在非洲新实施……  相似文献   

13.
西亚非洲所主办"中非经贸合作前景研讨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 2 3~ 2 5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与商务部共同举办的“中非经贸合作前景研讨会”在北京亚洲大酒店召开。来自 2 0多个非洲国家驻华外交使节、 2 0余家中国涉非企业的企业家 ,以及来自商务部、外交部的官员和本所的学者共 80余人与会。一早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 2 0 0 0年部长级会议”举行前夕 ,西亚非洲所就曾主办名为“中国与非洲 :挑战 2 1世纪”的研讨会 ,并就如何全面发展中非关系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今年12月 ,“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部长级会议”即将召开。 3年来 ,在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共同努力下 ,…  相似文献   

14.
中国援非五十年与中国南南合作理念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非合作是中国开展南南合作的重要领域,也是中国特色的国际发展合作理念成长与提升的实践舞台.借助对非援助与发展合作这一战略支点,中国实践和体验着南南合作及其理念的成长嬗变.五十六年的中国援非体现了中国南南合作发展观从单方面强调非洲政治解放与民族独立到观照中非双方共同发展的变迁;利益观从不求回报到互利共赢的转变;合作关系从互援互助到相互合作的演进;身份建构则从反帝反殖的革命共同体到南方国家发展事业的发展伙伴的嬗变.中国的南南合作理念伴随着中非合作的深入而不断成长,它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外交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相似文献   

15.
中非关系源远流长,但中非法律界人士的交往却很晚。与其他大陆相比,双方交往次数也不多,无法满足中非关系发展的需要。中非法律界交往分为法院人员、检察机关人员、司法行政机关人员和民间往来4个层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与非洲国家法律交流与合作总体上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扩大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中非法律交往逐步开展,但在文革中受阻。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后,中非法律合作大步发展。2009年发表的《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提出举办中非合作论坛——法律论坛,开创了中非法律合作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6.
2009年8月28~29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举办的"国际体系转型与中非合作论坛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国外交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尼日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北京周报>等机构的官员、学者、记者等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非交往合作迅速扩大,中非关系战略地位日显重要,并已经超出双边关系范畴而对世界产生多方面影响,成为撬动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一个支点。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要求学术界加强对非洲问题及中非关系的深入系统研究。《非洲研究系列丛书》是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启动的一项重点工程,由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编纂委员会,按照“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并重”、“学术追求与现实应用兼顾”的原则,遴选非洲研究重点课题,以国别和专题的形式,集为七大系列丛书编纂出版。为充分反映我国非洲研究的水平,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现向学术界公布丛书…  相似文献   

18.
在新形势下,中国与非洲国家为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加强磋商与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国和非洲友好国家共同倡议召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创立对中非加强合作具有深远和重大的意义.会后3年多来,中非双方后续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果.2003年12月15~16日,中非合作论坛第2届部长级会议首次在非洲大陆举行.会议以务实合作的精神,审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2004~2006)>,对今后3年中非合作做出了规划和部署.有理由相信,通过双方密切合作,必将掀起中非友好合作的新热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已经将软实力建设提升到国家实力构建的战略层面,对外援助是一个能将国家 的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及外交政策等资源综合起来以更好地展示、发挥一个国家吸引力、建设 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对非洲援助对于塑造中国和平、合作、互利和负责任的国际形象、增进世界对 中国的了解与信任等具有促进作用。但中国对外援助机制尚不成熟、中非文化的差异、援助国间的 竞争等不利因素对援非效果的发挥具有限制性作用。因此,中国应通过重点加强对外援助的制度 化建设、鼓励援非工作人员与当地的多种交流、并重视在援非领域的国际合作等方式提高中国援 非水平以提升中国软实力。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1月4日上午10时,举世关注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隆重开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举办的规模最大、与会外国领导人最多、具有广泛影响的一次国际会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48个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团团长欢聚北京人民大会堂,本着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宗旨,共商推动中非关系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计。2006年11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圆桌会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主持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两个重要文件。中非宣布建立“政治上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