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动中国经济结构不断演进的主要动力来自三个方面:政府主导的渐进式制度变迁;以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技术扩散为主要内容的技术进步,以及深刻变革的国内国际分工体系。因此,中国经济结构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处于不断调整的非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2.
未来10年,将是全球经济重大的转型时期,世界格局曲折的过渡阶段,也是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和各种发展模式深入调整的年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将使国际力量对比有新的消长,但西强东弱、北富南贫、一超多强的总体态势不会根本改变,单极与多极的较量、称霸与反霸的斗争是国际关系中的突出矛盾.美国将抓住“战略机遇期”谋求21世纪的霸主地位,其全球战略态势关乎未来国际形势的全局.总地看,世界和平大局可以维护,但不确定、不安全因素也在增多.我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需认真应对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动漫产业: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动漫产业已形成庞大消费市场和产业集群经济,全球形成了美日韩三足鼎立的动漫市场格局。我国动漫产业明显落后于国外,原因主要是产业链缺失且观念落伍;内容单一而且人才短缺;缺乏知识产权保障不利。为此,要重视动漫产业链中上游产品的设计和创作;着力开发动漫产业链中相关的衍生产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借力多媒体等技术,促进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投资方式和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视动漫的品牌建设,鼓励动漫企业专注品牌运作和发展;加强政府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都市圈产业发展和演进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把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格局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并把它看作是制约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上述理论概括和认识并没有真实反映该地区产业发展和演进的实际。与大的行业数据显示的情况不同,在更微观的产业和产品层次上,京津冀地区各主要城市之间已经初步形成了既存在专业化分工又存在竞争的格局,其优势产业面临的竞争更多地不是来自区域内部,而是来自区域之外。而动态地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发展和演进表现为以重化工化为特征的不断加深的专业化趋势。这一演进趋势是南方新兴工业城市上游最终消费品产业快速发展所造成的竞争与带动双重作用的结果。从京津冀地区产业演进和发展的实际经验看,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过程中,解决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问题才是实现该地区产业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开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化进程的加快,金融业离开实体经济,开始了自我服务的加速膨胀过程。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金融业的加速自我膨胀注定了其必将面对一个灾难性的结局,这便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危机最终摧毁了旧的秩序,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经济、金融、政治的既有格局。旧的世界已经逝去,新的世界尚未成型,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动荡的转型时期,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占领未来世界的制高点,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2005年,我参加了潍坊市赴美国外向型经济管理人才培训班。这次培训以全新的内容、开放的形式,使自己对美国现代经济有了一定认识,深刻体会到工业化是美国发展至为关键的一步。美国工业化具有各产业协调发展、劳动生产率高、产业聚集、要素市场发达等特点,剖析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做好新型工业化“硬”文章、实现改革建设的新突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深刻理解加快发展这一硬道理。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美国100多年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加快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十一五”期…  相似文献   

7.
姜山 《工会论坛》2001,7(2):85-8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知识、信息和科技正对经济增长的轨迹和趋势产生重要影响。而知识、信息和科技是由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生产出来的 ,其产生、积累、创新乃至传播都依靠教育。因此 ,教育将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具战略意义的基础产业。但我国多年来实行的传统教育体制在市场经济中已显露弊端 ,为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适应社会发展及市场经济需要 ,教育必须走产业发展之路。当前 ,相对缺乏的教育供给和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是教育发展中的基本矛盾 ,而相对过剩的经济供给和消费需求不振则是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两类相反而互补的基本…  相似文献   

8.
以数字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全球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数字经济发展既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特征,也是推动大变局演化的加速器。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加快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战略布局,必将重塑今后一二十年的全球竞争格局。中国具有发展数字经济的独特优势,应从战略上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坚持开放和国际合作,以强大的数字经济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广东区域经济呈现明显的极化特点。从劳动生产率和房价的相关系数来考察其产业空间分布,广东各市各区域全员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与房价均呈正相关关系;除房地产外,服务业各行业劳动生产率和房价间也均呈正相关关系;但在工业内部不同行业存在差异:劳动生产率较低的行业呈负相关关系、劳动生产率较高的行业基本呈正相关关系,表明低劳动生产率工业的空间分布效率差。广东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极化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低劳动生产率工业行业的空间分布效率差导致,而低劳动生产率工业行业空间分布效率差的根本原因是工业用地的实际价格没有反应其市场价值、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广东应完善土地出让制度、注重发展次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下创意产业的拓新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创意产业正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推动经济走向复苏的动力引擎。中国创意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增长速度快,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当前复杂型经济环境下,创意产业呈现出分工细密、与各产业融合紧密、知识资本比重大、重参与、重体验、消费者与供应者界限日趋模糊、与环保产业结合紧密等特点。这就要求创意企业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结合环保主题,重视与网络、体验经济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及其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与其未来走向值得探讨。首先,采用2005-2010年典型区域的季度数据揭示并解释金融危机冲击所产生的"西暖东凉"现象。其次,危机冲击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面临着新一轮的深度调整。一方面,探讨东部地区如何消解与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与问题,以及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与路径。另一方面,探讨以产业转移为契机和推动力,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更加合理的区域间产业分工体系,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产业衔接、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新型区域发展格局。最后,提出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与全球经济治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曲博 《外交评论》2010,27(6):57-65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治理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变化。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提高和承认,投票权和话语权大幅提升,但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深化和加强自身影响力的挑战,中国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思考如何将自身的经济实力转变为对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影响。治理是一个过程,话语权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其他主要环节还包括制度的功能设定、治理规范的内容以及国际组织的内部治理改革等,这些方面都会影响国家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因此中国既需要考虑权力变化所带来的话语权的增加,同时也要思考制度功能、规范和组织治理结构等要素与政策结果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在美国全面爆发,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地位遭遇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为此,奥巴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不同以往的国际经济战略来捍卫美国的经济霸权.这些战略包括:在全球层面支持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全球经济治理模式,通过寻求多边方式特别是借助新兴国家的力量,共同稳定全球经济;在区域层面则通过各种新的制度设计,更加积极地介入区域经济整合,加强其与经济对手的竞争能力;在单边层面则通过定量宽松政策对外转嫁危机,通过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保护国内产业,加强能源自给来重振国内制造业.这些战略措施与美国的国内经济政策相互配合,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经济霸权的颓势,但却阻遏了美国经济出现骤然的衰落.在下一个四年任期里,奥巴马政府将会进一步动用各种外交资源来保卫其经济霸权地位,美国对外政策的重点将进一步从安全转向经济.以经济为中心、一切服务于国内经济复苏,将成为奥巴马政府总体国际战略的显著特点,也将导致美国国际经济政策中的利己主义色彩更加浓厚.  相似文献   

14.
穷国、富国和中国:新“三个世界”格局。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是改变当今世界格局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孵化出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正催化出新的“三个世界”格局。  相似文献   

15.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全球化战略转型的重大选择。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可以作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一种切入视角。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技术大变革之下全球价值链分工动态演变和深化的理论逻辑使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规律自然演进的历史逻辑使然,更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需求端、供给端和制度端发展条件变化的现实逻辑使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首先,基于内需市场构建国内价值链,形成国内大循环;其次,实现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深度对接,以国内大循环带动国际循环;最后,以国际循环促进国内循环,形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中的政策实施重点在于,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演进适应系统。给定技术竞争为博弈规则,创新能力就是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核心能力,创新的非线性、互动性与社会性,使创新成为超越企业边界的企业间的集体行动。集聚企业的区域优势由成本优势、速度优势演进为以信息交流为核心的创新优势,组织学习成为比个体学习更为高效的学习方式,产业集群成为产业创新的载体与品牌。  相似文献   

17.
论当代国际关系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杭 《理论前沿》2005,(23):27-28
文章从国际格局、大国关系、国际体系、世界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分析了当代国际关系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具体—抽象—再具体—再抽象的辩证运动过程.理解和把握经济新常态,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以新发展理念指导生产关系的调整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发挥了指导新时代经济建设的作用.在实践中,新发展理念合五为一地表现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这一实践的不断深化,在新的发展阶段催生出关于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模式的新认识——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新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  相似文献   

20.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方面,是中国根据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而作出的重要战略抉择,从而具有时代价值和中国意义;另一方面,更深刻地看,作为一种新的开放发展观和开放发展模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必将在推动全球价值链包容性发展、为更多国家和地区搭乘中国经济发展快车提供新机遇、维护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及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