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梅  玉西 《当代广西》2007,(13):39-39
许光达是一位忠贞的共产主义战士,从1925年入党、参加南昌起义到建国后被授予大将军衔,任国防部副部长、装甲兵司令员,几十年来,为国家为人民,忠心耿耿。他在战争年代里指挥和组织过上百次战斗,解放后又为建设一支强大的装甲兵部队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一位功勋卓著、久经考验的优秀军事家。但他功高不自居,位高不挟赏。下面讲的就是这位大将在生活方面的一些小故事,虽只是片断,却像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一样,显示出一位共产党人的胸怀和品格。  相似文献   

2.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当时任装甲兵司令员的许光达同志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感到十分不安,除当面向贺龙同志提出降衔要求外,还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份“降衔申请”:  相似文献   

3.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之前,装甲兵司令许光达听说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心感不安,遂提笔写了一份《降衔申请》,呈送毛泽东主席。在这份《降衔申请》中,许光达十分谦逊地从德、才、资、功方面指出自己与大将军衔的不相称之处,言辞恳切地请求将自己改授为上将,把大将军衔另授予其他功勋卓著者。  相似文献   

4.
何立波 《传承》2009,(9):24-26
许光达是新中国装甲兵事业的奠基人。他领导的年轻的坦克部队在抗美援朝中初试牛刀,打出了国威。他领导组建了装甲兵的机关、部队、院校、基地和科研机构,推动了装甲兵部队的正规化建设,被誉为"中国装甲兵之父"。  相似文献   

5.
陈赓大将是党内、军内传奇色彩最浓的将军。他是“毛主席的好学生”,深得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他是周恩来最喜欢的知识分子战将之一;作为“黄埔三杰”之一,他救过蒋介石的命,受蒋器重;他在红军两大主力———第一、第四方面军中都担任过师长;他还是建国后唯一一个既指导过越南战争,又参加指挥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我军高级将领。  相似文献   

6.
在黄埔军校毕业的国共高级将领中,有留洋经历的并不多,在中共阵营更是凤毛麟角,许光达大将就是这不多的一位。在他的身上充满着那个年代特殊的传奇色彩。他还是人民共和国1955年首次授衔时最年轻的大将,当年仅47岁。许光达,1908年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一个普通农家。湖南大地重仕崇武,在这样的地域文化氛围中,许光达1921年秋考上了长沙师范。此时的长沙是革命思潮风行和革命活动相当活跃的城市,毛泽东等已在长沙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湖南支部,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高潮迭起的革命活动。这一切不能不引起许光达的注意,他不再仅仅徜徉于书的海洋,而把…  相似文献   

7.
许光达大将曾为新中国解放事业立下卓越功勋。建国后,他在授衔时主动让贤,给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写了一份降衔申请书,申请只授上将衔,让大将衔于功勋卓著者。正值换届之年,党员干部面临进退留转的现实考验。每位党员干部都应学习许光达同志的高风亮节。  相似文献   

8.
刘波 《同舟共进》2011,(1):41-46
任弼时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极富人格魅力,同他接触过的人都感到他是一位可亲、可敬的人。很少有人得到这么多的诚恳好评——刘少奇说:"任弼时同志是一个模范的革命职业家,模范的共产党员和中国共产党的最好的领导者之一。"叶剑英评价他:"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胡耀邦也曾说过:现在我们党内找不出一个对弼时同志人品上有意见的。任弼时堪称共产党人的明镜,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明镜。  相似文献   

9.
今年8月10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张云逸同志诞辰110周年。张云逸同志(1892—1974)海南省文昌县人,16岁秘密加入同盟会,后参加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斗争时期与邓小平同志领导了广西百色起义,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并任红七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副军长;建国后,重返广西,是广西党、政、军的首任领导人,后调回中央。他对广西、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  相似文献   

10.
共和国十位大将中,他是出身最苦的一位,也是战斗中负伤最多、最重的一人,在红四方面军中人称“徐老虎” ●国民党政府把他与毛泽东、朱德并列为通缉悬赏额最高的人,赏额均为25万块大洋 ●解放后,他常年靠吸氧维持生命,但仍坚持领导编写战史  相似文献   

11.
杨飞  李美玥 《现代领导》2014,(10):39-39
郭炳生是彭德怀在湘军当兵时的第一任班长郭得云的儿子。1921年8月间,彭德怀所在的第六团开往华容、南县一带驻防.时任连长的他闻知地主欧盛钦兴风作浪,无恶不作,遂带着3名进步士兵,将这一南县恶霸秘密处死。不料,此事遭人告发,彭德怀被湖南督军赵恒惕通缉抓捕,幸被押解的士兵途中偷偷放跑,后幸得郭得云收留.才躲过一劫。1922年郭得云因病去世前留下遗言,将年仅14岁的郭炳生托于彭德怀照管。彭德怀送郭炳生去读书。待1926年郭炳生归来时,已当上湘军营长的彭德怀将其留在身边当勤务兵。后来.郭炳生在彭德怀的提携下,人了党,历任红五军第八大队大队长.第4纵队、第3纵队司令.红八军6师师长,红五军2师师长等职。成为红军的高级指挥员。  相似文献   

12.
舒云 《现代领导》2009,(3):39-40
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时任总参谋长的黄克诚被错误地划进彭德怀“反党集团”中。在1959年8月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吴法宪揭发黄克诚“本位主义”。不过连吴法完自己也没有想到,“本位主义”竟成了黄克诚贪污一万两黄金。黄克诚一向两袖清风,他坚决为自己辩护。1980年6月19日,中共中央58号文件《批转总政关于黄克诚同志的复查结论》,彻底否定了“黄金案”,为黄克诚恢复了名誉。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20,(14)
正罗瑞卿大将,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其一生丰功伟绩,光明磊落、刚直不屈、明辩事非的高尚品格和革命情操深受人民爱戴。罗瑞卿,四川南充人,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新中国公安、武警事业奠基人。他的一生,与我党我军和中华  相似文献   

14.
陈赓大将担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大胆起用知识分子,把重担交给他们,紧紧围绕以教学为中心开展工作。短短四、五年时间,就把哈军工建设成为一所“完整的综合性的军事技术学校”。当时,教授们都住在矮小的平房里,取暖条件较差。陈赓得知后,把自己的办公室和政治机关搬到小平房里,让教授都搬进楼里。他说:“既要教授们做教务部的工作,就要让他们当部长,既要他们工作,就要他们有职有权,大  相似文献   

15.
师小玲  蒋晓丽 《传承》2006,(10):29-33
对广西人来说,张云逸这个名字是再熟悉不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曾任广西第一届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大将励精图治,为广西遍洒心血,广西的历史铭刻着他的功绩,广西人民也铭记着他的风范;而张云逸大将之子,原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张光东少将,更有着浓浓的广西情结,来广西的次数多于回自己真正的故乡,他说父亲也是如此。7月26日,他随“情系长征路——开国元勋子女重走长征路”活动团来到湘江战役的主战场兴安时,记者采访了他及其夫人曹莉冬。少将豪迈的军人气概、高远的学养识见、忧国爱民的情怀深深地感染了我们,采访气氛因此异常愉快活跃,话题就围绕张老主政广西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理想及风范展开。  相似文献   

16.
佐人 《现代领导》2009,(8):30-31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他登基初期常说的一句话,记载在《贞观政要》上。 “把群众的批评当作一面镜子!” “要以英雄的崇高思想为镜子检查自己!”  相似文献   

17.
太守与鱼     
那时候,羊续还不是太守,他只是一个懵懂少年。羊续喜欢钓鱼,经常背着钓鱼竿,独自走到水边去,有时候是一条静谧的河,开阔处水面深邃,临岸的地方水草丰美,他安然地坐在一截老树桩上;有时候是一个丰泽的湖,像一面巨大的明镜,他会选择一块光滑的石头,一晃半日时辰过去了。  相似文献   

18.
有人这样评价张云逸: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位大将中,张云逸是极具传奇色彩的:年龄大,授衔时已63岁;工资级别最高,是唯一拿着元帅级别工资的大将;资历最长,参加过同盟会,1926年加入共产党时已是国民革命军少将参谋长。张光东,大将之子,1946年出生于山东临沂,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他的家中没有奢华的摆设,四合院里还住有其他人家。  相似文献   

19.
记得1983年2月7日上午,新华社南京军区记者站站长顾国璞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神情严肃地对我说:“2月5日,粟裕同志去世了,上海《文汇报》要发两篇纪念粟裕同志的稿件,你去组织一下。”顾国璞是战争年代的军事记者,政治上成熟、敏感,也是我从事新闻工作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判决是司法公正最直观的反映;也有人说,裁判文书是照见法官道德灵魂的明镜;更有人说,裁判文书说理能挽救当事人于绝望的深渊。行政诉讼作为“民告官”的诉讼类型,不难想象,处于弱势地位的当事人把政府告上公堂,作出这个决定何等不易。输了官司,不管他所以为的不公是否真的存在,“官官相护”的疑虑恐始终纠缠着他。靠什么减轻甚至打消他的疑心或者偏见,让他不至于对整个社会正义产生绝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