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哈贝马斯论生活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怀君 《前沿》2011,(5):77-81
在哈贝马斯那里,生活世界是前逻辑的、前根据的、非确定性的奠基世界,它作为文化传统资源构成了交往行为的背景预设;文化、社会、个性作为生活世界的三种结构要素,是与文化再生产、社会整合和社会化的过程相一致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指的是生活世界被政治系统与经济系统所分割和侵蚀。要解决生活世界的殖民化问题必须释放生活世界中交往合理性的内在潜能,培育一种能够与工具理性相抗衡的力量,以阻止系统借助货币和权力媒介对生活世界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哈贝马斯不仅以其系统阐述的社会批判理论而闻名于世,而且还以其号召并践行"重建历史唯物主义"而广为人知。基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哈贝马斯提出用"劳动和相互作用"代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用"社会一体化"代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用"社会的组织原则"代替"生产方式"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策略。就其诉求而言,哈贝马斯力图通过"创新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而使其与变化了的时代相匹配,但由于摒弃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其"重建"实际上否定和抛弃了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3.
4.
人的问题一直被视为哲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从古希腊哲学到中国哲学,对人的研究由来已久并形成了主题。从西方思想中的"人是理性的动物"到中国思想中的"人是万物之灵",人始终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者。海德格尔认为"人已经不是理性的动物,但尚未成为能死者",人居住在大地上,与天地神构成了四元世界,接受天地人神所构成的尺度,从而形成天地人神的游戏;而在老子看来,人与道天地构成了"四大"的世界,根据道的规定将人可分为有道者与无道者。通过对二者思想中关于人的主题,如"四元"到"四大",诗人到圣人,以及对人死亡的规定等,区分二者思想中的相似点与差异。  相似文献   

5.
人类理性伴随启蒙运动后科技的发展而得到极大的张扬,同时又陷入分裂和失衡.哈贝马斯承继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创造性地应用交往行为有效性三原则,挖掘出生活世界中交往行为范式所蕴含的各种理性,从而以交往实践活动为新颖载体,实现了对各种理性有机的、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即提出新型的辩证理性观——交往理性.从而成功反对了后现代主义对理性的全面拒斥,拯救了现代理性以及现代性的希望,也为我国后发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张福海 《求索》2011,(1):141-142,65
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行进于诗性之途,而诗性之途说的是海德格尔是在境域生成的路向上来运思的,从而体现出其"中-道"思想的诗化倾向。"中-道"的含义集中体现为"境生‘之-间’"的意蕴。思与境偕,思在存在中生成本真的人言,也即诗。思与诗偕,共同看护存在的真理之家——"语言"。语言也就是"真理的澄明之境"。"中-道"即境域生成之思是海德格尔思想的精髓。"中-道"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根本思维取向,是海德格尔诗学的哲学始基,对"中-道"的澄明将对海德格尔诗学的研究提供重要指引。"中-道"的含义集中体现为"境生‘之-间’"的意蕴。遵循中-道之路,海德格尔诗学研究才会获得本真的指引。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秉承现象学还原方法来追问存在的意义.在前期《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从显现一端来追问存在的意义,主张存在只能通过此在显现出来,构建此在形而上学.在后期,海德格尔发现此在的显现方式对存在本身的限制,转而构建世界之四重整体的形而上学,让存在从自身出发显现自身,此在与存在处于自由的游戏之中.  相似文献   

8.
王珏 《长白学刊》2000,(3):14-15
现时代的科学技术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世界,对此每一个现代人都能感觉到。1955年,1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份呼吁书中很明确地声明:“科学,乃是人类通往更加幸福的生活的道路”,表达了那个时代人流行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孟飞 《前沿》2008,(10):32-34
哈贝马斯对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批判是建立在交往行为理论体系下的,他试图通过对失落的启蒙理性的修正,建立一种“新理性”图景下的合理的科学技术发展路径。他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必须祛除种种弊端,成为符合人道要求的社会进步力量。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把西方传统的理性认识问题转换成“在之中”的存在问题,给真善美、知情意等认识活动一个存在论基础。其思想体系建基于存在论现象学的观察方法,与亚里士多德的“理智直观”、康德的“概念+直观”、胡塞尔的“范畴直观”等不同,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视”是“主体间性”在世界之中的“寻视”,寻视虽以感官切入,实质上却是思想生发的过程。海德格尔的“视”贯透在其揭示在世存在的所有本质环节之中,在寻视基础上衍生出共同此在打交道的“顾视”,全面而透彻地把握自身存在样式和可能性的“透视”,及洞见真理的“观入”等。通过揭示海德格尔存在论“视”的轨迹路径及寻视、顾视、透视和观入的内在涵义,比较其与西方传统哲学中“视”的差异,可以辨析海德格尔多重视域下揭示出的人与物、他人、自身、世界整体之间的存在关系,凸显其重要的哲学转向,即把视角从存在者层面转向存在者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论语言的权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C·爱德华在最近出版的书中论述了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权威的不同看法。首先,哲学虚无主义的威胁。虚无主义威胁是一种对人类生活进行特殊的哲学  相似文献   

12.
申治安 《求索》2012,(11):150-152
通过吸收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与阿克曼的政治对话理论的积极因素,阿格尔扩展了哈贝马斯的交往概念,把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重建为关于对话的批判理论。关于对话的批判理论,着重强调对话既是质疑与消除剥削性制度安排的根本途径,也是人类自由活动的理想模式。尽管这一理论继承并发展了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但它也未能走出理想主义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解释学家利科尔曾把解释学从局部解释学向一般解释学转变以及解释学从认识论向本体论转变,说成是解释学的“两次哥白尼式革命”。尽管至今并无人把哈贝马斯使解释学向“批判的解释学”转变,称之为解释学的第三次哥白尼式革命。但是他对解释学进行反思,把批判思索引入解释学中去,并依据解释学去重建社会理论,使解释学走向当代社会分析与意识形态批判,这确实是别开生面之举。  相似文献   

14.
刘子瑛 《前沿》2011,(20):76-79
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和哈贝马斯共同的理论旨趣。但由于二者对自由的理解存在差异,因而在实现自由、解放的途径方面也各不相同。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而一方面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另一方面将人从这一生产关系所造成的利益冲突中解放出来,才能实现人的自由个性。而在哈贝马斯看来,经济与政治只是生活世界得以存在和再生产所必需的职能系统,真正的解放只有在生活世界的相互作用领域通过规范人们的交往行为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曾以提出批判的解释学、晚期资本主义理论而闻名于世的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 ,在 2 0世纪 70— 80年代转向了交往异化理论的研究。他针对工业文明在现代西方的崛起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异化状态 ,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交往异化理论 ,以及重建现代性的新理性等问题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黑格尔以来便存在着的理性也是现代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是现代西方在本体论层面对现代性问题展开批判和超越活动的三个主要人物之一,他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体现了横向超越的思维方式和稳健的风格。海德格尔对现代性的批判既有对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元批判,又有对科学技术、控制论思维方式和虚无主义的具体批判。  相似文献   

17.
在美学的发展史上,现代西方美学以存在为核心,而后现代西方美学则以语言为核心。[1]海氏美学思想一方面确立了存在的本体地位,从而标志现代西方美学的完成;另一方面又开拓了语言释义学的存在领域,从而又标志着后现代西方美学的开始。如果说康德美学问题(人的二重性问题)之解决标志着近代西方美学的终结和现代西方美学的开始,那么海氏思想工作的终结也标志着现代西方美学的完成和后现代西方美学的开始。[2]海氏的存在本体论美学与语言释义学美学就像两盏明灯照亮了美学的未来之路。一作为现代西方美学完成形态的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近代西方美学…  相似文献   

18.
哈贝马斯为解决晚期资本主义政治合法性与社会治理危机,提出了协商民主理论。它以语言学为基础,将协商民主看成交往、协商、商谈行为,但构成协商民主的语言还原主义、公域理论、生活世界理论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9.
田润锋 《求索》2014,(1):46-50
为了克服意识哲学的工具理性表现,哈贝马斯注意到了日常语言中所蕴含的理性潜能,受其他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的启发,哈贝马斯重建了普遍语用学。普遍语用学主要致力于重建人们相互理解的言语行为的一般规则。对于任何一个话语来说,必须具有可领会性、正确性、真诚性和真实性等有效性要求,这样才能被听者所接受。对于能够胜任交往的人来讲,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交往资质。在此基础上,哈贝马斯建立起一种以语言为交往中介的交往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本论文指出,哈贝马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价值主要在于哈贝马斯对科学技术异化的分析和批判以及其对理性的拯救和重建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启示性.哈贝马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限度主要表现为将人类超越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的重任交付给了语言,夸大了语言的作用,没有看到语言背后的物质基础和实践基础;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