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理论文萃     
《新长征》1997,(8)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李连仲在1097年6月2日《经济日报》撰文指出,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不仅取决于资金、管理体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历史等,更倚重于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智力和科技的竞争,资源禀赋等因素将退居第二位。囚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围绕着如何加速科技进步正进行重大的战略和政策调整,争俐夺取21世纪的经济制高点。邓小平同志在南力谈话中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振兴经济关键是振兴科技。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把科学技术搞上去,实现科学技…  相似文献   

2.
科技是硬任务 人才是大文章──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周维德纵论科技与人才发展战略本刊记者梁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和党中央、国务院"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强调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教育。”这是一个正确的科学论断,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思想。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根本,经济发展只有依靠科学技术和教育,才能如虎添翼,飞速前进。  相似文献   

4.
一、“科技兴省”战略的确立多年来,我省在贯彻中央关于“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发展新方针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党的十三大又提出了“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重要指导方针。省委、省政府在分析国际、国内的形势,总结历史经验、研究江苏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促进科技教育和经济的结合,实施科教兴国是邓小平同志指导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一贯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工作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技和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这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要求出发,邓小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科学技术、教育要与经济相结合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谈到如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时,重申应该大力宣传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了使全国人民真正从思想上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科学技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实践活动中切实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位,就必须广泛宣传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唤起全民族的科技意识,在全民族,特别是青年中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新风尚,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7.
在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我国科技工作的战略重点已转向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任务还远未完成,当前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建设缺乏依靠科技进步的动力、压力和活力,企业科技进步步履艰难。如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关键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入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  相似文献   

8.
依靠科技和教育振兴经济和实现四化,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党中央依据这一重要思想,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无疑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运用和发展。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深对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解,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一、科教兴国的基本依据实施科教兴国,是有理论和实践依据的。从理论依据来看,我认为主要有二,一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二是邓小平同志关于“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的重要思想。首先,…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科技体制改革和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以来,我区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紧紧围绕科技与经济结合、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这个中心环节,在运行机制、组织结构调整和科技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积极稳妥地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有效地增强了科研机构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力,涌现出一批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依靠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路子不断壮大和发展的典型。伊盟化工研究设计院紧密结合经济建设的需要,通过科技攻关、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10.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根本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的历史任务是实现现代化。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①怎样进行经济建设?怎样实现现代化?最重要的是要解决速度、效益与质量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强调要讲究质量,优化结构,科技进步,加强管理,坚持高速度、高效益和高质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彭艺 《党史文苑》2004,3(8):61-62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思想体系,揭示了当代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为中国依靠科技进步加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是邓小平对马克思科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这对于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意义重大而深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体制。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是由于长期封闭的自然经济,农民缺乏依靠科技致富的意识,因此致富步伐很慢。为此,党中央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号召。1981年末,时任沈阳市委副书记的李铁映同志在东陵区召开沈阳市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区现场会,并组织包括东陵区在内的有关部门三次赴黑龙江省海伦县(全国农业现代化试点区)学习经验。由此拉开了东陵区“科技进山”开发山区经济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依据。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贯彻落实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结果。 邓小平同志对教育事业一贯高度重视,对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汇集的60篇著作中直接或间接论及教育的有12篇,第三卷119篇著作中直接或间接论及教育的共有27篇,这些著作“清晰地阐示了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奠定理论基础的整个脉络。”(朱开轩《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4.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把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年来,南昌市青山湖区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始终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原则,大力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全区科技工作呈现出投入大、项目多、机制活、贡献大的良好局面。一、建好发展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青山湖区一直非常重视搭建科技发展平台,推动科技产业化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青山湖区注重加强与大专院校…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发展经济,是内蒙古旗县经济实现腾飞的必由之路。科技的载体是人才,科技副旗县长则是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桥梁。因此,选聘科技副旗县长,特别是在贫困边远旗县选聘科技副旗县长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一、制定具...  相似文献   

16.
5月底在北京隆重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由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是继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并制了第一个长期的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1978年党中央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提出的“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对促进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后国家要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经济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历程达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后来居上,必须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一次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把经济建设自觉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我感到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是把经济建设自觉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的思想基础。为此,本文拟就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于1988年提出来的。这一论断的提出,首先是以当代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及其发展趋势为现实文化背景的。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科技教育的发展关系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中国现代化的前途。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落后已严重制约经济增长。据有关资料,目前国有重点企业关键设备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经过比较全面技术改造的只占ZO%左右;找国工业技术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的相比,大约要落后15至ZO年。所以,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努力提高干部和群众的科技意识,始终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并以此改造传统产…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关于经济、科技和教育必须协调发展的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对新时期经济、科技和教育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辩证的思考.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社会主义经济、科技和教育必须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建设的长期战略任务。‘九五’期间,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重点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明显成就。”江泽民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重视科技和教育,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主战场,把攻克国氏经济发展中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