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公民社会是表达社会各阶层意见的载体,是国家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径,是不可忽略的社会和经济力量。它既是民主政治生长的社会基础,又是民主政治成长后维系成熟的民主政治制度果实的社会肌体。和谐治理是政府依法行政与公民依法自治的有机统一,政府要倡导公平的原则,培育公民社会组织来分担政府转变职能后转移的职能。和谐社会最终体现在政府和公民和谐的基础上。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是形成新型和谐治理模式的重要标志。构建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的合作互动机制,既是推进政府改革的逻辑起点,又是实施政府改革的内在动因。因此,本文提出加快政府体制改革和构建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互动机制是当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与和谐治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存在着公民社会制衡国家、公民社会对抗国家、公民社会与国家共生共强、公民社会参与国家、公民社会与国家合作互补五种模式。而政府是国家权力的执行者,政府机构又是政府的载体。因此,敢府机构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高度重视与公民社会的和谐。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过去没有能取得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此点。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我们要汲取历史上的教训,将政府机构改革与加快公民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并使两者关系和谐,这也许是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能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非政府组织与构建和谐社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与公民的合作,是社会和谐的实质性要素。从古今中外治理经验来看,政府与公民的合作,主要是通过非政府组织实现的,非政府组织是联结政府与公民的纽带和桥梁。近年来,随着政府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自我组织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非政府组织作为与政府、企业并列的第三部门,  相似文献   

4.
政府机构改革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公民社会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政府机构改革和公民社会建设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都受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程度的影响。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呼唤公民社会进程的加速发展,而公民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契约论的公共权力观 社会契约理论认为,公共权力是公民个人权力让渡的产物.政府的合法性是建立在政府与公民、公民与公民之间的政治契约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6.
公民社会是存在于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关系的总和,公民社会的兴起影响和改变着公共权力的运行方式,从而推动政府治理发生深刻的转型。文章简要探讨了我国传统社会背景下政府治理的历史形态,并从政治参与的扩大和深化、基层民主与社会自治、合作性结构中的公域治理3个方面对公民社会兴起背景下的政府治理转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多元治理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社会治理是在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这三对基本关系的反思后产生的。多元社会治理模式有利于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公民参与的有序化。要改革政府行政体制,培育参与社会治理的多元化主体,实现权利对权力的监督与制衡。  相似文献   

8.
石国亮  黄尹 《唯实》2009,(12):87-90
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合力造就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组织政策的调整,实现政党主导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的必然;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在需求与社会组织自身属性相契合的必然;是适应公民意识新觉醒和公民社会发育,实现政府与公民的互动双赢的必然;也是借鉴和总结国际经验,实现与世界政府改革趋势相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构建公民社会与培育社会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所倡导的文化价值理念——合作、信任、互惠等无不与社会资本理论相契合,公民社会是社会资本得到滋养和发展的温床,社会资本同样也对公民社会的成长起着重要的黏合作用。因此,目前需要大力培育我国的公民社会,提升我国社会资本的存量,形成政府与公民合作治理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0.
善治目标下的我国信访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治是建立在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基础上的社会管理模式。信访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需要政府与公民的广泛合作。以善治为目标推进信访制度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政府管理的内在要求,因此是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社会强调多元性和多样性,尊重社会自治,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的界限应该进一步明晰,政府的职能、权力和规模应该受到宪法和法律的明确限制,政府在高效地承担有限责任的同时应充分尊重公民在社会领域内的自治权。  相似文献   

12.
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承担着创造、维护、监控等重要责任。建设新型政府,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通过转变管理理念、管理范围和管理方式,加快建设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新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政治资源作为人们获取利益的主要手段,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关键性的基础作用。健全和完善由市场、政府和社会组成的政治资源配置体系,实现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一种新的政府治理模式,强调以公民为中心,具有服务性、法治性、有限性、透明性和高效性的鲜明特征。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制度平台。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国资源相对有限和浪费并存的国情、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都迫切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但是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主观上和客观上的限制和障碍。为此,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表率作用,落实科学发展观,重构主客体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政府与社会之间能否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因而整合政府行为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应通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加强监督机制、引入市场理念、加强文化建设等整合政府行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策平台。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考验着我国政府的行政能力。要加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能力建设,便要继续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以及不断提升政府效率。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求政府职能更加倾向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打造服务型政府;要规范政府行为,即要做到科学决策、依法行政与民主监督;而要提升政府效率,一方面要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另一方面则要更新政府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有效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从而满足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18.
建设节约型政府理念的核心意蕴就是政府与自然的和谐。广义的和谐社会也就是一种政府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既包括政府如何引导社会改造与利用自然以实现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需要,也包括政府如何引导社会改造和完善自身以遵循和顺应自然的需要。构建政府与自然和谐的路径主要在于强化政府的节约意识和建立健全政府的节约制度。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的实施是和谐社会“四尊重”方针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的正外在性可以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行循环经济而引发的理念与管理方式的创新,能促进社会和谐,强化社会凝聚力;循环经济强调稳定、有序与法治,能将影响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可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然而目前我国农民工在政治、经济、社会、人身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还难以保障,必须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制定相关法律、加大宣传教育等路径,改善农民工合法权益缺损的现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