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有人说,党徽的图案是镰刀斧头。但如果看看党徽实物,或是翻一下党章条文,就会发现,党徽并非是镰刀斧头,而是镰刀锤头。中共十七大党章明确写着: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在中共历史早期,党徽常常被画成镰刀斧头。如《中国收藏》杂志介  相似文献   

2.
<正>党徽的图案是什么?是镰刀斧头,还是镰刀锤头?即使是中共党员也未必都能正确回答。常有人说,党徽是"镰刀斧头"。但如果看看党旗实物,或是翻一下党章条文,就会豁然明白,党徽并非是镰刀斧头,而是镰刀锤头。中共十七大党章也明确写着:"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  相似文献   

3.
苦涩的岁月,在腥红的日历上,留下一行行一行行深深的印痕。妈妈,您听我说我们看见您从历史的长河中蹒跚走来……您承受黑夜袭来的枪林弹雨,您铺垫时代车轮滚滚向前。送走峥嵘岁月,迎来崭新纪元。饱经沧桑的妈妈呵您的儿女怎能忘记,穿破袄孕育了一个苦难的中国。您的儿女不能忘记,嚼草根昨天,您用镰刀斧头,切断旧世界的咽喉今天,您用缕缕红线,刺绣亿万人民的心妈妈,您听我说是您———把我们当作战扬帆远征;是您———把我们化为春悄悄抛洒;是您———把我们铸成砖建造华夏……有了您我们茁壮成长,有了您我们目光如炬,我们睿…  相似文献   

4.
啊,庄严的党旗陈瑛啊,庄严的党旗!你是镰刀斧头汇成的战斗的旗,像擎天巨柱,巍然屹立,映红了千山万水;啊,鲜艳的党旗!你是中华儿女鲜血染红的胜利的旗,像朝霞般瑰丽,冉冉飘起,辉映在碧空云际。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7周年的光辉日子里,奔腾的江河为你纵声礼...  相似文献   

5.
五十,是个吉祥的数字;五十,是成熟年龄的标志;五十,是走向辉煌的历史;五十,是祖国母亲的节日!从白山黑水,到雪域高原,从大江南北,到塞北草原,不同的语言汇成一个声音:祝福母亲,祖国万岁!共和国母亲,经历了诸多艰辛与坎坷的母亲,五十年的历程,是包含奋斗与跋涉的历程五十年了,您就是这祥带领我们一步步走着,走向美好,走向富足.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对于一个人来说,五十知天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五十就更加明确了它的前进方向今天,当我们走在绿草茵茵的土地上,眼望远处拔地而起的楼宇和蓝天之下机声隆隆的建设工地…  相似文献   

6.
镰刀金灿灿从腥风血雨的日子从饥寒交迫的冬夜一直收获到驱散乌云的春天斧头亮闪闪从锻打长矛大刀的岁月从劈柴煮粥的前线一直辛劳到五星红旗升起的春天星转斗移八十春坎坷迂回八十春披荆斩棘八十春改天换地八十春在一面鲜红的旗帜上镰刀——斧头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睁开了春光明媚的双眼绽开了春意盎然的笑脸这是镰刀斧头的春天这是改革开放的春天这是新世纪的春天镰刀斧头的春天@柴文林  相似文献   

7.
记记这些(散文诗)姚学礼党旗我和太阳一样年轻,飘扬的光芒,每天在锃亮的镰刀斧头中辉映自己鲜红的身躯。我只有一个天空,一个视野被染红的天空,升动的目光,出现着朝晖,出现着新的一日。当这个七月,潇洒的风抖开东方,我的青春如血液般鲜红,渲染着自己的理想。岷...  相似文献   

8.
刊海拾贝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典》(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65页:(1949年)9月26日,全国政协一届全体会议国旗、国徽审查组,通过了第323号设计图案(即国旗图案参考资料中的第32号草图)为当选图案。在这之前的五星红旗图案,大星中还有镰刀、斧头。” 2、杨基育等人编写的一本书的书名为《在镰刀斧头的旗帜下》(这里是指党旗)。 3、扬子晚报  相似文献   

9.
国歌     
国歌谢夏雨当写下这两个平凡而非凡的汉字一种火炮般燃烧的旋律顿时充溢我疲惫的心扉国歌──一首嘹亮的歌一首我母亲的祖国用血写的歌流出时间和空间的叠韵流淌成铿锵的金石之声多年以前在阳光还没有莅临东方的时候我遍体鳞伤的母亲的祖国便在风雨中点燃起火苗镰刀和斧头...  相似文献   

10.
当嘉兴南湖的红船自历史的迷雾中启航,犹如一抹晨曦点亮了苦难深重的土地。从此,镰刀斧头的旗帜,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高高举起的信仰,成为引领一个民族前进方向的航标。"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顾中国共产党92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历史,就是一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推动中国不  相似文献   

11.
七月,健步向我们走来—— 太阳是他健美的笑脸, 蓝天是他博大的胸怀, 长城是他威严的脊梁, 黄河是他流动的血脉…… 当年他从南湖出发, ——惊心动魄,庄严气派 !八十年了,他从严冬走向春天, 从春天又向我们走来。 他挥“镰刀”驱散满天阴霾, 举“斧头”劈开遍地雾霭; 燃火把照亮了漫漫长夜, 展红旗映红了东方霞彩 !井冈生长着他热爱的红枫, 遵义珍存着他越过的险隘, 延河奔流着他信念的浪花, 北京耸立着他血染的丰碑…… 尽管历尽历史洗礼、岁月尘埃, 战胜了惊涛骇浪、妖魔鬼怪, 他的“镰刀”还是那样锋利如初, 他的“斧头…  相似文献   

12.
男儿志当冲霄汉,经邦济世慰平生。人类总是离不开家庭、群体、种族和国家,因而千古以来有“家国”之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志士仁人终生之追求。80年前的中国,真可谓瓜分豆剖,风雨飘摇,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民族危矣!国家危矣!当此危难之际,一群热血男儿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火锻造出镰刀、斧头,高扬起血一样殷红的旗帜,唤醒全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汇成摧枯纳朽的狂飚,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声。从此,中国和中国人民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异常惨烈的与命运的抗争。旗帜是血染的!是千千万万人用满腔热血染红…  相似文献   

13.
我军第一面军旗的产生,标志着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而我军第一面军旗究竟由谁设计与制作、在何时何地产生,学术界说法不一。笔者认为我军第一面军旗不可能在安源军事会议上设计并产生,也不可能是根据安源会议精神才设计,而是在安源军事会议之前就已产生。其设计与制作过程是:何长工提出了模仿苏联红军军旗的大概样式,反映工农革命军的性质,设计一面有镰刀、斧头和五角星图案的红旗的意见,何长工与杨立三具体规划图案,并由何长工与杨立三等同志一起制作。样式是鲜艳的红旗中间一枚大五角星(金黄色),星中是镰刀和斧头图案,靠旗标有一条十厘米宽的空白,上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番号。  相似文献   

14.
七月情思     
七月情思边新文七月,阳光挥洒的七月,绿茵弥漫的七月,花朵盛开的七月,生命葳蕤的七月……走进七月,我们的情思便插上了美丽的翅膀,飞溯到一九二一年那个辉煌的时刻──那时候,十三位汉子在南湖的红船里汇聚,十三双灼热而粗大的手,将一面镰刀斧头的旗帜,在布满阴...  相似文献   

15.
正"旗号镰刀斧头"不是误写毛泽东1927年写过一首词《西江月·秋收起义》,曰:"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起首两句,写的是秋收起义部队的名称和旗帜,谓部队名叫"工农革命军",军旗图案是"镰刀斧头旗"。对于军旗图案这一句,有注释家认为,这是毛泽东的误写。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一本《毛泽东诗词鉴赏》在注释《西江月·秋收起义》  相似文献   

16.
仰望旗帜     
仰望旗帜李立新七月来临的日子中国沉浸在一种赤色的庆典里风展旗帜一支歌嘹亮地响起仰望旗帜朴素的图案至高无上沐着阳光和和平在歌声中长大的我们总是神情专注充满感激我们知道锐利的锋芒以及锃亮的光泽这是真实而真正的风度镰刀壁开黑暗也切削思想斧头砸碎锁链也锻打筋...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懂听取抗洪英雄事迹报告的时候,便想起在洪水中为招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而英勇献易的26名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他们是千里江堤上的一道最美的风景线,他们是共和国的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当滔滔洪水漫过九八夏天的时候,当一次次洪峰冲击着共和国的心脏和额头的时候,他们高举着战旗,从亮的军号声中走来,从赤水河、珍宝岛、上甘岭的奖雄劲旅中走来,从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的队伍中走来。他们高举的铁拳,在千里长堤上打下了千万个坚实的木桩!他们都是军人,他们的名字是用花岗石雕刻出采的。蕴含着钢的秉性、铁的气质…  相似文献   

18.
太行山     
《先锋队》1998,(8)
太行山南湖的红船□刘俊平当泪河被干涸之后心岸便泊了一艘红船当西伯利亚遒劲的风传来十月胜利的欢呼中国的盗火者们走过几千年风雨的泥泞终于寻觅到家园里那盏希望的灯于是十三名水手滚烫的热血凝聚成1921年的神圣庄严镰刀和斧头闪现的光芒写就了一种掷地有声的誓言...  相似文献   

19.
娘,被抢走的孩儿回来了,挣脱莲花下鳄鱼和海盗幽灵般的蛇影抖落四百年飘泊和沦落的风尘吟着关山月古老而簇新的乡音孩儿回来了娘亲!娘,被抢走的孩儿回来了手捧五千年夸父追日的魂灵肩扛八千里苏武牧羊的旄旌头顶五十载共和国明朗的天空孩儿回来了娘亲!娘,风雨兼程的孩儿回来了鸣奏着三皇五帝响彻时空的沙漠驼铃沐浴着秦汉唐明百兽率舞的虎虎雄风温习着历史隧道凤凰来仪的熠熠金梦让孩儿投进您山花烂漫的怀抱甜甜地叫一声我的娘亲!娘,望眼欲穿的孩儿终于回来了看孩儿点燃新世纪云蒸霞蔚的憧憬溶进信息高速公路网络的车水马龙托起共和…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20,(2)
正"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后几天,创作了《西江月·秋收起义》一词,详细描述了秋收起义部队的名称和旗帜:部队名叫"工农革命军",军旗是"镰刀斧头旗"。3年后的1930年8月23日,红一方面军在浏阳永和镇李家大屋成立,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委。多年以后,人们在李家大屋发现了一枚党徽印章,印章的图案是"镰刀与锤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