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讼: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日"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所追求的目标是使诉讼的事件根本不发生."无讼",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无讼思想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天道和谐的宇宙观、法即刑的法律观、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片面追求秩序与稳定的政治思想、司法腐败的反作用等.无讼主义传统所引发的负面影响及遗留给我们的历史包袱是相当沉重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法律的产生一直道论述到君主专制的顶峰,为了说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价值取向,其实就是君王不断的加强专制权力的过程。这一过程,文章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了论述:一是作为统治阶级的整体对于人民权力的剥夺,另一方面是统治阶级内部,分别以君主和以丞相为代表的群臣之间权力的争夺。  相似文献   

3.
龙大轩 《现代法学》2005,27(6):46-53
和谐思想对中国传统法律的价值选择影响至巨,使其将一些看似对立的法律原则调合起来,形成和谐整体,如守法与任情、罪刑法定与非法定、告奸与容隐、平等与差序等,都被有机地纳入同一法律制度中,呈现出“天理、国法、人情”三位一体的法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如何关这方面的讨论和研究似乎已有定论,却始终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国家法制建设的加强,人民法院在审判中的职能日益扩大,该特性维系着惩办犯罪,解决纠纷,调节经济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改革,服务四化的重任。在这种情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曾经盛极一时,影响深远,囿于其产生于专制主义制度之中、法律与道德的结合等原因不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因而被世人所摒弃。但其相对于当时的社会是进步的,它也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对其进行客观分析以取其精华。  相似文献   

7.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7,22(6):146-146
各国法律在价值取向上是不同的。有的倾向于解决纠纷,有的倾向于发现案件的事实真相。刘立霞在《法学家茶座》第13辑上撰文《对法律规则的反思——与罗纳德·J·艾伦教授的对话》探讨了这个问题。该教授回答她的提问时说:美国很重视纠纷的解决,许多法律规则如辩诉交易、ADR等非诉讼程序,其价值取向更偏向于纠纷的解决,而不是发现案件的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基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概括为“人本”主义。“人本”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不仅全面地支配着中国数千年来法律实践活动的方向与进程,而且还牢牢地左右着人们的思考。在“人本”主义的浓烈文化氛围中,法律思想和法学无不与“人本”思想融而为一,很难树起独立的形象。故而在中国历史上,任何重要的法律思想家首先是一位哲学家、思想家或政治家,以至于后来的学者只能从先哲的片言只语中去探讨他们的法律思想。在这里,著者想用简洁的方式来描述“人本”主义的内容及其对传统法律实践活动的影响。一、“人本”主义价值观作为法律思想意义上的“人本”主义,其主要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伦理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土地物权、行政、司法等传统法律制度均有其重要的现代价值。“一田二主”制曾在中国历史上长期盛行,时值今日仍有其现实的生命力。整个中国封建时代的行政管理体制都有“理性行政”的特色,近代西方将其引入并改造为通行西方世界的文官制度。目前在西方兴起的“恢复性司法”运动,在价值理念上与儒家的和谐思想与调解制度有诸多近似之处,封中国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无疑是我国劳动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是在《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专章规定的基础上,对劳动合同制度的重大发展.尤其对劳动关系的诸要素进行了更加详细的阐述和规范。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恤刑思想历史悠久,要求对老、幼、废疾者等给予特殊照顾和规定。这一思想萌芽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倡导的礼制等观点又极大丰富和扩展了恤刑思想的内容。汉朝是恤刑思想的进一步与政治实践相结合时期,逐渐制度化、法典化,但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进入盛唐,恤刑思想逐渐发展成熟,进入完备化阶段,以后历代王朝奉行这一思想为其治国基本思想,并在法律条文中给予明确规定,以彰显帝王仁慈之术,维护其既得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是儒家的法律思想,它滋生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和专制政治的土壤中,具有保守性和孤立性的特点。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海禁大开,西方的法律文化如潮水般输入中国。中国人在接触和了解西方法律思想的同时,也对中国的传统法律思想进行了检讨和反思。自从西方侵略者用炮火轰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以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性质已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巨变的社会现实,传统的法律思想很难再一统天下。开明的官僚、士绅们不仅睁眼看世界,而且积极要求“师夷变法”救亡图存。洋务…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东方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马克思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东方农村公社内部关系的显著特点是村社成员对村社共同体的依附性.这种人身依附关系有其经济成因,由此决定了古代东方法律文化价值取向的基本特点是以确认等级依附关系为核心和目标.建筑在这种社会结构基础之上的法律体系,压抑了人的个性和理智的正常发展,建立在种姓制度基础上的古代印度法制就是其中的典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自身独有的精神和样式.中国法律起源于部落联盟时期,而初级形态的法律文化则起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时期.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脉络是:“众议法”文化—神判法文化——先例法文化——定式法文化——制定法文化——混合法文化.中国法律独有的伦理主义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组织、政治运行和思想意识等多方面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人本”主义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积极、中性、消极三方面的价值,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扬光大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遗产,对我国的法治理论建设和立法司法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麦杏嫦 《政法学刊》2009,26(5):23-25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融合了法、道、释各派学说,以天人感应为哲学基础,以德主刑辅、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追求“无讼”理想。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来源于西方民主政治,核心在于防范政府权力滥用、确保人民权力得以行使。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走的是政府推进型道路,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立根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充分发扬和保留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社会主义法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当今的社会生活正在施以其潜在的影响力。本文从探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社会功能,并深入寻找其在当代社会存在的现代价值和缺陷,希求能找到其与现代法文化相融合的切合点。  相似文献   

17.
龙大轩 《法学研究》2015,(3):176-193
孝道乃数千年中国文化之精华,对传统法律制度影响至深。孝道与法律之融合,始自上古三代,经秦汉以来的努力,到唐朝终于定型为一套完整的孝道法律体系。法律制定以孝道为指导,厘定“利亲”、“善事”、“慎终”三个层次,并设计出惩治不孝犯罪的周密刑罚体系。法律运行以维护孝道为宗旨,出现“存留养亲”、“宽容复仇”等各种屈法以伸伦理的制度和惯例。孝道遂成为传统立法与司法的核心价值,形成独特而又一以贯之的孝道法文化,对古代社会的秩序构建和人性磨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至清末法制改革方始解体。今日建构和谐社会,若能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法制建设必大有裨助。  相似文献   

18.
法律现代化指的是传统法律到现代法律的一种运动,这种运动意味着传统的法律观念、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的转变过程。它的特征是,以普遍有效的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形式,具有法院及其他制度的综合系统,发达的开业律师界,独立的法学家和法律学者团体、学术机构,各种法律制定和修改的方式,以及普通人难以懂得或了解的复杂的和技术性的法律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仁爱”思想与传统医德文化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文化对祖国的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影响极为深刻,以儒道释三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在中医医德价值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核心价值观,它在二千多年的医学发展过程中影响着医家的行为规范,对今天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依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法律全球化包含了多个方面的统一与趋同,其中一国的法律文化思想作为本国法律制定与实施的根基,对一国的国内法以及与其他国家法律层次上的合作有着重大的影响。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传统的法律文化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也在中国现有的法律现实中全面体现。因此,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几个方面着手,探讨我国传统法律思想文化对于中国加入全球化浪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