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黄少群吴智棠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都不完全一样。”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这一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已有萌芽,列宁则明确提出了"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的观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各社会主义国家的艰辛探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都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化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3.
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统一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发展总是立足于世界历史舞台,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引领时代和世界发展潮流,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社会主义发展又总是立足于民族舞台,继承各民族优秀历史思想文化资源,破解民族发展难题,形成民族化的社会主义,呈现出鲜明的民族个性特色。我们只有在世界性与民族性双重向度的统一下,从纵向"历史"与横向"世界"两个层面的结合中,才能展现社会主义发展的完整图景,凸显其内在逻辑和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4.
王彬  苗正达 《奋斗》2004,(6):11-12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任务。要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统筹安排、处理好各民族间关系,必须十分重视树立和保持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稳定,必须坚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切国家和民族走向共产主义所必经的阶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它是指工业落后国家没有经过发达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后首先必须经历的一个特殊的阶段。只要它还没有达到在共时条件下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实现的人类文化进步的最高水平,这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就不能越出初级阶段的最后界线。这样,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具有这样的特点:它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资本主义所能实现的一切人类文化进步的时期,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充分享用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果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之一。民族凝聚力是使民族结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以确保其生存和发展的内聚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拥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依靠这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最近公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搞好爱国主义教育作了系统地阐述,这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有长远的意义。邓小平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同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是把爱国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榜样。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既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又切实地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一切工作,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发展我国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我们党在现阶段各项任务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地位重要、作用重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研究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统一战线的关系,有助于深刻认识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对统一战线重大指导意义,有助于把握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长期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各民族、各党派和一切爱国的同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开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一、文化是民族的基本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每一个民族之所以作为民族而存在,一个重要的标志,就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的一切形式和表现无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普遍规律和特殊道路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贡献在于坚持社会主义;立足实践探索,体现民族风貌;倡导和平发展,展示大国风范。必须在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着力于坚持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2.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对于保持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邓小平讲过,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社会稳定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没有社会的稳定,一切乱哄哄的,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保持中国社会稳定的决定力量,也是保持中国民族地区社会稳  相似文献   

13.
利用资本主义的几点思考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开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是不能成功的。这条经验是我们建国以来用几十年艰辛探索换来的,也是人类历史上一切民族,一切国家兴衰成败史实的科学总结。因此,正确地总结过去,科学地借鉴西方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4,(7):5-5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关乎大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民族地区群众不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  相似文献   

15.
贺萍 《实事求是》2008,200(1):61-6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我们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民族问题,怎样解决社会主义民族问题这两个当代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理论的核心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依据我国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做出了新判断,制定了新政策,采取了新举措,正确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形成即一脉相承、又不断超越的中国特色民族问题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蒲军 《党的建设》2008,(6):34-34
党的十七大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对于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非常重要。当前,张家川县正处在加快发展、缩小差距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继续解放思想,一切发展思路都围绕缩小差距来谋划,一切发展措施都围绕缩小差距来进行,一切发展力量都围绕缩小差距来凝聚,努力实现张家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切为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处处洋溢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处处体现着小平同志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对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真挚情感和“为中华民族之崛起”的执著追求。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 一、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首先认识社会主义,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每一物质的运动形式所具有的特殊的本质,即是由它自己的特殊的矛盾所规定①。就此而言,认识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从共性与个性的内在统一上,来把握它所特有的矛盾运动规律。建设社会主义,则不过是依据这些规律,来具体地、历史地解决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和各个不同领域中的各种矛盾。毛泽东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的一个极其伟大的历史贡献,就在于他…  相似文献   

19.
第一节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一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不可能在旧社会内部产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历史上一切剥削制度的生产关系不同,不可能在旧社会内部产生和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切高尚美好品格在共同抗击自然灾害的殊死搏斗中所形成的交汇点,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交汇点,是社会主义和爱同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交汇点.这就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