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敏  夏鼎  刘双奇 《江淮法治》2011,(20):16-17
他是百姓心中的守护神,他是同事眼中的好警察。2011年7月10日4时30分。他永远闭上了眼睛,离开了他心爱的岗位和战友,牺牲在破案追逃的途中。将47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追逃路上。  相似文献   

2.
很多时候,对历史的回望、对传统的继承本身就意味着对未来发展的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正是从这一点上说,中央政法委决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组织全体政法干警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吕艳利 《现代法学》2001,(1):102-105
本文历史地考察了中国古代主流信仰的演变与法律思想的发展 ,通过论述畏苍天敬祖先 ,神权法思想确立 ;诸子百家争鸣 ,信仰众说纷纭 ;统一由表及里 ,万事一断于法 ;儒家正统主导 ,宗教传统缺乏四个发展阶段 ,揭示了两者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 ,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是我国现实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它关系到党之兴衰 ,事业之成败。  相似文献   

5.
王艳敏 《人民检察》2012,(11):57-59
思想政治素养,是思想境界、理论水平、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作风养成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反映。《汉书·李寻传》曰,"马不伏历(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一个人没有好的德行,是不能重用的。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思想主人之心,道德范人之行"。邓小平同志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告诫全党:"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只能抓好,不能放松",在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进  相似文献   

6.
法的运行离不开法的信仰,“法律至上”之缺位体现在我国立法、司法、执法及执行等各环节,我国虽然大量引进西方的先进制度并迎来了一个繁荣的立法时代——新的法律、法规、规章层出不穷,但法律仍难以很好地实行,法之难行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巨大障碍。我们不应该只注重在形式上法制的完善,更要加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法律”在现代法治国家被确立为“至上”的地位,为了维持这种地位的永恒,注定它不能仅仅被作为一种“治理工具”来重视,而应形成一种民众的法律信仰。本文从西方法律信仰的形成过程入手,论证了法律作为信仰的历史合理性:并通过研究法律信仰的对象来探讨“法律应如何被信仰?”  相似文献   

8.
张振国 《河北法学》2000,(6):99-102
本文简要回顾了思想信仰被写进我国宪法的经过,并进一步进行思考.指出:《中国宪法作出有关思想信仰的规定是历史的必然;宪法规定的思想首先为一个党所信仰,在其夺取政权后上升为统治思想;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才会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强调,要坚守司法的人民性,本着良知和正义适用法律,拉近司法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在利益诉求多样、价值取向多元的今天,这样的观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薛建武 《法制与社会》2012,(25):176-177
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这是搞好党的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而坚定理想信念是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各项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支持,就不会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工作就会变成一种任务,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和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认真剖析当前党员干部思想建设的特点,切实面对党员角色置换后对坚定理想信念形成的考验,针对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扎扎实实做好坚定理想信念工作,才能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推动党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深,世界文化也在相互交流碰撞,多元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强烈冲击,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力求从多元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出发,探索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学术界引发了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重点和学科名称的思考。争论的焦点主要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否应该突出"政治",学科名称中是否还应保留"政治"二字。笔者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政治"有不同的内涵,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教育"始终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机械的理解和执行法律是和依法治国的目标背道而驰的,本文从培育法律信仰和强对法律解释方法论研究和运用的角度找到克服这一困局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法律信仰——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社会的关键词,和谐也成为我国的主旋律。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把民主法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要求,意义十分重大。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法治社会,而法律信仰则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若是没有社会主体对于法律的信仰,那么就是再多再完善的法律制度也难以促成法治国家的建成,构建和谐社会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5.
法理学认为,法的顺利运行依赖于国家政权的强制力保障。然而在具体实践上中,法的实施除了同国家政权的强制力量相联系之外,还受到其他多种多样的因素的制约。除了具体的社会环境、人的修养以外,以伦理道德为代表的人们的朴素情感也起到重要影响。而于我们的刑法领域,研究道德与刑法、道德与犯罪的直接联系因为各自所在范畴上的不同往往过于片面。所以,以一个能代表广大社会成员的群体的视角,本文尝试从一个界于感性的道德观与成熟理性的犯罪观的层面,挖掘出一种更为现实的朴素犯罪观,通过其与我们刑法实践的直接互动关系来研究刑法信仰的重要性以及刑法条文、刑事政策制定运行后生命力与否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6.
要想建立公众对刑法的信仰,就必须加强刑法的亲和力。刑法亲和力的建立不仅仅要立足于规范层面的改进,更重要的是观念层次的超越。良善的观念应该存在于刑法之中,推动刑法的发展,使刑法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脉搏。  相似文献   

17.
18.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事关我们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工程,大学辅导员在其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大学辅导员在做好这项工作时,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品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19.
20.
法理学认为,法的顺利运行依赖于国家政权的强制力保障。然而在具体实践上中,法的实施除了同国家政权的强制力量相联系之外,还受到其他多种多样的因素的制约。除了具体的社会环境、人的修养以外,以伦理道德为代表的人们的朴素情感也起到重要影响。而于我们的刑法领域,研究道德与刑法、道德与犯罪的直接联系因为各自所在范畴上的不同往往过于片面。所以,以一个能代表广大社会成员的群体的视角,本文尝试从一个界于感性的道德观与成熟理性的犯罪观的层面,挖掘出一种更为现实的朴素犯罪观,通过其与我们刑法实践的直接互动关系来研究刑法信仰的重要性以及刑法条文、刑事政策制定运行后生命力与否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