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来源(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力量。还强调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充分凸显了人民群众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也是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不仅集中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而且也是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社会科学研究中人的主体地位和根本价值,对于加强科研单位党的基层组织做好“人”的工作的自觉意识,推动社会科学院建设的改革创新,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科学又好又快地发展,保证社会科学研究多出精品、出成果具有深远而迫切的指导意义。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历史主体论,牢固确立科研人员在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主人翁地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明确提出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3.
在唯物史观所实现的对社会历史理解革命性变革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人民主体的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创立了人民主体观。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实现民族复兴、人民解放与幸福为己任,将马恩创立的人民主体观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主体、价值主体、权利主体,中国梦的实现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成果为人民共享。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指导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主体力量、充分保障人民合法利益、充分维护人民发展权,让人民共建共促共享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段迎晖 《前沿》2004,(1):3-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对唯物史观的新的概括与发展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统一起来 ,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贯穿起来 ,发展了唯物史观的人民本位理论 ;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协调起来 ,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明观。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崭新篇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地位。它创造性地回答了关于“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将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首次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价值目标,将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理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它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以系统性的理论创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它突出了“求真务实”的理论精髓,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关于祖国和平统一主张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体现,是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内涵的丰富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主体的唯物史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现阶段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人民共同的伟大事业,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和开创,体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贯彻到各项对台工作中去,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7.
杨信礼 《岭南学刊》2006,1(6):45-49
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对民本思想和人本主义的批判借鉴,是谋发展、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尊重广大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和实践主体地位,将广大人民的实践主体地位与价值主体地位统一起来和落到实处,让发展成果真正由全体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8.
唯物史观是群众路线形成的哲学基础。毛泽东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他形象地把群众比做共产党的后台,后台一拆,什么戏都唱不成了;把人民群众看成是“主人”“老师”“真正的英雄”,比做“上帝”“父母”“活菩萨”。他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高度,批判了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阐明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彻底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才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唯一宗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际,对人民主体思想作了一系列新阐释、新发挥。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为核心和起点,逻辑地展开论述坚持人民赋权主体地位、人民监督主体地位、人民历史评价主体地位,以坚持人民利益主体地位为逻辑归宿,实现了人民的利益主体与价值主体的高度统一。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人民主体重要论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并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鲜活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人民主体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人民主体地位原则包含三个层次的规范内涵:首先,以人为本是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追求;其次,人民民主是人民主体地位的政治要求;再次,依法治国是人民主体地位的制度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通过加强人权的法治保障、推进民主法治化和促进全民守法,才能落实人民主体地位原则。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史与社会经济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铁 《思想战线》2001,27(5):120-122
传统的经济史研究侧重"国计"方面,对"民生"问题注意不够.如果能与社会史交叉,用"社会经济史"的思路进行选题和研究,可以拓展选题的范围,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观察问题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Views of History     
Chinese and Japanese historians survey differences for a common future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 have recently reacknowledged that Japan had been the aggress or when it  相似文献   

13.
洋车身世     
在上一个世纪以前,中国人日常用品中出现不少带"洋"字的东西.如洋灯、洋火、洋油、洋腊、洋胰子、洋袜子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4.
正The recompilation of lost family trees is gaining popularity By Yin PuminFifty years after the old family tree of the Sun family in Guiyang,southwest China’s Guizhou Province,was burned as"feudal garbage,"a new version of the family tree was released to the descendants of the Sun family in Guiyang in early May."The idea of recreating the family tree was conceived in 2004,"said Sun Weihong,a  相似文献   

15.
Tibetisoneofthemostfrequentlydiscussedplacesintheworld,butfewpeoplereallyknowit.NomatterwhetherinpeacetimeorduringthechaosofwartheChinesegovernmentsofsuccessivedynastieshavealwaysmaintaineditssovereignrights,astestifiedtobythearchivesfromtheYuanDynastytonow.Ashardfrommorethan4,500yearsagotellsusthattheTibetanculturehasalwayshadcloserelationshipswiththeChinesehinterland.HElargestexhibitionofTibetancultureeverheldinChinatookplaceattheBeijingExhibitionHallfromMarch8-16,1999.Itwastitledthe"S…  相似文献   

16.
17.
Ancient city bears witness to 5,000 year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welve-year-old Shan Yujia, wearing a long flowing traditional dress with floral embroidery and holding a delicate silk fan, stood out from the crowd in the Palace Museum, once the royal palace, in Beijing.  相似文献   

18.
Hong Kong actor Jackie Chan recently revealed plans to donate four ancient Chinese buildings that he had collected to a university in Singapore. The Huistyl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9.
Railway History     
China opens the world’s longest high-speed line,but has it won over the public? By Deng Yaqing and Elvis Anber when Zhang Xi,the operator for the G801 high-speed train,made a hand gesture to signal the vehicle’s departure from Beijing  相似文献   

20.
温潘亚 《思想战线》2001,27(3):74-77
文学史的存在是两重的首先是客观的、原初的文学史;其次是经由文学史家们理解和阐释的文学史,即文学史实践.文学史实践所具有的历史与审美属性之间可谓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且处于特定的三维时空之中.文学史有文学和思想两条叙史线索,其著述形态和语式主要有重历史、重逻辑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