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我国农产品产中标准化生产、产后商品化处理及深加工方面的落后和农产品营销方面的落后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应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实施农产品营销战略,加强科技创新等策略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产品"走出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风田 《求实》2003,(1):35-37
我国农产品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面临着食品安全、国际营销经验、出口信贷服务等挑战.入世后,可以通过有序调控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建立农产品出口服务中心、提供出口信贷服务等措施来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一、市场需求决定原则。农民要关注自己周围的农产品消费与加工需求,围绕农产品收购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外贸部门、养殖大户与企业、城市农产品消费等多方面的市场行情来安排种植计划。  相似文献   

4.
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看,我们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实施农产品营销战略,加强科技创新,以及政府对农业的有效支持和管理等策略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曾建民  李莹 《学习月刊》2011,(11):36-37
湖北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在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存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呼唤政府将以人为本作为行政理念,来实施大政方针,进行公共管理.这就要求政府在具体行政过程中,以服务型政府为追求目标来进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从单纯的经济问题逐步扩大为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等问题.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己经成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行政监管的一个方面,需要政府按照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要求来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相关监督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呼唤政府将以人为本作为行政理念来实施大政方针,进行公共管理。这就要求政府在具体行政过程中,以服务型政府为追求目标来进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从单纯的经济问题逐步扩大为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等问题。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己经成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行政监管的一个方面,需要政府按照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要求来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相关监督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董玲 《共产党人》2011,(8):41-42
<正>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转向品牌竞争,发展品牌农业已成为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固原市作为一个西部落后地区的农业大市,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以现代先进的理念、设施、技术来提升农业,更需要以现代科学的经营形式来推进农业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在打造"六盘山"农产品品牌上做好文章。  相似文献   

9.
张立君  陈松  韩建平 《奋斗》2020,(3):34-35
临近春节,一箱箱、一吨吨、一车车,承载着村民们致富美好愿望的有机农产品,不断从肇东市里木店镇永丰村运出。目前,“小米、大米、黏豆包、大煎饼、黄金玉米、杂粮等有机产品已经销往全国各地。此外,村里每年还能做一些农产品出口。”被采访的村民们介绍。近十年来,该村依托寒地黑土生态资源,种植特色有机农产品,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精品化”市场营销,正进行着一场村庄内的“粮头工尾”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一、农产品价格上升是牵动物价涨潮的龙头,但农产品总供需基本平衡,又是高通胀形势下大局得以稳定的关键。通货膨胀是多种经济矛盾的综合反映,存在复杂的诱因,但对最近这次物价涨潮影响较大的当属农产品涨价因素。例如,江西省1994年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34.8%,食品价格上涨37.2%,分别比同期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总水平高出7.9和10.3个百分点,主要农产品价格涨幅之大,为改革16年来所少有,而农产品价格上涨又在整个价格体系中引起了强烈的传递效应,导致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成本以及各产业活劳动成本的上升,形成各领域大面积的“涨价联动”局面,进而增加贷币发行,引发通货膨胀,使经济生活出现大的起伏。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并明确提出要鼓励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大海外推介力度。由此可见,要改变农业弱势地位,让农民从发展现代农业中积累财富,富裕自身,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农产品出口贸易创新的力度是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战略选择。一、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一)出口总额在加大,比重在下降我国农产品出口历史悠久,近十年来我国农  相似文献   

12.
就山西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关系全局的战略性措施来抓; 积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全面推进生态 建设,认真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相似文献   

13.
正一年来,贵州通过和广药集团、网易严选、快手短视频等企业合作,推动农民脱贫致富,让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迈向高品质品牌化。用产业扶贫助力乡村发展,以品牌赋能提升产品溢价能力。一年来,贵州通过和广药集团、网易严选、快手短视频等企业合作,推动农民脱贫致富,让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迈向高品质品牌化。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产品﹃卖难﹄的对策探讨梅茂发“想丰收,盼丰收,丰收来了愁丰收。”1982~1984年、1989~1992年两次全国性农产品卖难阴影游荡未散,1996年又再度爆发较大范围的粮食装下不、棉花卖不出的问题。综观我国三次卖难实质,都只是农产品在低消费水...  相似文献   

15.
康纲有 《探索》2002,(6):84-85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一是农村经济的市场化进展快,粮食和农副产品市场放开、价格放开,农业的资源配置主要由市场调节来实现;二是主要农产品供大于求,造成农产品价格长期低迷,加……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是兵团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在这一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调整中,各师及农牧团场都把深化农业产业结构凋整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农业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的风险特点,通过建立农业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和风险均衡机制,加快兵团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建立并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和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做好农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等方法来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7.
绿色贸易壁垒是一些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借口,以限制进口来保护本国市场,对外国商品进口专门设置带有歧视性的贸易障碍。发达国家在绿色贸易壁垒制度与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方面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具有双重性质。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面对绿色壁垒,应更多地结合山东的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研究和准备,迎接挑战,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尽量减少绿色壁垒的消极影响,为山东农产品的出口提供更多的市场机遇。  相似文献   

18.
略论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一个涉及到多个主体的系统工程,政府在其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政府是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制定主体;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和服务主体;是农产品品牌的注册和管理的主体;是农产品品牌的评价、监督和保护主体,同时农产品国家品牌与农产品品牌国际化需要政府的支持.当前政府参与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产品质量标准执行不严、建设落后;政府对农产品品牌建设扶持力度仍然不够;品牌管理体制不顺,认证结果公信力不高;政府对农产品品牌的保护力度不够.为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促进农产品品牌发展;增加对农业企业品牌建设的扶持力度,搞好品牌建设人才的培养;理顺农产品品牌管理体制,提升农产品品牌管理的公信力;加大农产品品牌保护的力度,优化农产品品牌建设环境.  相似文献   

19.
曾建民 《学习月刊》2012,(19):40-41
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致使消费者承受"买农产品价格高"之重,农民"卖农产品价格低"却并没有带来收入的增加。这种农产品价格的"一低一高"现象表明,农产品流通体系已经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解决这两难并存问题,最主要的是要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提高农产品流通的运行绩效。一、相对落后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只能保障农产品的供给,制约了农产品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产品市场正在发生重大阶段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求和价格的影响因素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形势正在发生重大阶段性变化.农产品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迅速凸显,在农产品供求平衡中的重要性显著增强.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的压力加大,中长期内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很可能维持偏紧状态.因此,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的难度正在显著加大,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出现大涨大落的风险正在明显增加.因此,应该顺应农产品市场的重大阶段性变化,完善相关政策和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