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阮加文  姜东良 《法人》2009,(2):60-60
直到半年以前,位于浙江丽水的银泰公司还只是中国地产界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伴随着这家企业的崩溃,当数万个家庭因之而陷入贫困和绝望的时候,人们才如梦初醒——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同浙江南部这个城市的命运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写在前面的话: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叔本华汗衫、短裤、球鞋,板寸、方脸、浓眉果断有力的握手,憨厚自信的笑容……“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廖建华律师”,主编的介绍依然无法使我将眼前的这些形象符号组合成我心目中的廖建华律师,面前的入却以他职业的敏感一语道破我的心思”别人都说我不像个律师”。出语耿直爽快,果真辣气逼入。“不像律师的大律师?”我反问。众人皆关。采访就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了。莫道前生身是客他确是半路出家。这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履历表却映透着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廖建华,1960年生,1981年7月毕业…  相似文献   

3.
人生如梦,猛回首不禁吃了一惊:文学梦伴我度过了近四十年。年轻时和许多同伴一样,有过五彩缤纷的梦,命运让文学梦与我结了缘。那年党报发起七一征文,我将一位退休工人的事迹编成一首短诗寄给报社,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社会》2006,(4):36-36
我与一家农副品公司一直有生意往来。2004年6月,该公司以生意不好为由,一直拖欠我两万元贷款,在我的要求下经理写了欠条给我,并约定半年还清。半年后,我多次催要,对方仍称无钱偿还。为防借据丢失,我特意将欠条复印后与原件分开存放。2005年8月,我不慎将欠条原件丢失。请问:证据丢失,复印件有法律效力吗?  相似文献   

5.
刘毅 《天津律师》2004,(4):53-55
当我看到报纸上登着审判结果的时候,我发现我竞无法用语言描述我的心情。张云龙,因为我的辩护词得到法院的认可,以包庇罪被判入狱三年,从而摆脱了死刑,而我的名字却没在这个当时全国最轰动最大的贪污案的卷宗中出现。我不知道是该为我的辩护成功而高兴,还是该为命运的不公平而叹息扼腕。  相似文献   

6.
张民安 《检察风云》2012,(12):70-72
“我选择法学、选择民商法和选择吉林大学读研究生是很偶然的,偶然的选择法定了我一生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陈思可 《中国公证》2009,(12):64-64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会以某种原因并以临近退休的“高龄”从律师行业转到公证行业.这大概是命运使然吧。加入公证队伍一年多,各种感触颇多.但最让我割舍不掉的是我与公证结下的不解之缘,这段缘分值得我倍加珍惜,并且注定会一直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8.
他在抉择命运的时刻──杨培光驾机起义纪事邹文辉1948年秋分时节,解放战争的战火还在松辽大地燃烧。9月23日这一天黄昏,一驾涂着国民党机徽的美制P-51型歼击战斗机,骤然飞临四平机场上空。那时,四平市刚解放半年时间,人民解放军属于单一兵种,还没有制空...  相似文献   

9.
久违了,律考     
我当律师的梦由来已久,然而命运一次又一次戏弄我,学习了十多年法律,至今还没有成为一名真正的律师。要说一本书可以改变或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吧,对我来说的确如此,1979年17岁的我在中等师范读书时偶而看到美国的一部长篇小说(医生),对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女律师那种强烈的正义感,镍而不舍的精神,无懈可击的逻辑思维、明察秋毫的目光、口若悬河的演讲非常钦佩。从此,律师成了我崇拜的偶像,那种感情不亚于今天有些追星族的狂热程度。尽管这时我对律师的概念不了解,只局限于“仗义行侠”的模糊认识上,那时还不知道我国有没有律师…  相似文献   

10.
我到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工作已经半年了,时间虽然不长,但感悟多多,很愿意说出来和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1.
《法庭内外》2009,(12):59-60
法官: 我半年前与前夫因感情彻底破裂而离婚。我们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得商品房两套及少量基金,离婚时法院对我们的离婚案件进行了调解,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进行了平均分配。离婚半年后,我偶然得知:在我们办理离婚时我前夫隐瞒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存款和另外两套房产。  相似文献   

12.
《人民调解》2007,(11):44-44
问:我与新馨农副品公司一直有生意往来。2004年8月,该公司以生意不好为由,一直拖欠我一笔两万元的货款。在我的要求下对方经理写了欠条给我。并约定半年内还清。半年后,我多次催要,对方仍称现无钱偿还。后为防借据遗失。我特意将欠条复印后与原件分开存放。2005年底。我不慎将欠条原件丢失。请问:凭借据复印件能收回欠款吗?  相似文献   

13.
不知不觉,《日本纪事》的系列话题已经持续了将近半年,这个和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虽然地理距离很近,实际上文化、制度等各方面却和中国差异巨大。通过这半年的介绍,我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一个不同于我们想象中的日本大貌。  相似文献   

14.
我很高兴今天来到这里,并且很荣幸能与你们一起探讨相关中国法律制度的改革问题。这一周,我将就证据法问题作五次讲座。今天第一讲我有两个目标:讲座的前半部分,我将与大家一起回顾一年半前我在这里讲过的一些内容;讲座的后半部分,我与你们讨论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采性。随后四天中,我将讲授第二讲民事和刑事案件的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第三讲推定的理论阐释,第四讲传闻证据规则的理论阐释以及第五讲证据、推论/概率与似真性。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月10日,邹春绑架案在深圳中院一审第二次开庭。这是深圳2009年底连续3起校同绑架案中的第一起,后两个案件早已审结,只有此案,因为邹春翻供等诸多变数,从2010年9月第一次开庭一直拖到现在。受害者、绑匪和半路冒出来诈骗赎金的人,3个人的命运交集,结果是3个家庭的悲剧。人性之恶只需要一个金钱诱因,可一场罪案的社会代价,根本无法用数字来衡量。  相似文献   

16.
《法庭内外》2010,(11):58-58
法官:半年前,我因忍受不了丈夫的家庭暴力,与丈夫协议离了婚。那时候,只盼着早点脱离苦海,根本不敢提赔偿之事。如今半年过去了,心终于安顿下来,回想起那么多年受的家庭暴力,越来越觉得心有不甘。前夫实施家庭暴力的证据我有,好几次都惊动了“110”,那里有笔录记录在卷,可就是不知道,已经协议离婚半年了,还可以“秋后算账”,向前夫追讨精神损害赔偿吗?  相似文献   

17.
情系检察     
俺娘说,在咱家的祖祖辈辈中,数我福大命大造化大,竟然当上了共和国的检察官!尽管我不信命运和造化,但我却承认,俺娘的话百分之百有理。因为是共和国的检察事业培养了我、造就了我。或者说,我有今天,全靠检察机关这个温暖幸福的大摇篮。在共和国的检察机关经过10年浩劫重新组建的第二年秋天,即1979年秋天,我从千里之外的部队,随爱人转业到了太原市。“你会干什么呢?”军转办的小白脸问我。“我会‘一、二、一’下口令,会开炮会打枪,还当过师部的啦啦队长,嗓门特别响……”小白脸打断我的话:“这都派不上用场!干地方得有专业…  相似文献   

18.
真情传递     
人的一生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事,23年来,我之所以愿意坚守在检察工作岗位上,之所以能够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之所以不敢有半点犹豫和懈怠,全归于一件让我最难忘的事。  相似文献   

19.
孙欣 《法律与生活》2009,(24):35-35
前几天,突然收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短信:“我是上海的姜女士……”半年没有她的消息了,我很意外。  相似文献   

20.
封面报道     
《电子知识产权》2011,(10):168-171
ACTA:我的命运谁做主?作为国内学界期刊领域最早关注ACTA动向的杂志,《电子知识产权》在2010年10月刊对尚处在讨论中ACTA文本进行了全文的报道,《ACTA,牵动谁的神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相关领域的转载报道,时隔数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