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孔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和为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孔子《礼运大同篇》里的内容,也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和谐社会”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三公消费”不独为当下有,早在2000年前秦汉时期就有,而且历代王朝为规范“三公消费”、杜绝铺张浪费花了不少力气,但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3.
一大同思想和成圣的最高人格相适应 ,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世界大同。这个大同世界不是纯理念化的 ,而是具体化了的。儒家的重要经典《礼记》中的《礼运》篇描述大同世界的社会景象说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根据《礼运》的这段描述 ,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全民…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是两个多年前先哲们构想的一种理想社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昭示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奋斗。在《礼记·礼运》篇中,就描绘出一幅"和谐社会"的理想蓝图:"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残、疾者,皆有所养。"人们对这种理  相似文献   

5.
郦波 《群众》2014,(5):34-34
一个人,一座城;一段历史,一种青春。 喜欢金陵,不独因我长住于此,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是“故都”。相比较于“帝都”的霸气,“魔都”的疯狂,故都的沉静与雄浑,或是更易让读书人平生出一种眷恋之情。  相似文献   

6.
《松州》2014,(6)
<正>自古至今,大同一直是中国人关于理想社会的梦想,并不断地被注入新的内容和精神。《尚书·洪范》最早提到了"大同"一词,用来描述王、卿士、庶民和天地鬼神同心同德的状态。但真正用大同来指称某种社会理想的则是《礼记·礼运》,该篇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  相似文献   

7.
声音     
繁体字“亲”的右边有“见”,“爱”的中间有“心”。后经简化,“亲爱”二字变成现在的“亲”不见,“爱”无心。  相似文献   

8.
马英九上任后,两岸高层和民间不断释出善意,同时不断采取实际举措改善两岸关系。台湾新当局为了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现状,目前正在研拟新的“防务政策”报告书,将军事战略从陈水扁时代的“有效吓咀、决战境外”构想,改为“有效吓咀、防卫固守”,保证不率先攻击大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地方税务局在推进“内部和谐”的基础上,拓展“和谐税务”理念。全面打造“亲农、亲民、亲企”三大品牌,把地税工作融入“服务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提升了文明创建质量。《经济参考报》、《南通日报》等新闻媒体先后对“三亲品牌”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0.
十年话社保     
《就业与保障》2012,(12):9+8
大约2500年前,在《礼记·礼运篇》中,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大概是最早的、以最简要的语辞阐明"社会保障"。刚过去的这个十年,我国的社会保障发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变化。2002年,党的第十六大政治报告将"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曾经,我们没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居保,没有新农合、新农保,没有全国性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没有企业年  相似文献   

11.
白纯 《两岸关系》2012,(2):39-41
2011年,台军依据马英九所谓“不统不独不武”的理念,在战略指导上继续贯彻“防卫固守、有效吓阻”,恢复年度“汉光”军演,显示整军备战决心;改革兵役制度,启动实施“精粹案”;大肆渲染大陆军事威胁,大力更新武器装备;完善灾防机制,强调提升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与此同时,台军丑闻、事故不断,形象不佳的状况并未得到扭转。  相似文献   

12.
马英九追随民意而不是领导民意的“不统,不独,不武”政策,使两岸文学从分流转向整合成了遥遥无期,使中国文学的分流成为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事实。但马英九“五二0”就职演说提及台湾领导人多年不说的“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这使人感到坚冰已破,我们有充分的信心预期两岸作家一定能携手迎来中华文化灿烂的春天。  相似文献   

13.
“沟通”不戒备。 “进言”不谗言。 “背后”不议论。 “维护”不包庇。 “主动”不越位。 “服从”不盲从。 “补台”不拆台。 “勇谋”不独断。  相似文献   

14.
<正>今天,我们进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第一次专题学习研讨,由我围绕"如何坚定理想信念"作中心发言,然后请党组同志作补充发言。一、坚定理想信念(一)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人类是有组织的社会。人类对建设一个美好社会的思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几千年来,绵延不绝,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我国春秋时期就有"小康"和"大同"的理想。《礼记》中描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及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古就有助人为乐、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早在2000多年前,先秦的哲人们就积极倡导和追求"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积极追求"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大同"社会。  相似文献   

16.
浅谈古代“和亲”与民族团结谭湘关于历史上的“和亲”,其功过是非从来都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公主和亲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历史问题,不可取简单化态度。古代的和亲,就其动机和客观效果来看,具有明显的民族团结的意义。双高祖刘邦和类敬首创公主和亲历史上的第一次公主...  相似文献   

17.
胡国良 《群众》2017,(4):11-12
近期,“实体经济”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众多知名企业家也围绕实体经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实不独中国,现在全球各国都在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已经成为增强国家竞争力最重要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90年代。武义县三港乡、大溪口乡、柳城畲族镇等南部山区乡镇的农民勇敢地离开“田头、“山头”,外出闯“码头”,在苏州、常州、昆山等地开办小超市,并且迅速致富,由此亲带亲、友带友,形成了一股到发达地区开办超市的热潮。“到外地开超市”的致富模式被当地农民迅速复制,由南部山区扩散到武义全县,  相似文献   

19.
正当与菩     
官商关系是决定商法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重要力量。不独中国惟是,西方亦然。只是二者经行的道路迥异而已。因此,继续坚持“西方中心主义”的论调,单纯提倡由国家继受西方现代商法文本、制定自己的商法或商事基本法,无助于培养中国商人的自治精神,也不能有效平衡官商关系。  相似文献   

20.
对于救济工作,过去我主要是“等”,等上级拨钱,上级拨多少,我就发多少。由于救济费增加不多,物价涨幅又大,救济对象得到的实惠不是逐年增多,而是有所减少。近几年来,我总结了经验教训,改变了“等”,立足于“争”,我搞了四争:争取富帮贫,通过村委会,发动富裕户,采取传送经验、传授技能、资金支援等方法,对贫困户拉上一把;争取邻帮贫,动员贫困户的邻里,采取义务帮工、农具借用等方法,为扶贫工作出一分力;争取亲帮贫,动员贫困户的直系、旁系亲属,采取一亲帮几亲、几亲帮~亲的办法,为贫困户脱贫创造条件;争取公帮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