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流动人口大规模涌入城市,其住房保障即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满足流动人口的住房需求,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初步建立起了以蓝白领公寓为代表的具有新区特色的流动人口住房保障体系.然而,滨海新区流动人口住房保障体系在建设资金、建设用地、建设配套设施等方面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为此,本文认为,应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合理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保障性住房,科学确定保障性住房项目选址,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公共配套设施,以保证滨海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前,建设保障性住房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土地出让净收益的提成、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和银行融资等四条途径。通过上述融资途径,可以解决部分地区今年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但在部分地区,资金问题还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瓶颈”。目前一些地区正在尝试利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建设保障性住房.但由于这些资金本身风险控制及保障性住房整体收益率较低的现状,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3.
闲置地优先供给保障房 通知要求,在房价高的地区,应增加中小套型限价住房建设供地数量。 同时,对依法收回的闲置土地和具备“净地”供应的储备土地,以及农转用计划指标,应优先确保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上述各类住房用地的供应。对于没有完成上述住房供地计划的地方,不得向大户型高档住房建设供地。  相似文献   

4.
"保障性住房,资金无保障"已成为2010年我国中央政府力推保障性住房以来最大问题所在。笔者认为BT模式是破解保障性住房投融资难题的一个颇佳切入点,为此,写就本文。文章从BT模式含义及其法律特征入手,认为采用BT模式建设保障性住房具备合规性和适用性。然后重点对保障性住房BT模式建设的若干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实务的角度给出相应的法律意见。最后,在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框架下,对我国保障性住房BT模式建设给出操作方案,希望能够为我国保障性住房BT模式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融资目前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但是由于项目建设需要的资金量大.项目上马快,多渠道筹措资金是必然趋势。因此通过发行保障性住房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为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是一条较为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凤金定  曹勇 《江淮法治》2012,(23):23-24
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日前,一场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面对面”询问、“实打实”监督在泾县进行着——这是泾县人大常委会以此为议题,首次运用专题询问的方式,支持和推动全县进一步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工作,为广大群众谋福利。  相似文献   

7.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公告:按照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任务,发改委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达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350亿元,用于支持地方新建廉租住房,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与公告相对应的,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的郑重承诺。这则公告字数并不多,但却让人看到了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8.
康泰克 《检察风云》2012,(16):10-13
今年初,北京某大报披露,在其与搜狐网联合进行的调查中,对于“你对现在保障性住房分配现状怎么看”的问题,有超过半数的认为“不公平,分配过程中问题很多”。同时,该报还出题调查对“你认为目前保障性住房分配中最为不公的地方体现哪里”的问题,有相当比例的人认为“个别手握权力的人或部门优先或违规获得了保障性住房”,  相似文献   

9.
宗合 《江淮法治》2012,(3):43-43
“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都必须高度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全面加快建设进度,对于已开工建设的周转住房、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自从建立那天起.就带着先天不足,在质疑声中一路走过10余年的历程。虽然说10余年来保障住房的建设解决了一些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困难,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原本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保障性住房在现实操作中难以实现政府的初衷。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和突出。使保障性住房的发展面临着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11.
询问保障房     
费欣意 《江淮法治》2013,(19):23-24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关系低收入群体的民生工程。濉溪县人大常委会为推动全县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加快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首次运用专题询问的监督形式,督促政府加强和规范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一、北京市住房保障制度发展情况分析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住有所居目标,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总体思路,坚持抓保障,调结构,惠民生,逐年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供应规模,累计建设收购各类保障性住房4392万平方米、48.5万套,其中廉租住房107万平方米,2.3万套;经济适用住房1009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府谷县始终把民生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特别是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有效解决城镇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着力实施。“十二五”期间,府谷县计划投资54.6亿元,规划实施总规模210万平方米、26200套保障性住房,可解决7-2万人的住房困难问题,建设总规模和总套数分别是榆林市“十二五”下达任务的2.15倍和164倍。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近几年来河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进而采取更完善的措施使保障性住房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一、楔子自2009年开始,各级政府热火朝天的建设各种形式的保障性住房,相关部门亦出台了诸多的管理办法以及行为规范,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分配设置了指引。但制度还不够完备,如建设过程中遭遇的资金缺口、选址误差,又如分配过程中的摇号作弊等,不一而足。已有研究文献集中注目经济适用住房①的所有权限制、准入与退出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郭丽 《法制与社会》2013,(10):185-186,195
现如今,利用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试点项目贷款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得到了有序地推进及落实,但由于该项举措不仅与缴存住房公积金职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并且关系到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完善,关系到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的推进,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自该举措实施以来,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讨论。针对此情况,本文在论述利用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意义的基础上,对目前该举措在实践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此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完善以及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法治与社会》2011,(2):I0004-I0005
“住有所居”是群众的基本需求,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强力推进,有效的解决了一批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问题。 创新工作思路,力求工作成效 “十一五”期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住房保障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场提高住房水平”的思路,不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以政府为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在满足社会群体住房需求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社会认同的缺失。本文从社会认同的理论视角出发,以长春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社会认同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认同体系建构的相关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国家在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融资问题.近年,我国大力开发保障性住房,然而我国现有的融资模式以及融资渠道较单一,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保障性住房的融资体系.本文力求探究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参考其他国家的成熟经验,结合本国国情,提出完善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两种困境碰撞,创造一条出路自建国以来,国家一直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初衷和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实现居者有其屋。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保障性住房建设又增添了一个功能性目的,那就是平抑日益高涨的房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