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按:今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令遵照施行。下面是文件原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促进敬老院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敬老院是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单位。敬老院以乡镇办为主,五保对象较多的村也可以兴办。提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兴办和资助敬老院。第三条敬老院坚持依靠集体,依靠群众,民主管理,文明办院,敬老养老的办院方针Ic第四条敬老院所需经费实行乡镇统筹,并通过发展院办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山东省莱芜市以深入开展敬老院“等级评定”工作为契机,全面加强乡镇敬老院建设,强化后续管理,抓好长远发展,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呈现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日常管理逐步规范、保障标准不断提高、敬老院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率越来越高的良好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3.
加强乡镇敬老院建设与管理,是促进农村稳定的需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多年来敬老院工作实际,谈几点建议:一是要广泛筹资,保证投入。目前,在所有敬老院的收入来源中,只有五保老人的生活费由民政部门按每人每年1800元的标准拨付到  相似文献   

4.
早在1986年初,山东省烟台市农村敬老院就已开始了迈向社会化的尝试。经过10年的努力,农村敬老院全面迈向了社会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广开财源,投资主体多元化 政府拨给一部分。烟台市各级政府高度支持敬老院建设,市、县、镇三级财政都拨出一定数目的款额,用于敬老院的新建扩建和改造完善。1998年芝罘区只楚镇敬老院兴建老年公寓时,市区两级财政拨款达15万元,镇财政安排75万元;龙口市财政每年拿出20万元预算资金用于敬老院建设,发展农村社会福利事业。 有奖募捐筹集一部分。烟台市民政局采取了有力措…  相似文献   

5.
李建豫 《中国民政》2008,(12):56-56
河南省南阳市辖13个县市区,236个乡镇(办),有农业人口910万,其中农村五保对象82760人,占农业人口的0.9%。2006年以来,南阳市从本地五保对象多、经济基础弱的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办法,扎实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连续三年把农村敬老院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向社会承诺的十大实事,共新建、改扩建乡村敬老院705所,全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每年提高十个百分点,2008年达到40%,促进了农村五保供养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漯河市民政局积极开展以乡镇敬老院、中心温暖小区集中供养五保对象为主体,分散供养相结合的五保家园建设活动.近几年,全市投资3407万元,改、扩、新建农村敬老院和温暖小区房屋8367间,新建和改建了128个中心温暖小区和453个村级温暖小区,覆盖了全市1000多个村庄,基本实现了将自愿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集中供养,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得到妥善照顾的工作目标,全市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层次.  相似文献   

7.
《广东民政》2011,(3):7-8
明确思路,凝心聚力 构建农村敬老院整合改造强有力的推进机制2005年,黑龙江省确立了“三个一批”的敬老院整合改造工作思路,即“以县为单位,撤并一批规模小、设施旧、管理成本高的乡镇敬老院;改造一批基础较好、中等规模的区域性乡镇敬老院;新建一批标准较高、功能齐全的县级中心敬老院”。  相似文献   

8.
正医养融合不仅是城市老人的需求,更是很多农村老人的期盼。经过近半年的前期调研和征求意见,民政部门发现,乡镇敬老院在医养融合改造、社会化运行改革的过程中,最急需的还是康复护理设施。为改善江苏农村敬老院老人的供养条件,经江苏省财政厅批准,"福馨工程"正式启动。"福馨工程"项目由省福彩中心投入6000万元福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政》2010,(4):62-63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不断加大对乡镇敬老院的投入,2009年全县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本着“建一所敬老院、服务一大片“的原则和“配一流设备、创一流服务“的宗旨.实行“宾馆式”管理,提高农村五保老人居住环境及集中供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
当前,安徽省正在进行科学发展观大讨论,省委省政府把“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敬老院”)建设纳入28项民生工程,这为安徽45万多五保对象带来了福音。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六安市结合具体情况,联系民政工作实际,努力探讨敬老院建设的新机制,50多年,敬老院建设走过风风雨雨,是什么因素困扰敬老院的发展?是什么原因使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难以明显上升?2003年以来,尽管六安市加大对敬老院建设的投入,并结合民政部“星光计划”、“霞光计划”和各级福彩公益金的补助,才勉强使集中供养率下降趋势得以控制。但到2008年底,六安市现有乡镇敬老院156所,集中供养5571人,集中供养率仅占五保对象8.34%。这些问题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以来,安远县创新工作路径方法,着力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抓队伍建设,确保有人干事。设置了全额拨款的二级法人事业单位县社会救助工作局。每个乡镇民政所按照1万人至少配备2人、每增加1万人配备1人的标准设置工作人员,每个村(社区)落实1名民政工作专干。在全省率先把农村敬老院纳入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参照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公开招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汕头市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在做好各项供养工作的同时,着力加强敬老院的建设.近两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2010万元,新建敬老院11所,对原敬老院进行改扩建、修缮及配套功能室31所.  相似文献   

13.
广西农村五保供养方式的创新之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农村现有五保户36.2万人,其中在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的仅有8000多人,绝大多数的五保老人在村里分散供养,生活条件极端艰苦.但是,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这种状况将会在今后两三年得到根本改变,将会有15万甚至更多的五保户享受到集中供养,因为我们已经找到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五保村.  相似文献   

14.
53岁的钮国山现任河南省新野县民政局副局长,于1987年获民政部“孺子牛”奖。他在任城郊乡民政所长期间,积极创办乡镇福利企业,年创产值超千万元。1992年调任县民政局副局长后,为改变新野县有奖募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五保供养等工作的落后状况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两年内销售福利彩票500万元,新野县募捐办被评为省级“有奖募捐销售先进单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一改过去的半瘫痪状态,全县累计缴纳保费414万元,成为市级先进单位;去年全县敬老院创收15.54万元,8所敬老院先后被评为“敬老院达标先进单位”。屈指算来,我参加民…  相似文献   

15.
枣庄市目前共有乡镇敬老院56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8555人,其中集中供养13129人,分散供养5426人,集中供养率为71%.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任丘市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推动区域中心敬老院建设顺利开展.2007年,投入1900多万元新建市中心敬老院和3所乡镇区域中心敬老院,总建筑面积16500平方米,总床位580张.2008年,拟投资1900多万元,再建两所乡镇区域中心敬老院,使全市五保对象的供养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漯河市民政局积极开展以乡镇敬老院、中心温暖小区集中供养五保对象为主体,分散供养相结合的五保家园建设活动。近几年,全市投资3407万元,改、扩、新建农村敬老院和温暖小区房屋8367间,新建和改建了128个中心温暖小区和453个村级温暖小区,覆盖了全市1000多个村庄,基本实现了将自愿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集中供养,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得到妥善照顾的工作目标,全市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层次。  相似文献   

18.
《今日民族》2004,(3):4-5
点击《政府工作报告》●省政府去年初向全省人民承诺的8件实事完成情况:建设了500个温饱村和安居村;改造了8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14.8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在20个县启动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改造、建设了352所乡镇卫生院和500个边疆民族村卫生室;义务教育“三免费”范围扩大到了边境116个乡镇的小学、53个乡镇的中学以及7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和藏族聚居区;完成了22万户沼气池、5万户山区农村改灶和8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建设;解决了农村107.6万人口饮水困难,计划新增的60万农村人口用电,2003年已完成42万…  相似文献   

19.
实施沿山战略 加快山区发展董鹏翔闻喜县有20个乡镇,29万农村人口。其中地处中条山前沿和稷王山附近的纯山区乡镇达7个之多,人口为6.22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21%;耕地9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0%;国土面积为313.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6...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依靠计划经济环境创办的农村敬老院,如何适应体制的转换,求得自身的巩固和发展?这是农村社会工作部门近年着力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江苏省建湖县农村敬老院发展院办经济,以院办实体补院的做法,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一)建湖县从1984年开始,用4年时间在18个乡镇中心建起了18所敬老院,还发展村级敬老院54所,集中供养五保户993人,集中供养车376%。在乡镇统筹供养经费仅能保障五保户基本生活的情况下,他们以敬老院为基地,办实体,抓经济,农工商副业全面发展,经过近几年棋而不舍的努力,院办经济已形成了“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