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反致制度作为国际私法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国际私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详细阐述反致的起源,理论,实践及其发展趋势。同时讨论我国目前对反致的立法,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我国应对反致制度进行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2.
反致制度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反致制度产生 1 0 0多年以来 ,理论之争一直不断 ,然而此争论并没有阻碍其在实践中的发展。采纳反致制度是国际私法历史发展的要求 ,更是国际私法发展现实的需要 ,并且符合国际私法的目的与宗旨。反致的发展趋势表现为 :接受国家增多 ,适用范围趋同 ,各国并通过一些具体措施克服反致弊端 ,使之更具有可适用性。我国立法也应规定反致制度 ,以便顺利解决国际及区际法律冲突 ,更好地维护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2,2追求判决结果的一致性——以1930年罗斯案为例罗斯夫人的原始住所在英国,去世时在意大利有住所,在英国留有动产。她在自己的遗嘱中剥夺了她唯一的儿子的继承权。其子诉诸英国法院,主张即使他的母亲立有遗嘱,但依据意大利法的规定,仍对他的母亲位于意大利的动产和不动产享有一般的法定继承份额。但意大利民法典第8条规定,继承依被继承人的国籍所属法。审理结果是,英国国内法予以适用,驳回原告请求。路克斯摩尔法官解释说,依他的看法,处理该案时,依英国的国际私法规  相似文献   

4.
于飞 《现代法学》2005,27(3):160-167
在海峡两岸的冲突法立法中,反致制度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与特点。我国台湾地区立法一直对反致持肯定的态度,规定接受当事人本国法的广义的反致,立法较为全面。但在涉及有关合同、国籍的消极冲突、区际冲突等问题的法律适用时是否采用反致尚存疑问,其反致制度不论在内容上还是立法技术上都有需要完善之处。祖国大陆现行立法对反致制度没有明确的规定,从《示范法》及《民法(草案)》的有关内容来看,主流观点不是一概地拒绝反致,表现出例外接受反致的立法倾向。反致有利于实现冲突法的价值取向,有利于解决海峡两岸特殊的区际法律冲突,祖国大陆应借鉴他人的立法经验,明确接受并建立自己科学、合理的反致制度。  相似文献   

5.
反致制度自产生之日起,一直受到国际私法学界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反致制度巨大的实践价值使其受到各国立法的普遍接受和司法实践的青睐。本文以反致制度的价值考量为主要内容,藉此探求反致制度的发展定位及其在我国的立法需要和建议。文章第一部分是对反致制度的概述以及笔者对于反致制度内因的一些思考。第二部分笔者对反致的理论博弈逐一进行解析讨论,重点论述了反致在传统国际私法上扩大本国法适用范围、维护国家利益,追求判决结果一致性,软化冲突规范、保护合理期望以及现代国际私法上实现更好法律的选择,实现特殊领域的特定目的的实践价值,同时思考新环境下反致的定位。第三部分主要浅析反致在我国的实践需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反致制度作为国际私法中一项重要的法律适用制度,从产生至今一直受到很多争议,然而却并未影响其发展,反而为更多的国家所接受,不难看出,于当今国际私法体系中反致制度有其特殊的价值。本文试通过对关于反致制度的赞成论与反对论的观点之辨析,阐明反致的合理性与不足,论述采纳反致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许光耀 《时代法学》2007,5(4):100-107
反致是国际私法上特有的制度,但在逻辑上有严重缺陷。它基本不考虑受致送国对于反致的态度,因而并不能体现对于外国法的尊重,也不能保障判决结果的一致性。随着反致制度的规则化、成文化,其灵活性也渐渐消失。更重要的是,只有当受致送国不接受反致时,反致才能体现人们所赋予它的优越性,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它,这一优势越来越受到削弱。由于当代国际私法的新发展,其所追求的目标大多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因此我国立法不必借鉴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8.
反致是国际私法上特有的制度,但在逻辑上有严重缺陷。它基本不考虑受致送国对于反致的态度,因而并不能体现对于外国法的尊重,也不能保障判决结果的一致性。随着反致制度的规则化、成文化,其灵活性也渐渐消失。更重要的是,只有当受致送国不接受反致时,反致才能体现人们所赋予它的优越性,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它,这一优势越来越受到削弱。由于当代国际私法的新发展,其所追求的目标大多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因此我国立法不必借鉴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原《关于适用〈涉外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答》中曾明确规定在合同领域不采用反致制度。反致正如其所表现的那样,确实带来了法理与实际操作的困难,故一般是作为例外而予以适用。即反致只是一种辅助性的调节措施,即使采纳这个制度的国家也往往附加条件与范围上的限制。本文认为应顺应发展趋势,考虑反致的立法与实践缺陷,着眼我国的实际情况,不采纳反致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0.
反致是国际私法中特有的一个重要制度,它是在适用冲突规范选择准据法的过程中产生的,也是冲突规范本身之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自1878年福果案开始至今,反致这一制度在国际私法理论领域的争议一直都没有停歇,并且反致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趋向。  相似文献   

11.
李广辉  王瀚 《法律科学》2009,27(2):118-124
近年来,我国在区际法院判决相互承认与执行方面取得了进展,先后生效的几个区际司法协助规定与安排的达成无疑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区际法院判决相互承认与执行的开展。但是,这仅仅是一种权宜之计或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半成品”,而较为理想的模式应是进一步制定一部统一适用于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的判决承认与执行的专门立法。  相似文献   

12.
金明 《政法论丛》2007,47(4):22-28
从法理学的角度审视法律冲突在国际私法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可以看出,国际私法尽管是与法律冲突相伴而生,但它的任务却并不是要解决法律冲突,而且事实上也解决不了法律冲突。法律冲突的解决只能依赖于各国“应然法律”的趋同,而国际私法的任务则是通过确定涉外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去建立并维护一个合理的、正当的国际民商事交往秩序。  相似文献   

13.
谢新胜 《法律科学》2006,24(6):70-76
冲突法与实体法并存于民法典中,是未来我国冲突法的基本存在形式。在这种情形下,如何在同一法典中协调两种不同性质法律的关系,值得思考。实际上,民法典中的冲突法即使与实体法具有相同的概念形式,其含义和范畴也大相径庭;冲突法以调整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为要旨,其规定的内容也必然较实体法广博;更重要的是,冲突法也并非与实体法是一种直线型的“上下位”关系,冲突规范可以由当事人的合意加以排除。  相似文献   

14.
双重可诉规则:进退之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晓 《法律科学》2009,27(1):103-112
双重可诉规则的演变是侵权冲突法理论发展的枢纽所在。双重可诉规则试图融合侵权行为地法和法院地法这两个系属公式的优点,但不利于平等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而且有悖于现代侵权法的基本职能。放弃双重可诉规则,强化侵权行为地法的作用,是侵权冲突法发展和我国法律改革的方向,但对于涉外诽谤侵权和损害赔偿限额等问题,双重可诉规则仍有局部保留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建立统一公法学,既契合了特定的时代背景,更将产生重大的时代意义。建立统一公法学的时代背景:一是权力分立的铁律被突破,权力交叉的趋势在加强;二是国家社会一体化解体,社会公权力快速成长;三是学科的细化在加剧,学科的综合在并进。建立统一公法学的时代意义:一是有利于提炼规范国家公权力的基本规律,完善对公权力的整体调整;二是有利于研究公法面临的新问题,克服传统公法学研究的盲点;三是有利于加强公法基础理论研究,完善公法学科体系。建立统一公法学,并非否定权力分立的宪政原则,并非为了部门公法学的自身利益,并不违背学科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6.
Negotiation is an interesting context in which to study ethical judgment. Effective negotiators cannot be completely candid about their preferences, yet some honesty is required for parties to effectively agree. Is there general agreement among negotiators as to which tactics are ethically appropriate and inappropriate? This paper reports analyses of the ratings of 18 marginally ethical tactics by a sample of 320 respondents. Tactic ratings suggest generally strong consensus on those tactics that are appropriate and inappropriate; factor analyses of these ratings suggest tactic groupings that offer partial support for earlier conceptual models. A research agenda is also proposed.  相似文献   

17.
国际银行破产法律冲突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一般企业甚至跨国公司的破产不同 ,国际银行破产具有很强的“公共敏感性” ,因此常常伴随更多的监管干预。同时 ,大型金融集团的出现和并表监管原则的实施使得国际银行破产法与传统破产法所主张的地域性原则有着明显的法律冲突。这既包括管辖权冲突、单一实体制度与独立实体制度间的冲突 ,也包括法律适用及破产程序与协助上的冲突。针对上述冲突 ,我们应遵循国际合作、考虑银行破产特殊性、灵活与务实等原则 ,从法律礼让、国内破产体制的完善、国际合作与协调等层面寻求解决冲突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美德是道德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儿童道德发展至关重要。美德有四个基本成分:优良品质、中庸之道、意志力和内在的善。美德的这四个基本成分是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基础。儿童美德形成的途径主要为:通过儿童道德习惯的养成和移情体验形成儿童优良的品质,创设适当的环境矛盾教孩子学会采用中庸之道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通过意志力的培养帮助儿童克服意志的弱点和形成自律的习惯,通过内在动机的激励帮助儿童形成为获得内在的善而工作和学习的习惯,为儿童未来的道德生活莫定发展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