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在山西省全面迈向小康社会的转型跨越发展中,与之相适应的主流社会和主流价值构建就应运而生。而我国由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向现代以橄榄型收入结构为基本特征的良性经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构建,就必然要求不断克服在转型发展中来自经济领域和政治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阻力和障碍,因此对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探索和考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王涛 《理论学刊》2003,(6):97-98
道德作为社会整体文化内容的核心部分 ,总是存在于社会结构关系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之中 ,并深受这种关系及其变迁的影响。在当今道德研究中引人思考的问题是 ,道德仅仅属于个人对善、恶行为的抉择 ,还是具有统一性的规范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 ?各学科对此都特别关注。本文拟就现代社会结构转型引起道德分化、观念冲突以及是否还存在统一性道德的问题略陈己见 ,旨在为当代道德坚持和道德实践原则达成共识作出努力。一、社会基本结构关系转型与“领域性”道德的产生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结构…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的人文精神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公务员的人文精神有其独特内涵。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和公务员的心理原因及其所置身的体制结构原因 ,公务员的人文精神是缺损的。重塑人文精神的途径是营造社会环境、教育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推进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既有理论支持,又有现实动力。当前推进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已成为我国政府治理转型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深入调查,从现实基础、实质进展、主要问题等方面对泉州市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实践进行检视,分析政府与社会组织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推动政府放权、改善环境、加快社会组织现代转型、在深化改革中推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乡村社会管理的实践必须有相应的文化与组织基础,同时社会管理又必须呼应国家治理的时代诉求。在乡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社会管理依存的文化与组织基础解体,管理机制难以适应新的社会结构,利益冲突加剧、社会矛盾增多。由此,必须在充分解析当下国家治理诉求与乡村治理逻辑的基础上,重构管理的社会与组织基础,建立起"多维、复合式"的社会管理机制,以应对转型乡村的稳定发展诉求。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转型利用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形势严峻、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现实影响力大及发展存在隐患等现实问题,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转型利用十分必要和紧迫。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与现代社会管理目标的契合性、现实中实际承担着社会管理的部分功能等,说明对其转型利用具有现实可行性,转型利用可选择的路径是:将其作为社团法人纳入民政部门登记管理范围,确定和规范其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辅助地位;在行政村设置社会协商议事性质的社区理事会,将少数民族传统组织纳入国家社会管理体系内。  相似文献   

7.
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深刻影响,衍生出新挑战。主要表现为全球化带来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多元化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和社会参与意识的两极化运动、信息化衍生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的障碍等。与之并存的是理念更新缓慢、内容抽象空泛、教育教学方法陈旧、隐性及网络教育资源开发不足等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新挑战和弱化机理的深入分析,提出了确立新理念、发展新内容、探索新方法、运用新传媒、构建新模式等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国学快餐化”的背后彰显的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转型困境。对“国学快餐化”既不盲目乐观,也不盲目挞伐,而是在理论层面和实践操作层面对其探索、求解,才能促使我们找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艳艳 《山西青年》2022,(16):181-183
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现实环境之下,大学生面临着新的就业形势和各类就业问题。特别是现代社会,就业不平衡的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集中体现在就业供需缺口。大学生就业属于重大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准。分析新经济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应对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所以本文研究也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探讨人才在就业和管理方面的实际措施。  相似文献   

10.
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深刻影响,衍生出新挑战。主要表现为全球化带来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多元化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和社会参与意识的两极化运动、信息化衍生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的障碍等。与之并存的是理念更新缓慢、内容抽象空泛、教育教学方法陈旧、隐性及网络教育资源开发不足等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新挑战和弱化机理的深入分析,提出了确立新理念、发展新内容、探索新方法、运用新传媒、构建新模式等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的内在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路径在于,培养问题意识,回答时代课题;关注现实生活,吸收时代内容;努力解放思想,实现理论创新;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促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心理的调适,而调适员工心理的核心是"核心心理"的调适。文章从人格主权尊重、工作动机激励、个性差异管理、组织文化建设四方面对员工核心心理调适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思想的解放在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层面上,就是我国小生产文化心理的当代转型.解放思想和我国小生产文化心理的当代转型在认识论、价值观、方法论上是一致的.二者的最终归宿都是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加强理论创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赋予青年学者的历史使命,必须重视和解决好困扰青年学者履行历史责任的问题,重点是要增强青年学者责任感与使命感,提高治学水平和学术修养,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探索和创新青年学者培养模式;引导青年学者关注现实问题研究,用科学理论指导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完善学术研究机制,引导青年学者学术研究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5.
刘新刚  吴倬 《理论学刊》2008,1(4):62-66
哲学的实践论转向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方法论变革的深层理论动因.哲学的实践论转向带来发展理论方法论的变革.方法论变革使马克思解决了发展中理性缺失和价值缺失的问题,实现了发展的理性维度和价值维度的辩证统一,从而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发展之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变革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赵雪  郑海岳 《理论建设》2020,36(2):103-108
近年来,"隐形贫困人口"一词成为网络流行语并受到部分城市青年群体的认同,该部分青年群体将其作为自己的身份标签以自嘲消费与收入之间巨大落差。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学者将其产生的原因归结为非理性消费,事实上,我们更应深刻地认识到我国城市隐形贫困人口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阶段性现象,其在动机、方式、心态方面均表现出双重属性,这折射出当前中国社会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消费文化价值观缺陷,也反映我国社会优化整合功能不充分的消费困境。因此,解决城市隐形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需要积极倡导并践行绿色消费文化,实现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荣共生。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明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方式的同时 ,提出了发展先进文化的明确要求和任务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民族精神的孕育和生成 ,必然受社会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认识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问题上 ,要有科学的态度 ,应防止和克服虚无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8.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转型有着深刻的关联。大众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有积极影响,又存在着矛盾冲突。而解决其矛盾和冲突,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大众文化中的建设要求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蕴含于他们探索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体系之中。他们在多重意义上使用文化概念,并在唯物史观的框架里考察文化现象,阐明了文化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以及文化所具有的现实性、开放性和跨越性特征。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0.
苏俐晖 《理论建设》2020,36(1):88-93
妇女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进行文本解读,有助于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根基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核心,即劳动分工这把钥匙。理论文本上的深入剖析对思考现实社会中的妇女解放命题具有重要启示:妇女解放需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以生产力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为基础;妇女参与社会生产劳动、实现经济独立,是提升自身地位的前提;在当前社会进步已为妇女解放提供社会土壤的基础上,观念意识的变革重塑对妇女解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