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问题,相互联系,互为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2.
加深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及优越性的认识夏国兴在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上,近些年来有两大难点困扰着人们.一是社会主义在理论上能不能说清楚,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有没有优越性,为什么苏联东欧会出现演变,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老出现失误和挫折?如何正确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就从实质上告诉了我们,判断一个社会的性质,首先要看社会的经济结构,同时也要看在这个经济结构上之竖立起来的政治的、法律的上层建筑,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也就是说,只有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来进行考察,才能对一个社会的性质获得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经过9年多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人们对于社会主义阶段发展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的认识,有了显著的进步。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一个大突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将有力地推动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但是,  相似文献   

5.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作了比以往任何文件更加明确、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阐述,并且以此作为整个报告的立论依据。我在学习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形成一个想法,就是应该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纳入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这个总的前提、总的目标、总的趋势、总的要求下进行,现在就谈我的这些想法。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绘制了科学的蓝图,不仅在实践上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而且在理论上打破了许多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对社会主义进行科学界定的问题。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和学说已有很长的历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诞生至今也已70多年。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有20多处谈到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是个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8.
刘思仓 《前沿》2002,4(9):22-26
马克思去世后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高涨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机会主义派别。为了丰富马克思主义 ,给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恩格斯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他对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形势与策略作了深层思考 ,提出了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系统构想 ,阐明了捍卫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反对机会主义问题。恩格斯的再认识思想 ,启迪列宁创立了帝国主义论 ,启迪了中国共产党正确开展两条路线斗争 ,加强了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再认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人们对任何一个事物要取得比较完全和正确的认识,都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逐步深化。这就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正确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崭新而复杂的事物的认识,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性的认识,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对社会主义改造必然性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国初期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由之路,它既是当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然结果,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充分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生产关系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61年,经历了新民主主义、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新民主主义救了中国;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使中国走入了绝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了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我们对中国特色的理解是逐步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从中国的实际和特点出发,更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我们不仅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且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32年改革的实践证明,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是成功的。但我们不能形而上学地看待渐进式改革。改革在渐进中必须有突进。无论从群众的愿望看,还是从实践状况看,突进的要求日益明显、日益迫切。我国的改革亟待迈出新的步伐,实现新的突进。  相似文献   

12.
在组织大学生和教职工学习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学习十五大文件的过程中,我经常接触到师生就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提出的疑问,这些疑问促进我加深了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思考和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实质性的问题和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现先分后总,概要述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区别于其它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弄清这个问题主要需要明确:社会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必须而且能够持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马克思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阶级结构上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引起了西方学者的不同思考,他们提出了工人阶级“中产阶级化”、“工人阶级一体化”、“无产阶级消失论”等观点,从而得出社会主义主体多元化的结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工人阶级的界定,所谓“中产阶级”等新的阶层仍然是雇佣劳动者,属于无产阶级的一部分,无产阶级仍然是社会变革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谐社会”,作为一个重要政治概念在党的决议上明确提出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两层含义。第一,这个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在各方面都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第二,这个社会是和睦的、协调的。和谐既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人与社会的和谐等。具体说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以下主要内涵:一、社会主义和…  相似文献   

15.
韩益 《前进》1994,(11)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几点认识韩益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对于我们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坚定性和自觉性,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把解...  相似文献   

16.
(1︶哥幼甘爵刹窿降!非湘一一渺动苏思冷例甘爵谷河添甘卧阶例窝昨。 (2﹀哥苏忍游言例欲琳。 (3︶讲蛛思备油斗汾一例哥磐。 ︵4︶哥幼思阶决!l冷隆例彭片。 ︵5︶哥苏枷!令派冷计哥苏沙附.荆讨哥尔冰蕊思哥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的几个基本特征#12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日益繁荣和发展,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在我国城乡出现了日益增多的雇工经营现象。对此,人们议论纷纷、毁誉不一。本文试就雇工经营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几点认识何祚庥(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相互关联问题的论述,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从逻辑方法来理解,我对...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与揭示,不仅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也具有科学方法论的指导意义。邓小平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方法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强调实践第一原则和生产力发展的决定作用;将解放思想作为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把对社会主义真理的追求与价值原则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不仅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而且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和回答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