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姜辉 《法制与社会》2010,(4):116-117
高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赔偿的解决主要取决于如何认定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及高校责任的归结问题。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不是单一的,包括教育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等,决定民事责任其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本文指出加强对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民事责任认定的研究,有助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高等学校学生伤害事故,依法维护大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行为能力和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认定大学生伤害事故的法理基础,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以过错责任为归责原则,以公平责任为补充。伤害事故的类型及成因不同,决定高校是否承担以及承担何种程度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3.
学生伤害事故范围的合理界定是高校民事责任认定的前提与基础,对学生伤害事故性质的准确分析是高校民事责任认定的关键,学生伤害事故归责的科学运用是高校民事责任认定的核心。加强对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民事责任认定的研究,有助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高等学校学生伤害事故,依法维护大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伤害事故频发,因高校伤害事故而引起的学生与高校之间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日益增多,并且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应该如何妥善地解决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其关键是明确高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界定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内涵、归责原则和相关当事人,以便更好地解决高校学生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对高校学生伤害事故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阐述,分析高校对学生伤害事故是否承担法律责任,提出了预防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应建立健全高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做好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工作、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高校应建立自我保护机制和安全管理领导的问责任制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对高校学生伤害事故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阐述,分析高校对学生伤害事故是否承担法律责任,提出了预防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应建立健全高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做好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工作、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高校应建立自我保护机制和安全管理领导的问责任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对高校学生伤害事故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阐述,分析高校对学生伤害事故是否承担法律责任,提出了预防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应建立健全高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做好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工作、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高校应建立自我保护机制和安全管理领导的问责任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主体资格界定是一个法律实务问题,在学生和高校之间众多纠纷案件中,许多都涉及到学生主体资格的问题。根据教育契约理论,厘清高校学生入学资格和学生主体资格的含义,理顺高校学生主体资格丧失和中断的关系,完善高等教育法规,重新界定高校学生主体资格含义,既是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现实需要,也是依法治校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学校及其工作人员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责任认定问题,直接决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归属和学校所应承担的职责,是一个非常重要却又在理论研究上长期被忽视的问题.由于普通学生伤害事故归属于一般侵权行为,因此,确定学校在普通学生伤害事故中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必须根据民事侵权法关于一般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之规定,并充分考虑学校教育的特殊性,结合教育法律规定和教育实际予以认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等院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不时见诸报端,高校频频坐在被告席上。学生安全事故发生后各方责任难以认定,对此很多人认为只要学生在学校遭受伤害,学校就应该负责任。本文立足于这些难题,通过分析高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特点,探究校方对学生的安全保障义务及违反不同义务所引发的责任,依据不同的归责原则适用范围,提出了高校因安全保障义务来源的不同分别选用不同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1.
陈先忠 《法制与社会》2011,(28):186-187
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于此同时,也承担着确保在校学生人身安全健康的责任,学生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为此有人提出参照法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为准,直接处理即可。然而事实上,高校学生伤害有其特点,必须加以分析,分清人身伤害事故的类型,并分析其原因,还要根据“侵权法”和“民法”来区分法律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来避免事故的发生。从而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并避免高校承担不必要的责任,减轻高校办学成本。  相似文献   

12.
从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归责原则看大学生安全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随之而来的责任纠纷也不断增多,这不但不利于事故的有效解决,也影响了高校的社会形象。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有关归责原则的规定,校方在事故中的责任承担采取以过错责任为主,公平原则为辅的归责原则,因此,要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频繁发生,应着重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学生在学校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应依据什么原则(标准)认定学校的法律责任?学校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是否必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这是中小学校长及其教师十分关注又倍感困惑的问题。尽管2002年6月25日,教育部发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称《办法》),对学校担责及免责的情形做了比较详尽的规定,但《办法》不可能穷尽所有情形,因而探讨"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民事责任的性质 在处理中小学校学生伤害问题中,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性质的认定一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个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特点,针对具体的情况阐述了法律应对策略,并对如何解决因学生伤害事故而引起的法律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学生意外伤害事件是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侵权案件中一种最常见与多发的案件类型。对学生意外伤害事件的责任承担,审判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学校应承担的是一种合同责任;另一种观点认为,对于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监护人的责任。然而正确的理解是,教育机构依法负有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只有因过错没有尽到相应的义务,致发生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才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民事责任。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教育机构对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在性质上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过错责任,而不是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论学校在未成年人校园伤害事故中的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 《山东审判》2006,22(6):95-97
近年来,未成年人在校伤害事故的屡屡发生,不仅严重威胁到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而且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因为此类问题不仅是法律问题,还涉及到教育本身的问题,因此,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理论研究滞后、相关立法不完善及配套机制欠缺,对此类案件的审理,司法时有分歧,影响了司法权威。本文拟从学校这一视角出发,探讨未成年人校园伤害事故中民事责任的承担,期望能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一、学校责任的法理基础——安全保障义务之违反民事责任的承担以义务的违反为前提。正确认识学校对学生承担法律义务的前提是科学厘定学校与…  相似文献   

17.
马慧娟  杨忠 《中国律师》2011,(11):53-54
近年来,高校体育训练(赛前)过程中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且相对呈现频繁之势。但目前国内对高等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责任主体等研究很少.教育部颁布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对于处理体育伤害事故来说,显得力不从心。笔者通过分析我国高等学校的体育训练伤害事故的逻辑框架及归责原则.力图为实践中高校体育训练伤害事故的解决寻求更好的思路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校包含私法性质的准公务法人地位及高校与学生之间包含民事内容的准行政法律关系是认定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法治化的理论基础与法律依据,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法治化中尚存在高校学生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不充分,学生管理和服务体制、法律体系、程序不完善等问题,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法治化的目标和路径是实现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理念、依据、程序、救济机制和衔接制度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9.
罗晴  罗御 《法制与社会》2013,(21):71-72
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主要涉及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三种。每种责任适用不同的法律,有着不同的依据和目的,在具体的实践处理中各种责任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同一责任内部也存在一些令人疑惑的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拟就相关问题的澄清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的归责原则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导,兼顾无过错和公平责任原则的归责体系,学校承担全部或部分的民事责任。但学校作为一个公益性的教育机构,不宜过多地进行赔偿。实行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