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國素有“衣冠王國”之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製造出了無數精美絕倫的服飾,創造出了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服飾藝術。服飾的起源中國人開始縫製衣服,大約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從河南澠池縣仰韶村、陝西底溝和西安半坡等文化遺址看,當時人們的生活日趨穩定,出現了原始的農業,繼而出現了原始的紡織。人們又把採集來的野蔴纖維,  相似文献   

2.
蔚縣剪紙     
剪紙是一種中國民間傳統的裝飾藝術,就是把圖案繪於紙上,用剪子或刀子剪刻而成。在中國農村,剪紙常被貼在窗戶、門扇上,作為吉祥、喜慶的裝飾品。河北省蔚縣是中國衆多出產剪紙的地區之一,今天蔚縣剪紙已成為中國出口工藝品中的一種,成為外國朋友喜愛的東方藝術品。蔚縣剪紙全部由手工製作,分三個過程。首先是繪圖與熏樣,熏樣就是把舊樣和一張白紙疊在一起,用清水噴濕,再放到油燈上熏烤,直到白紙上顯出圖案。第二道工序是刻製。最後是染色。鮮艷濃烈的色彩是蔚縣剪紙的一大特點,  相似文献   

3.
中國民族服飾,以其凝重的傳統,文化的功能,質樸的藝術稱著於世。五十六個民族的服飾尤如五十六顆燦爛奪目的珠寶,閃爍在中華服飾王國的皇冠上。分布在貴州、湖南、四川、雲南等省份的苗族服飾豐富多采,尤其婦女愛穿的短衫和褶裙,又以地域而異,樣式有一百多種。衣襟有左衽、右衽,也有大襟和對襟;百褶裙有的長及脚面,也有的短至膝蓋;特別是首飾的點綴使服飾更加斑駁陸離。苗家的銀飾久負盛名,上有銀冠,下有銀衣,頸套銀圈,胸掛銀牌……幾乎人人都戴“銀”,一整套銀飾可達十多公斤。居住在寶島台湾的高山族分為多個族羣,他們的衣飾以族羣而  相似文献   

4.
中國各民族的服飾都具有各自的獨特風格和地區特點,服飾不僅品種多樣,而且製作工藝也很精巧。這裏簡略地介紹我國南方三個民族的服飾工藝。  相似文献   

5.
“書法是世人公認的最高藝術,它能顯示出驚人的奇迹”。中國書法憑藉黑白韵律,利用運筆章法、結構布局,以輕重緩急、疏密乾濕,大小揖讓、形成音樂節奏感,造型美術化,具有特殊的藝術魅力,給人以高尚的藝術享受。運用中國毛筆、書寫方塊漢字的中國書法,所以能够成為一門獨特藝術,主要由於漢字象形、筆墨功能、書畫相近三個要素。象形是漢字的基礎,古人以“近取諸身,遠  相似文献   

6.
艺术宫殿     
新近落成並已向觀眾開放的中國工藝美術館,位於北京天安門以西寬敞的長安大街西端。這是一座現代化、多功能的宏偉建築,高四十三米,建築面積三萬七千平方米。它的外觀高低錯落,宮殿式的屋脊上覆蓋着金黃色的琉璃瓦,基座以白色大理石貼面,茶色有機玻璃幕牆和紅色大理石相間,既繼承了中國建築藝術的傳統,又採用了新的建築材料和現代建築的藝術形式。主樓共有七層M入主樓東側大門內的序廳,迎面是一幅高八點三米、寬六點一米的銅浮雕壁飾《星閃神州》,表現的是中國五千年的工藝美  相似文献   

7.
去年九月舉行的首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包括中國在內的六個國家和地區的十一個木偶代表團作了不同風格的精彩表演。這次藝術活動,促進了木偶藝術的交流,加强了中外人民的友誼,對中國木偶的藝術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專業和業餘從事木偶藝術的人員,據不完全統計,約有十萬人。部分省、市建有專業的木偶劇團。這些木偶劇團除了為當地羣衆表演以外,還多次參加其他國家和地區舉辦的木偶節,為我國的木偶藝術贏得了榮譽。我國  相似文献   

8.
第二屆中國藝術節盛會,充滿着古典、現代和民族藝術的魅力,也體現着中國文藝的繁榮和開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紹了中國當代著名畫家黃胄的藝術成就及籌建大型藝術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湮沒四千年的中國黑陶藝術,由雕塑家仇志海復活問世以來,引起了不少的震動幕堪岩痪虐司拍晡ㄒ坏目萍歼M步一等獎授予了仇志海;在第二十八屆布魯塞爾“尤里卡”世界發明博覽會上他又榮獲金獎。近年來,先後在中國首都北京和蘇聯、日本、新加坡、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擧辦了“黑陶藝術展”。美國、英國、法國也都在聯繫擧辦仇氏黑陶展或購買黑陶藝術品。用東方藝術交流促進會副會長林風眠先生的  相似文献   

11.
王府井,北京最繁華的商業區的一家首飾店夷,一位公關公司的女職員為出席一次節日晚會,在精心選購兩款北京傳統鑲嵌寶石的玉墜項鏈。在另一櫃枱上,一位窕窈淑女迷上了鑲嵌紅瑪瑙的耳環。在中國北京、上?V州等大城市,首飾已受到越來越多青年女子的青睐。北京首飾生產歷史悠久,以金銀花絲鑲嵌細工而著稱。然而,直到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後,北京的花絲鑲嵌製品才開始出口。二十世紀初,北京城裏加工和銷售首飾的作坊有百餘家,大都集中在繁華的商業區大栅欄、花市一帶痪潘木拍?新中國成立後,一些首飾工廠,如花絲鑲嵌  相似文献   

12.
位於膠東半島的萊州(今掖縣),是中國草編藝術的發源地,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它的製品手工精巧細膩,造型美觀實用,深受人們的喜愛缭谝话傥迨昵?即已出口國外?陙?萊州的手工藝人,經過刻苦研究,又創製了麥稈貼盒藝術,為當地的草製品增添了新的藝術花朵。製作麥稈貼盒藝術品的主要廠家是沙河草製工藝品廠。一九八四年,該廠的此種工藝品曾獲得國家頒發的“中國工藝美術品優秀創作”二等  相似文献   

13.
無錫書法藝術?茖W校創立於一九八二年,是中國第一所宨T從事書法藝術敎育的高等學校。七年來,藝孍囵B了中國第一批書法師資隊伍,編撰了第一套書法系列敎材,攝製了第一批書法電視敎學錄像片,發行了第一份書法藝術學報,開設了第一個書法留學生部。爲此,它被中外新聞界譽爲“開拓性羣體”。時至今日,藝孯阎闷邔訑湆W大樓,孊毤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紹了舉辦中國國際雜技藝術節、有上千年歷史的雜技之鄉吳橋,及其鄉土藝術和生活風情。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中國對外藝術展覽公司和台灣隔山畫館共同擧辦了“中國兒童水墨畫大賽作品展”。這個展覽經過一年時間的籌備,並由海峽兩岸兒童美術教育家和畫家共同組成的評  相似文献   

16.
中國古典双人舞《飛天》是戴愛蓮在五十年代用舞蹈形式表現敦煌藝術的傑作。随着新中國一起成長越來的舞蹈家資華筠是《飛天》舞蹈的‘原版’演員,她的舞蹈藝術生涯與《飛天》緊密相連。她同《飛天》中自己所塑造的典雅、聖潔的香音女神的優美舞蹈形象一起,在國內外遨遊萬里,並榮獲了國際獎。《飛天》是經受近三十年時間检验的、經久不衰的舞蹈藝術珍品;八十年代的今天,資華筠表演的《飛天》又閃爍  相似文献   

17.
這組文章介紹了中国武術的發展歷史,以及它與中國哲學、美學、藝術、道德觀念等方面的關係。  相似文献   

18.
在我們的祖國,有人在科學的宏觀世界裏探索宇宙的奧祕,也有人在藝術的微觀世界里創建奇迹。在後者的隊列中,當代中國的微型油畫家張又旭就是一位佼佼者。正如人們所知,中國以象牙雕刻為主的微雕藝術一向馳名世界,成為炎黄子孫的驕傲之一。而由攻書法、微雕,進而在微型油畫領域裹取得較大突破的張又旭,則又以他絲絲入微、巧奪天工的藝術作品震驚西方的藝術界和收藏家,為祖國贏得了榮譽。張又旭是新中國的同齡人,他别名大鵬,其寓意顯然是展翅奮飛,翺翔天際。張又旭祖籍山東聊城,出生在北京,除去在當時所有的文化人必須接受‘再教育’的年代裏,他曾去陝北延長和河北豐潤農村勞動外,一直在北京學習並從事藝術實踐。他的父親是一位國民黨高級軍官,母親却是位大家閨秀,四姨則熟讀詩詞,諳知中國傳統文化。他自幼在她們的撫育下成長,因而滿身散發着書卷氣。他與知己  相似文献   

19.
中國漆畫,有悠久的歷史傳統,距今已有六七千年,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曾發掘出朱漆碗。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遺址發掘的漆器殘片,除有雕刻花紋,還加綠松石鑲嵌。河南信陽楚墓中,戰國時(公元前四七六——前二二一年)的漆瑟,彩繪龍蛇和舞樂場面,色彩有鮮紅、暗紅、黃、綠、藍、白、金等九種之多。漢代(公元前二○六——公元二二○年)是我國漆藝最盛時期。馬王堆出土的漆棺,畫滿人、神、禽獸、雲氣,真是風雲流動,氣勢雄偉,漆晝藝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南北朝時期(四二○——五八九年),山西出土木板漆晝,又有新的創造和發展,已接近當時人物畫大師顧愷之作風。唐、宋、元、明歷代漆藝均有發展,能手不斷出現。晚清及建國前後,福建、山西、陝西等地傳統的漆工藝多半是保留在工藝品方面,特別是在“特種工藝”製品上。藝術上到封建社會末期,已開始走下坡路,使材料、技術向畸型發展,風格上追求繁縟堆砌。製作這類工藝品浪費大量人力和珍貴的金、銀、珠、玉等裝飾材料,而走向審美價值的反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成立後,在六十年代開  相似文献   

20.
剪紙是我國廣泛流傳的一種民間藝術,歷史悠久,深為人們所喜愛。不久前在中国美術館举办的‘全国剪紙展’,是建國三十六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剪紙展覽。展品共七百餘件,來自二十八個省、市的漢、滿、蒙、回、藏、苗、彝、侗、白、維吾爾等十多個民族,分為民间剪紙和新剪紙兩部分,生动地反映了中國剪紙藝術的歷程。民间剪紙是民俗性的實用剪紙,多做裝飾房間用,有窗花、燈花、喜花、炕圍花、頂棚花等;同時這種藝術形式還用於器物紋飾、印花製版、建築彩画、木工雕花以及農民畫等方面,成為多種民間美術的造型基礎。民間剪紙創作不受繪畫理論的約束,它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