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韩英 《当代韩国》2003,(2):27-31
中国的程朱理学在高丽后期传播到朝鲜半岛以后,李朝中期由李退溪、李栗谷等儒学大家发扬光大,并且成为李朝时代的正统理念.到李朝后期,实学作为新的学风风靡了当时思想界,但朝鲜朱子学依然生气勃勃.然而李朝在经历壬辰倭乱之后,对内其经济上、社会上的改革政策渴望新学风;对外则大幅度地从清朝吸收了所谓实学的新学风和西学.  相似文献   

2.
陈冰冰 《当代韩国》2013,(1):109-117
朴趾源是朝鲜李朝后期实学派文人的代表,他的实学思想在其文学观、商业意识、农业改革及宇宙观方面都有体现。同时,朴趾源作为朝鲜"北学派"的代表,主张学习中国先进的科技和文化,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发展工商业、改革农业等,其实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孟子要义》中之丁茶山经学研究李篪衡一、序言朝鲜朝社会是将性理学当作规范的中世封建社会。时至19世纪前后,出现了一群担当推动历史前进重任的思想家,新创了一种与既存观念截然不同的新学问气氛,他们就是朝鲜朝后期的实学家。这些实学家的经典解释倾向,与性理学...  相似文献   

4.
倡导经世致用崇尚自然之情——《朝鲜李朝实学派文学观念研究》简介●郑成宏朝鲜实学派所倡导和推动的实学思潮,是朝鲜“近代黎明前”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出现的特殊的思想文化形态。这里所说的实学派,是指壬辰、丙子战争后在朝鲜李朝封建社会的各种机制已经处于停滞、倒退...  相似文献   

5.
关于越南李朝的意识形态,学术界一般倾向于认为佛教居主导地位,有些学者甚至指出佛教是李朝的国教,而儒教则迟至陈朝中后期才逐渐占据主导位置。越南学者阮维馨在本文中提出了与“佛教主导说”显然不同的见解。作者一方面引征了李朝开国君主李公蕴登极的舆论准备、李朝皇位的传继、帝王的尊号、(?)号、年号、君臣关系及人材选拔等方面的大量史料,着力证实儒家的忠孝、天命等思想在当时国家治理中的主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论证了佛教、道教的社会影响,从而得出结论:李朝的思想体系实乃一个立足于实用并融合了各种不同宗教思想的复杂体系。综观全文,其见解不乏值得商讨之处,但作为一家之言亦不无一定参考价值,故将该文译出,供国内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竹  李娜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0,(2):109-122,153,154
兵制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典章制度,同时也是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繁荣的有效手段。李朝作为11至13世纪中南半岛上的强国之一,十分重视兵制的建设。由于中越复杂的历史联系,李朝立国后在兵制的设置上借鉴了唐宋兵制,尤其是重点效仿唐宋兵制的军事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和兵役制度等军事制度。不过,李朝兵制并没有完全照搬唐宋兵制,它既吸收了唐宋兵制的精华,又因地制宜地发展出了符合李朝自身国情的兵制,并增设了新的兵种"象兵"。李朝兵制无论是在平定内乱抑或开疆扩土中,都契合了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反过来,李朝兵制也对宋朝的兵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宋朝也参考了李朝兵制对其兵制进行改革。宋朝兵制在改革中充分借鉴了李朝的军事编制,尤其是"军"这种新的军队编制的创设,成为宋朝改革军队编制的开端。从李朝兵制大力效仿唐宋兵制,再到宋朝亦在兵制建设上借鉴李朝兵制的优点,这种相互学习与借鉴,增进了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进一步促进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交融和融合,从而形成了今天的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中你只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7.
儒学思想对韩国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儒学思想对韩国现代化的积极作用李敦球自古以来,朝鲜的思想、文化同儒家学说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经过两千年的漫长岁月,儒学思想逐步影响到朝鲜社会的各个方面,与其传统的思想文化相融合,已成为朝鲜民族思想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虽然随着李朝的衰亡,儒学思...  相似文献   

8.
李岩 《当代韩国》2004,(1):54-57
朴趾源是朝鲜李朝实学思想家中北学派的杰出领袖人物 ,也是其中最喜爱文学创作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之一。朴趾源一生写过许多诗歌、小说、日记和散文 ,前人对前三者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并大都得出过令人信服的结论。然而对他的散文 ,却很少有人专门系统地进行过研究 ,这对总结他的散文艺术成就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我们知道朝鲜古代散文也偏重于其实用的社会功能。作为实学思想家 ,朴趾源用散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作为政治家 ,他用散文来议政 ;作为文学家 ,他更用散文来写景抒情和发表自己的文艺观念。那些序、记、跋、引、论、议、疏、…  相似文献   

9.
奎章阁     
《当代韩国》2001,(2):84
奎章阁历史悠久,是1776年朝鲜第22代国王正祖在昌德宫后苑创建的。自李朝后期的繁荣时期开始,虽历经李朝末期、日本殖民统治和战争等民族史的荣辱兴衰,其收藏资料的种类却一直在增加。目前,奎章阁收藏有大量的国宝(6种、7076册)、宝物(8种、28册)等共约26万件古图书。古文书、古地图等。收藏了如此丰富和珍贵资料的奎章阁,作为民族文化的宝库,一直倍受国内外韩国学研究人员的关爱。 “国立汉城大学奎章阁”于1990年6月迁人现在的新建筑,1992年3月成为直属于大学本部的独立机构。从此,持续发展的奎章…  相似文献   

10.
李退溪(公元1502~1571年),名,字景浩,号退溪,是朝鲜李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杰出的教育实践家,素有“朝鲜之朱子”、“东方百世之师”的赞誉。对于李退溪的研究,在国际上已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称为“退溪学”,先后召开了10多次退溪学国...  相似文献   

11.
一○七五年冬至一○七六年春,越南李氏王朝派李常杰等领军十万,分水、陆两路大举侵入中国南部边境,陷钦、廉、邕三州。李朝侵略军烧杀劫掠,残酷屠城(在南宁)。这次入侵李朝军队共杀害中国居民几十万人,并掳掠了三州大批百姓:一○七六年,宋朝以郭逵、赵离为正副招讨使,率军还击越南封建王朝的侵略,郭逵军收复广西边境失地后,攻入李朝统治区域,推进到  相似文献   

12.
井上毅(1844-1895年)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担任文部大臣期间,实行的教育改革涉及教育领域的诸多方面,对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和日本近代著名教育家森有礼一起成为“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创始者”。本文试就井上毅的教育思想做一全面的介绍和探析。 一 井上毅于1844年出生于日本熊本藩一个下级武士的家庭。幼年时即开始学习系统的儒家经典,受儒学影响很深。他所在的学堂虽然也以儒学为正统,但却具有自己独特的“实学”学风,注重朱子学的“存养省察,实践躬行”的学问观。这使井上毅形成了自己的实学态度和思考方式,对他教育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前后,井上毅已步入青年时代。系统的儒学教育和“实学”学风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忠君爱国”和“崇尚实用”的观念,面对国家兴亡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3.
明初瞿佑(字宗吉)《剪灯新话》传入韩国后,不仅出现了金时习的仿作《金鳌新话》,而且也出现了林芑做注的《剪灯新话句解》。其中,《剪灯新话句解》是一部较为罕见的域外文人所著的中国小说注本,公元1559年(嘉靖三十八年)梓行后,在朝鲜李朝民众中流行极广,影响巨大。尹春年在《题注解剪灯新话后》中称:“穷搜冥索,少无疏漏,使隐者即见,微者即显,其为忠臣于宗吉氏(即瞿佑),可谓至矣!”给予句解本高度的评价。1990年,古本小说丛刊、古本小说集成先后将此本影印出版。笔者拟由注释入手,剖析《剪灯新话句解》(下简称《句解》)句注特点,考察朝鲜李…  相似文献   

14.
一 前 言 18世纪韩国的思想界以新出现的实学派为主导,对其间一直流传下来的传统的性理学进行了批判。实学派与重视空谈和名分论的性理学家不同,他们重视具体与生动的现实和实际的学问。实学派不以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世界和评估社会,而是实事求是地说明世界并重视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5.
朝鲜朝前期重要的性理学者花潭通过对自然现象中的气的解释与分析,在韩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创立了独具一格的气一元论哲学思想体系。他在韩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可以说相当于张载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他的思想不但影响了以栗谷为代表的主气派,而且对朝鲜朝后期形成的实学派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适逢中韩建交十周年之际,由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葛荣晋教授主编的《韩国实学思想史》一书于2002年出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学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于2002年3月2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了《韩国实学思想史》首发式。出席会议的40名学者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首都师范大学等院校。  相似文献   

17.
在北京前门闹市区大栅栏以南300多米有一条僻静的胡同叫甘井胡同,这条今日并不引人注目的200米长的胡同,200多年前却是中朝两国学者进行文化交流的一个值得纪念的地点,它的名字写进朝鲜时期著名学者洪大容的著作之中。 洪大容(173—1783)字德保,号湛轩,有《湛轩书》传世。洪大容在中国虽然鲜为人知,但作为一位外国的重要人物,被收入权威性的《辞海》,并被称为“朝鲜李朝时期哲学家,实学派代表人物。”1988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人名辞典》收录洪大容,1987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  相似文献   

18.
李文治为云南士绅,1905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云南光复后被推为参议会议员。在北京活动期间,提倡孔教,1914年结识了韩国儒学者李承熙,并到朝鲜游历,见到郭锺锡等著名儒学者。因郭锺锡的介绍,1919年金昌淑到中国后也与李文治联络,并到广州,通过李文治、凌钺、吴山等人联络广州军政府政要。李文治等组织韩国独立后援会,为新成立的韩国临时政府募集经费。据金昌淑回忆,这笔捐款数额巨大,但被李文治和他的女婿李俒私吞,李俒甚至收买韩国留学生欲杀金昌淑灭口。本文研究证实,李文治女婿李俒就是韩国独立运动家李俒,这笔捐款有可能为李俒所独占,但数额也许没有通常所认为的20万元那么多。  相似文献   

19.
自1428年黎利登极始,至1788年光中称帝止,黎朝共传28帝历360年。从时间跨度上看,它并不比李朝(215年)、陈朝(265年)长多少。然而,对黎朝思想体系的研讨,较之于李、陈两朝,却是既有较简单的一面,又有较复杂的一面,实际上要更为复杂一些。如下一般性的论断谓黎朝的思想体系属儒教思想范畴,那是很简单而且不须冗长引证的。但是,深入其具体细节,则不那么简单了。  相似文献   

20.
实学意蕴及其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学意蕴及其嬗变●尹丝淳一、问题之所在原来以修己与安人为目的的儒学因其渗透道德、政治意识,被视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思想。儒学在道德、政治等方面,提供了有用且有益的生活观,可以说是一个切合实际的思想。因此,许多儒学家称之为实学。尤其是在韩国,风行于高丽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