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徐 《法制博览》2013,(9):62-63
期待可能性理论本源于德日刑法,属于犯罪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期待可能性理论因其立足人性,符合刑法谦抑性原则等而具有相应的合理性,其核心是"法不强人所难",体现了刑法对"弱者的同情和怜悯"。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虽然没有明确采纳期待可能性理论,但在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却存在着对其充分利用。因此,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借鉴期待可能性理论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相似文献   

2.
张博 《法制博览》2013,(6):68-69
期待可能性这一刑法学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初,该时期现代刑法学业已基本确立的。然而,由于我国的犯罪论体系导致了我国的刑法学理论往往不谈期待可能性这一问题。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学者们开始关注期待可能性理论。同时,再加上期待可能性理论它所反映出来的价值理念与当前我国刑法学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也十分符合我国重视伦理道德的传统法律文化。因此,探讨期待可能性的理论基础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期待可能性的基本理论入手,着重围绕了自由意志和正义论讨论了期待可能性的理论基础,从而使其更好地为我国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刑法学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随着"癖马案"等判决而受到全世界学者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期待可能性理论慢慢成为刑法学问题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最终成为了规范责任论的核心理论。该理论的产生基础,在哲学讨论上也充满争议,本文旨在浅析该问题下的几个关键法哲学观点,为理解期待可能性理论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史晓慧 《法制博览》2023,(35):115-117
规范责任论要求在对行为人进行归责时,需要考虑其行为是否在具有自由意志的情况下作出。期待可能性作为其核心要素,在我国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关于该制度是否有引入的必要,以及引入后是否与我国的刑法制度相契合还存在争议。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对该制度的理解偏差、适用标准过低等问题。故明确其价值,理清其判断标准与适用案件范围,对于充分发挥其效用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统 《法制博览》2015,(1):145+144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我国法律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在进行刑法适用性解释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理论进行解释,但是在实际的案件中非常复杂,现有的法律在判断是非中非常困难,本文分析刑法积极主义立场下的刑法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对于兰考火灾这样的社会公共事件,追究法律责任必须综合考量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人们已经认同袁厉害系“爱心妈妈”的基本事实,分析刑事违法性与期待可能性理论,亦不能得出袁厉害应承担刑事责任的结论。我国孤残儿童的收养制度和实际现状决定了袁厉害们的存在,也决定了相关主管人员存在监督过失。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政府官员应该被民众寄予更为苛刻的期待,有必要追究其严厉的行政责任。兰考火灾事件应该成为推进我国儿童福利立法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7.
犯罪过失不仅是证实过失犯罪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我国罪过体系中与犯罪故意相匹配的重要理论。犯罪过失的证明是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交叉的研究领取,加大对犯罪过失证明力度的研究既是平衡与丰富刑法罪过理论的需要,也是司法实践对刑法理论提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李志 《法制博览》2023,(13):67-69
期待权理论发源于德国,我国涉及物权期待权的司法实践突显相关理论、立法以及司法均存在亟待完善之处。本文将以我国物权期待权基本理论与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德国不动产物权期待权立法与实务,结合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特别是《执行异议与复议规定》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对我国不动产物权期待权实务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适时提出完善我国不动产物权期待权完善的建议,以期对统一司法裁判尺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宛婷 《法制博览》2014,(2):110+106
原本无罪之人不甘忍受牢狱之苦,出逃后却成了真正的"有罪之人",这样的奇怪现象在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并不少见。如果不对其加以控制,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和法治建设。鉴于为数不少的学者倾向于认同将原本无罪之人归入脱逃罪主体这一错误观点,文章拟从期待可能性、刑罚目的、自救行为、刑法谦抑性和法制传统这五个角度入手,论证原本无罪之人的脱逃行为不是犯罪。  相似文献   

10.
高天 《法制博览》2022,(9):31-34
对刑法理论中的义务冲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不仅可以促进刑法体系结构的完善和刑法理论的发展,还能对刑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指导,帮助无罪的人不受到法律的追究,使有罪的人得到其应有的惩罚.文章从义务冲突的含义及其相关学说,义务冲突理论的司法适用等关键词入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对我国犯罪构成要件和法律结果的剖析来论证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