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卓纳新  黄向阳 《世纪桥》2009,(5):36-37,45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要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就必须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重视农村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就必须对农村文化软实力进行合理的评估,只有在合理评估的基础上才能够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推动农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2.
范大平 《理论学刊》2004,2(10):28-30
五四运动以来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领导和组织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农村文化建设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促进了中国农村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3.
余薇 《学习月刊》2009,(14):67-68
时期的农村教育是我们国家教育一个组成部分。教育资源是农村学校最赖以生存的基础,怎样才能把农村现有的、有限的教育资源,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好、配置好、利用好,发挥最大的效益和效率,成为新时期全国人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论贵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近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而归根到底在于。一些部门和工作者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原则了解和重视不够。本文对贵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原则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贵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应该坚持以下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政府主导原则、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时代性与前瞻性原则、联系性与可比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文化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也日益显著。石家庄市农村人口700多万,占全市人口的84%,如何巩固和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尽快改变农村文化建设的落后状况,进而更好地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就成为二十一世纪农村工作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许玲 《世纪桥》2012,(19):120-121
农民外出打工一方面增加了家庭收入,另一方面却带来了整个农村的衰败,并进而使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陷入困境之中。本文从农村文化发展的过程入手,分析了农村文化建设在硬件、资金、人才、形式、文化传承方面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周小霞 《学习月刊》2012,(22):22-23
近年来,伴随党和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逐步进入公众视野,城市居民切身体验到了文化繁荣带来的多层面精神享受,比较而言,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依旧单调贫乏。政府作为文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并没有使文化投入的天平过于偏向城市,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制度层面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政府这种自上而下的单向供给方式并没有引发农民的共鸣,供给与需求的偏离客观上没有改变农村文化衰落的境况。政府、市场和居民的共同合力造就了城市文化的蓬勃生机,借鉴城市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农村社会亟待重构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改变政府一元主体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农村资源优化配置的创新要求与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启耀 《求实》2001,(3):62-64
新世纪来临 ,中国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再一次表现出强烈的创新要求。资源配置的现实问题、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优化配置的诸多制约、中国“入世”的挑战机遇 ,迫切要求进行以战略创新为核心的农村资源优化配置的伟大变革。全面实施农村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积极推进城市化 ,重组职能分明、精干高效的乡镇政府 ,建设现代大农业 ,即大力推进市场化、城市化、小政府、大农业战略 ,将与新的观念、新的体制一起构建新世纪中国现代化新农村。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政策的基本思路是政府要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上起主导作用,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上要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实现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渠道的多元化和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选择的多样化,同时,要保障农民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上的自主权。按照这个思路,笔者从加大政府投入,创新管理机制,扩大民间参与,建设专业队伍,发挥市场作用五个方面来推进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政府提供农村文化服务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据文化部计财司统计,近四年来,农村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约24.6%,2010年,农村文化事业费占30.4%,比重比2009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这表明,无论在政策支持上,还是资金投入上,都体现了政府强有力的主导  相似文献   

11.
论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基于多元供给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一个涉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由于历史和政府治理理念的原因,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单一,使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要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必须推进供给机制的改革,在供给中协调应用以政府为主体的权威型供给模式、以私人和私人营利组织为主体的商业型供给模式、以民间公益组织为主体的志愿型供给模式、以民间互益互助组织为主体的自主型供给模式这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12.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之一。培育文明乡风,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机构运转困难、建设主体缺失、文化内容贫乏、投入明显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等困难,必须通过改革机构、培育主体、加大投入、创新内容等方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张祝平 《探索》2008,(2):103-107
经济运作方式的市场化变革迫切需要先进文化对新旧观念转型发挥承接和引导作用,而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与失衡使农村诸如社会化问题和规范化意志表达面临困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发展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战略构想,需要我们对农村文化发展问题进行必要的梳理.以和谐的文化精神、文化理念为引领,塑造新型农民群体,激活农村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5.
善治视角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7月,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文化建设必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因此,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是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和构筑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和谐社会也必然是政治文明的社会,必然是以先进政治文化为价值取向的社会。在我国农村经济有了一定发展,村民自治的民主制度已经实施的情况下,农村政治文化的现状、创新发展等都成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农村城镇化的关键之举是推动小城镇建设。农村城镇化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具有内在契合性。当前,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小城镇、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强化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发展现代乡村社会、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等,对促进农业、农民、农村的现代化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张举国 《求实》2016,(11):80-88
目前,我国农村多元主体合作供给过程中出现了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三重失灵。元治理视阈下构建"一核多元"型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可以避免多元主体合作供给失灵。"一核多元"型供给模式构建的路径在于:突出政府的核心地位,加强内部元治理,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体制;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系统;充分释放市场活力,通过激励手段培育发达和规范的养老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广大农村的文化建设普遍比较落后,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整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文化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所体现的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是一种民族精神。而“三农”问题又是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文化所特有的引导作用,作者从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构成要素和基本内容着笔,着重探讨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