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搞好国有企业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基础。各项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终都会涉及企业,只有使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主体,两个根本性转变才能落到实处C国有小企业占国有企业总数的90%以上,搞好国有小企业的改革,将大大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要搞好国有小企业的改革,首先必须明确国有小企业改革的方向和推进方式。一、国有小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共有民营制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和生产社会化发展的产物,其主要组织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从企业个数上看,实行…  相似文献   

2.
徐秀红 《求知》2000,(4):29-31
大型企业集团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和骨干,是实现整个经济体制转变的中心环节,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依靠力量,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因此,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重点培育和抓好一批国有和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发挥这些大企业在资本运营、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骨干。  相似文献   

3.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已取得不少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也无可否认,还存在着自觉性不高,行为短期化、简单化、形式主义倾向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到原因:一是企业体制转换不到位的制约。当前,企业面临着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刚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走出来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绝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仍是压倒一切的任务。企业经营者深知,企业向上面争取一  相似文献   

4.
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按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目前我们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较好的体制条件。一、深化企业改革,推动企业制度创新国企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明确的,就是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但在企业的改革实践中需明确和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企业制度创新要有新思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目前国有企业的现状,企业改革必须从搞活一个个国有企业转向搞活整个国有经济,提高国有经济整体素质。为此…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疏导》1996,(3)
卷首语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企业正是承载这场深刻变革的主体。为了顺利实现两个转变,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最根...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铁路物资部门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笔者有如下建议。一、迅速建立集团运行机制,实现战略性转变为了进一步发展物资流通产业,扩大经营规模,壮大企业发展实力,提高物资流通行业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水平,铁路局物资部门必须迅速改制或组建物资(物产)企业集团.从近几年的实践看,物资集团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制定规范化的规章制度,实施规范化的组织领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如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两个带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今后经济建设的核心。经济增长方式总是与一定的生产力、经济体制相联系,因此说我国经济体制的彻底转变,必须有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关键取决于企业员工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一、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 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实质上是企业经济发展走什么样路子的问题,即企业如何使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方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而且也涉及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需要各种条件与之配合。本文试图就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体制条件及其改革对策选择作一分析、探讨。 就经济增长方式一般而言,任何一个国家在摆脱了自然经济、进入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发展阶段后,都要经历一个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是我们在今后十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贯彻执行的一个重要方针。并把“向结构优化要效益”作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我省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抓好结构优化就为发展规模经济、推进科技进步、强化科学管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找到了重大突破口,也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找到了切入点。这首先是由我省的省情决定的,一是我省地理位置居中,要适应周边省市实现“两个转变”的冲击波就要抓好代化结构这个关键。二是我省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0.
论搞好国有企业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基础傅泽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要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但是,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都必须把深...  相似文献   

11.
国有大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国有大型企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下,在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  相似文献   

12.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需要新思路贾华强在世纪相交之际,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也愈来愈为人们所广泛关注。探讨搞好国有企业的路子,使国有企业的发展在新的世纪到来之际能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是当前我国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一个重要课题。一、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改革21年来,农业和农村 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不仅成 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大直接动因,而且为经济体制的转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在这方面,农业和农村作为经济体制创新的一大重要领域,必将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继续作出重要贡献。 但是,近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因开始发生一些变化,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产品增长的势头减弱。这一方面是因为农业的增长率始终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则是农产品的增长当前已经进入了受需求制约的阶段,农产品的价格已经没有多少上涨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在1996年至2010年这一历史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要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指出,我们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实现“九五”计划和二〇一〇年远景目标,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对外贸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加快实行两个转变。本文拟对如何在两个转变过程中加速我国外贸的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提高国民素质的紧迫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关注的发展,是当代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趋势。处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时代,站在跨世纪的历史方位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价值取向必须定位在人的素质提高和开发人才资源上。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必须面对以下几个现实问题:一是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人提出的要求。当前我们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跨世纪的新时期,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大转变不单纯是经济…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实现“两个转变”的哲学思考秦振泽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我国今后15年的宏伟蓝图,提出实现蓝图的关键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以实现经济质量和...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三年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上述决定表明,从现在起到2010年的10多年…  相似文献   

18.
今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这一重大决策,首先是缘于固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993年,国有工业企业占全国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企业户被占19.35%,职工人数占57.34%,资产总根占6954%,销售收入占62.32忆,销售税金占73.6%,利润总额占54.92%。这些数字说明因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和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振兴我国经济,提高人民生活,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关…  相似文献   

19.
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引导广大职工认清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形势,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为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思想环境,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重庆市一万余户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有1063户,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300余户,国有企业上交利税占全市70%,居全市经济的主体地位。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们培育了以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冶金等为主的支柱产业和一批优势企业、拳头产品,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和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发展。但是总的来说,我们的工业布局比较分散,国有工业比重过大,…  相似文献   

20.
"抓大放小"搞好国有企业中共宝鸡市委书记冯波《建议》提出的实现两个转变的中心环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搞活企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国有企业是宝鸡市经济发展的支柱。1994年,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占全市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