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全美科学院美中学术委员会的邀请,1987年11月1日至23日,由山东社科院、山东省外事办公室、邹平县委共同组成赴美农村经济考察代表团,对美国农村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取得了许多经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美国有耕地28亿亩,牧场草地36亿亩,实行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经过近300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已形成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借鉴国外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国外农业现代化的经验阎文瑜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农业现代化首先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年代以来,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现代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对农业的技术改造,使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二战以后,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在总体上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增长,但这种增长是极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新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后发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垄断的进一步发展,科技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的差距,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而垄断的进一步发展则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这种不平衡发展促使了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榕局的形成,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并最终推动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如何认识国家干预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点1 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众多变化中,有一种在相当程度上推动并决定着其他变化的重要变化,这就是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2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的,并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3 资本主义国家的调节和干预,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还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4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 对国家干预和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历来是一个存在着巨大思想分歧的领域:资本主义制度的代言人总是企图用国家干预和…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种新社会制度比它所代替的旧制度具有优越性,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比旧制度更能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制度对于封建主义制度是这样,社会主义制度对于资本主义,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制度也是如此。但是,由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在生产力有了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爆发的,而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国家中发生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在短期内创造比发达资本主义相同或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从而充分显示它的优越性。但从总体上讲,从发展趋势上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当然也包括优越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6.
当代资本主义经过近70年的变迁,取得了进步和新发展,但其基本矛盾深化和加剧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一方面是高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达到了空前发达和强大的程度,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调整的余地已接近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极限。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方面的情形就越实在;而对还不发达或者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则预示着它们的未来景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继续存在,决定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仍将  相似文献   

7.
观点搜索     
徐崇温在2001年第4期的《前线》上撰文认为,对国家干预和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历来是一个存在着巨大思想分歧的领域;这种思想分歧,不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活动,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战略的思考和制定。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国家干预和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笔者提出,第一,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众多变化中,有一种在相当程度上推动并决定着其他变化的重要变化,这就是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第二,资本主义国家干预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基本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曾经设想,资本主义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由于无产阶级力量强大,无产阶级才能取得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并且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工业国的基础上构筑的。但是,各国革命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恰恰是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资本主义比较薄弱的环节取得了胜利,而且这些国家在革命胜利时绝大多数还是农业国。因此,  相似文献   

9.
吕薇洲 《党史博采》2005,(4):101-105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莱茵模式“和“日本模式“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三种典型的发展模式,它们之间既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等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也在经济理论基础、社会历史背景、经济运行机制、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形式以及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体制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各模式间的区别与矛盾,造成了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利益上的矛盾和政治上的分歧.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深入研究和分析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来龙去脉及其管理国有经济的特点,从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为我所用,无疑有益于我国国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一、发达国家存在国有经济的原因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是私有经济的一统天下,国有经济只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专利和标志。其实不然,发达国家同样存在着国有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20年代末的大危机之后,普遍实行凯恩斯主义,对经济进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2 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调整 ,使各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结构上的变化又促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资产阶级的构成比较单一 ,主要是工厂主、商人和银行家。在现代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科技革命和管理革命等种种因素导致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从而也使资产阶级内部结构出现了某些变化。组成现代资产阶级的 ,除了传统的大资本占有者 (传统资…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有过一段较快增长的时期。其原因,除了新技术革命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里面一个相当突出的现象,就是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经济计划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些同志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计划化”感到困惑不解。通常不是说资本主义的规律是个别企业的有组织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吗?怎么现在许多资  相似文献   

13.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一个主要论调,就是鼓吹资本主义制度如何“优越”,如何“万能”,鼓吹中国只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才能得到迅速发展,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本文就二次大战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状况作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这些国家虽然搞的也是资本主义,但是绝大多数并未能摆脱贫困与落后,相反地,它们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正越拉越大。这个事实本身,就是对于鼓吹走资本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的谬论的有力驳斥。特推荐一读。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道路却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和道路有一个全面而又清醒的认识。 1、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后劲。二战后资产阶级及其国家为了延续资本主义制度的寿命,在不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范围内,对现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良,如国家通过不同形式对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了干预,实行了所谓“民主管理”和社会福利政策等,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社会生产关系,缓解了资本与雇拥劳动者之间的阶  相似文献   

15.
周淼 《唯实》2008,2(3):85-88
目前,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资本主义民主政体,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已在绝大多数国家中确立起来。但在资本主义形态内,发展中国家依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较大的政治发展差距,依旧面临着资本主义民主稳定、民主维持和民主发展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前溯二十几年,从大学教科书学到的“倾销”一词的含义是:资本主义国家以大大低于国內同类商品的市场价格的价格,向国外大量抛售商品。那时理解,倾销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侵略的一种手段,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好,中国没有对外倾销的动机,也没有对外倾销的能力,只要防范住“被倾销”,准备好“反倾销”就足够了。可谁晓得,真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才过了20年,世界便整个掉了个个儿。在近几年濒濒发生的反顿销案中,发展中的中国常常被推到被告席上,原告席上坐着的,反倒是“应该”为被告的美国、欧盟、还有日本、韩国等发达或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7.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之一,只要资本主义存在,这种矛盾就不会消失。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趋于缓和,这只是一时的表面的现象。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的根源,而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战后高速发展时期后面临新的一轮经济危机,长达28年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不平衡发展的加剧趋于崩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试图凭借经济实力,从发展中国家寻找新的市场和投资场所,发展中国家也需要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来建设本国经济。这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往来日趋密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为中国扩大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加强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提供了条件。然而,在“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19.
(一) 我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也就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弄不清时代背景,就弄不清象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到了帝国主义时代,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无产阶级革命有可能在帝国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取得胜利。列宁指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选集》第二卷,第709页)  相似文献   

2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一种观点认为,关于社会主义划分阶段的思想主要是列宁提出来的。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不发达,不完善的第一个阶段。第二种观点认为,上述看法没有反映出不同起点的社会主义在其发展的第一阶段的不同特点。所谓初级阶段是指,象中国这种由资本主义不发达的旧社会脱胎而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生产力没有赶上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前所处的特殊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