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张锋在11月19日的《学习时报》上发表文章说,当前,有少数地方的官员与专家热衷于搞课题调研,制造经验,培育模式,创造"软政绩",典型的是制造各式各样的"某某模式"。"红帽子"与"笔杆子"共同制造出各式各样的"模式",并通过专家、学者、媒体的鼓吹、宣传,或者通过参加上级部门、单位的调研成果评选,来培  相似文献   

2.
正邓小平曾讲过:"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不懂得用笔杆子,这个领导本身就是很有缺陷的。""在机关从事文字工作,会接触到各类总结、请示和调研报告,但最难写的还是领导的讲话稿,写好了常常就能一通百通;笔杆子经过锻炼后,往往不缺主政一方的能力,难的是,有独当一面的机会。"这是一名笔杆子出身的副省级干部总结出的经验。红人与冷板凳  相似文献   

3.
曾身为甘肃省委大院"笔杆子"的陆武成总结出为官的"六个有",如今这些话已成为笑柄。自以为悟透为官之道的他恰恰缺了廉政这一点。最近,甘肃省也出了只"大老虎"。作为十八大后甘肃落马的首名部级高官,陆武成是不折不扣的当地官场老人。出生于甘肃庆阳的陆武成从  相似文献   

4.
正笔杆子"忙到飞起"是什么滋味?他们与传统的"文人官员"有何区别?机关里要出一个笔杆子,有多难?"紧急情报!紧急情报!"深夜12点多,嘈杂的铃声中,睡梦中的王金龙接起电话,传来县委办张副主任急切的声音:"快,准备一下,过来改个材料。"作为县里的大笔杆子,王金龙担任县委政研室副主任,负责县委各种大型材料的起草和修改。他自嘲"忙得天昏地暗,累到地老天荒"。"拿命爬格子,以身许材料",是笔杆子自嘲最突出的印象之一。在这背后,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然而,要成为机关里真正的笔杆  相似文献   

5.
冯治 《唯实》2004,(Z1):14-16
兴化市张郭镇党委、政府与时俱进搞改革,努力破解民养官,民愈来愈穷,官愈来愈多、愈来愈懒的千年难题,以镇村干部由"食之者"逐步变为"生之者",调动镇村干部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为主线和目的,创新镇村干部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从2003年1月起,实施干部考核"年薪制",使按劳取酬与竞争的市场经济本质真正进入了干部考核和报酬制度,创造出了"官"不仅"带民致富",而且"为民创造财富"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湘潮》2007,(9)
汉赋,尤其是散体大赋在其全盛之时,就引起激烈的争论。贬之者斥为"淫靡不急",是"雕虫篆刻",褒之者称其"誉得其实",尽现"汉家炽盛之瑞"。贬之者多为儒家经生和深受儒家功利主义文艺观影响的辞赋作家。褒之者多为辞赋作家。汉代的理论家们与辞赋创作保持一段距离,给汉赋的创作得失以深刻的论说。事实上,汉大赋表现出宏大、奇异、绚丽等美学特征,对文学、美学发展有重要影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他是父老乡亲口中的"瓜娃",部队官兵眼里的"黑马",省委大院里的"笔杆子",街坊邻居眼中的"高官",青年学生信服的"良师",同事朋友心中的"作家"。60年的人生长河,50年的为文之路,30年的从政生涯,业余创作,锲而不舍,这份精神和毅力,都润化在他那500万字的23部作品中。他就是苏  相似文献   

8.
正"拿笔杆子是实行领导的重要方法""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子"是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论述。实践证明,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擅长拿"笔杆子"是非常重要的。重视"用笔领导"、倡导领导干部亲自动手写文章,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早期先驱和领袖,都是有名的"笔杆子"。毛泽东同志还把领导干部亲自动手写文章提高到学风、党风的高度来认识,为党的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的典范。1971年林彪事件前夕,毛泽东与时任总参二部副部长熊向晖谈话,当时在座的有周恩来等人,当毛泽东听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5,(7)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使用"境界"这一概念作为"词"独绝千古、自成高格的最高标准。静安先生所言词之"境界",其核心就是"真"。有境界的词能直观地表现出代表物之全种的真景物,抒发诗人超越物我利益关系的真感情。创造这种境界不依靠文辞技巧,不因袭前人成句,用语虽淡,却能表达出"人类全体之感情",完成一次"生命体验的自我超越"。"境界"的创造是赤子天才偶然间所得,类似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那种顿悟,只是一种可能的成功,可遇而不可求,不是经过努力积累就一定可以达到的。另外,"境界"这一糅合了中西方哲学思想的概念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概念已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兵者,诡道也。"统兵打仗的人,无不擅长谋略。所谓谋略,其实并不神秘。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乃领军之道;知彼,就是搞敌方的情报。一个合格的将帅,不能不重视情报保卫工作。毛泽东爱好并擅长军事,可是,他却不是个爱好秘密活动的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在红区轰轰烈烈打江山,白区地下工作的代表人物是刘少奇。"笔杆子用来造舆论!"毛泽东洋洋洒洒公开发表文章,隐蔽战线的领导人是周恩来。毛  相似文献   

11.
1965年独立之初的新加坡,是一个极度贫穷落后的小国,但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治,发展到现在,以相当于我国镇一级的政府架构、县一级的土地面积、市一级的人口规模,创造了远高于一个经济强省所创造的财富,更是以"N"个世界第一(世界重要的海运中心、航空中心、金融中心、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在世界各国中形成了突出的影响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新加坡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2.
由"法轮功"头子们诱导操纵的练功痴迷者天安门广场集体自焚事件,终于使人们认识到,中国邪教"法轮功",不仅其规模之庞大是世界邪教之冠,其性质之邪恶也已登峰造极,与世界其他国家的邪教相比,真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党内著名的笔杆子,胡乔木一生起草、整理了一系列载入史册的重要文件和历史文献。毛泽东曾夸奖他说:靠乔木,有饭吃。邓小平称他是"党内第一支笔"。在胡乔木看来,写文章要树立科学的态度,还应当打破一切固定的模式。当然,无论什么样的文章最要紧的莫过于内容。要充实文章的内容,把文字写好,就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写什么材料,二是用什么语言来写。而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一篇好的文章要应做到"新""实""小""清",即材料  相似文献   

14.
正这是个看脸的时代。近几年广为流行的几个称谓,"高富帅""白富美"和"矮矬穷",都分别有两项指标与外貌有关。这两年还创造出更为流行的"颜值"一词。在社会评价体系中,"颜值"俨然成为排在权力、财富、社会地位之后的"第四指标",甚至还有后来居上之势。去年,媒体大规模讨论"中国男人形象差、配不上中国女人"的话题的时候,就有论者指出,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15.
1921年广州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论战"乃至"分裂",实际上是"主义"分歧掩盖下的现实利益冲突。1920年初,柏伟烈、维经斯基等人在华工作的开展虽为"安(那其)-布(尔什维克)联合"创造某种契机,却终因陈独秀赴粤主持广东教育改革而归于泡影。究其原因,同样身处"教育界"谋生的无政府主义者,对陈独秀广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职权"之忌惮已远胜于"主义"分歧。在无政府主义者眼中,陈独秀的"权势"不仅对"无政府主义"宣传造成空前压力,更将涉及粤省教育界势力划分,危及众人"饭碗";在陈独秀等马克思主义者眼中,从借故挑起事端的"晨报社",到风潮迭起、谣言不断的"广东高师改隶",背后皆有无政府主义者的身影。无论两派是否真的存在"理论"争执,现实中早已势成水火。  相似文献   

16.
战狼Ⅱ     
《党建》2017,(7)
正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2017.7.282015年《战狼》创造了国产军事题材电影的巅峰。影片主题"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激发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战狼2》直击现今世界最关注的"国际反恐与救赎",讲述的是冷锋在非洲救援的故事。面对突然被卷入的ー场国家叛乱,他孤身冲回沦陷区,带领同胞和难民们展开了生死逃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气魄、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7.
人类离不开形而上学。在追问"存在者之为存在者"这一哲学"第一问题"的过程中,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方式也在跟着悄然发生转变。海德格尔先期"此在形而上学"向"世界之四重整体形而上学"的大"翻转",实质正是人类即此在对自身生存与其他存在者之存在关系问题认识的升华与跃迁。现代性问题契合于这一"翻转"主题,为形而上学这一纯哲学问题注入了实践因素,找到了一个绝佳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8.
文章借着对近代以来的《论语》注疏的寻究,结合"中庸"范畴对《论语》"季氏"篇"生而知之者,上也"章义理做了一番深入辨析,并将由此导出的见解引向常被置诸"生知"主题之下的其它章句——如"阳货"篇"性相近"章、"述而"篇"我非生而知之者"章。文章指出:(1)"生知"者是孔子为了督促"学知"者、"困学"者、"困而不学"者孜孜以学而作的一种悬设,"学知"、"困学"、"困而不学"所指皆非先天的禀赋,而是后天的学习态度。(2)"性相近"之"性",乃"天地之性"或"义理之性",而非"气质之性",亦非"兼气质而言"之性者,它意味着从"气质之性"这些与生俱来的性状那里被觉悟到并拣择出来的"人皆有之"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亦意味着对"心"的种种善端的觉悟、拣择、扩充,它是一种以"仁"为价值归趋的性向。(3)孔子"非生而知之者",其"信古"、"好古"或在生命化的讲习的义趣上,或在范本效仿的义趣上,无论是哪一种"信古"、"好古",其宗趣皆在于学"为仁"、学"为人"。"学"以"为仁"而"为人"是隐贯于诸章之间的一种真切而灵动的义趣。  相似文献   

19.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在2022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民生冷暖、情牵万家灯火,指出"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温暖的话语,真挚的感情,彰显出大党大国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价值追求。"人民"二字重若千钧从"中国人民必将创造出新的辉煌"到"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从"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到"每个人都了不起"……这些年来,"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中的关键词,鲜明醒目。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集中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崇高追求. 20世纪上半叶,孙中山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主题,弃旧图新,鞠躬尽瘁,为中国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推开了藩篱.之后,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主题,前仆后继,英勇奋斗28年,建立了新中国,为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创造了社会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