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现将十三届全国人大以来暨2022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审议。对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司法解释、特别行政区本地法律等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是宪法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行宪法法律监督职责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监督法、地方组织法等法律都有关于备案审查方面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全国"两会"上,部分代表对一些部门"应付办理"的现象表达了不满,与此相伴的则是一些议案纷纷陷入"年年提、年年黄"的怪圈。正如一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所言:"个别部门在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时存在推诿和应付,这是对人大代表的不尊重。、"一些承办部门"重答复、轻办理",或以"条件不成熟"之类的理由敷衍推诿,或以"正在研究"、"感谢关心"之类的答复搪塞,伤了代表的心,也引发了社会舆论的不满。应当看到,试图扭转"办理不力"的积极信号已经出现。全国人大常委会自2005年起,每年都会筛选一些重点建议进行追踪督办。一些地方人  相似文献   

3.
<正>自201 7年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连续两年向常委会报告备案审查工作情况,并集中公布了备案审查工作中推动相关单位或者部门纠正的十大"问题文件",彰显了备案审查这一宪法性制度的刚性力度。相比国家层面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频频"亮剑",地方人大特别是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的备案审查工作则显得"不温不火"。究其原因,无外乎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因  相似文献   

4.
正自2017年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连续两年向常委会报告了备案审查工作情况,并集中公布了备案审查工作中推动相关单位或者部门纠正的十大"问题文件",在全社会引发舆论热议,也进一步彰显了备案审查这一宪法性制度的刚性力度。相比于国家层面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频频"亮剑",地方人大特别是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的备案审查工作则显得"不温不火"。究其原因无外乎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因  相似文献   

5.
晏扬 《楚天主人》2011,(6):38-38
近来,从车船税法草案、"新拆迁条例"到停用面粉增白剂再到北京治堵新政,各类"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让人目不暇接,民意征集方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国务院部委和地方政府,涉及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策。  相似文献   

6.
新的《城乡规划法》和《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中对违法建设的处罚都提出了按照工程造价5%-10%的标准,其中《城乡规划法》提的是"建设工程造价",《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提出的是"建设工程总造价",但是规划部门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关于工程造价的  相似文献   

7.
正3月30日,《吉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并将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省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监督各种类型的规范性文件,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红头文件",让制定机关的权力不再"乱用",让红头文件不再"任性"。现实生活中,需要管住哪些红头文件,这次出台的条例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的规范性文件不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14日,北京双城律师事务所赵恒律师致函全国人大常委会,请求对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管理纠纷案件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进行违法审查。赵恒律师针  相似文献   

9.
依照宪法、地方组织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必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必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省、自治区享有立法权的市和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必须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这种备案、批准程序构成了地方立法的法律监督关系,包含了对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同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撤销权和不批准权。这对维护国家的法制统一,提高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规范性,多了一层保障作用。但从十几年来地方立法的实践看,这一监督职权尚未得到正确、有效地行使。一是报备环节不完善。报备工作除有关法律作出过原则规定外,对报备的时效、程序等尚未作出具体规定,致使这项工作带有  相似文献   

10.
<正>修改后的立法法,写上"主动审查",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若有人披着合法的外衣损害百姓利益,就应该有制度去纠正它。实践与发展备案审查制度是伴随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别是立法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而逐步发展建立起来的,这项制度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违宪违法监督制度初建。从1954年宪法到1979年地方组织法制定前,宪法规定了对违宪违法的决议、命令的改变、撤销权。  相似文献   

1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现将2020年开展备案审查工作的情况报告如下,请审议。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司法解释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应当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相似文献   

12.
李景超 《楚天主人》2013,(11):48-48
<正>对于地方人大而言,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职能,人大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主要落在"监督"二字上。监督工作的强弱,监督实效的大小,决定着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在百姓心中的分量。当前,人大监督意见落实难、研究处理不到位、人大监督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因此,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绝不仅仅是在口头上"喊号子",更应有落实在行动上的"实锤子",关键在于各级人大要强化督办意识,完善督办机  相似文献   

13.
宪法、立法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于自治条例的内容是关于本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制度或综合性的规范性法文件,  相似文献   

14.
正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备案审查工作的部署要求,严格落实"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推进备案审查规范化制度化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推动全省备案审查工作更好开展。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吉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条例》,编印了《省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规范》,  相似文献   

15.
吕敏 《重庆行政》2014,15(6):59-60
正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的重要监督职权,也是人大开展法律监督的主要途径之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对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监督体系有着重要意义。一、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乡镇人大处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最前线,为加强乡镇人大工作,今年6月22日,中共中央转发了《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简称"中央18号文件");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的决定",对地方组织法进行了第五次修正,进一步强化了县乡两级人大的组织建设和机构设置。本期"理论"栏目特编辑了这组关于基层人大工作的探索文章,旨在为解决基层人大工作中的难题支招献计。  相似文献   

17.
行政     
《人民政坛》2015,(4):4-5
河北:环境违法不仅要罚企业,还要罚主要负责人据《河北日报》3月20日报道,河北省实行环境违法"双罚制",对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河北省将实行"双罚制",不仅要罚企业,还要罚主要负责人。河北省环保厅负责人表示,河北省将依据《河北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以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20%-50%的罚款。目前,河北省正在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对违法的特别是未批先建的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对环境违法问题做到"不查不放过、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各地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原则,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分类制定治理方案,逐一处置,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治理目标和时限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备案审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权,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措施,必须加以深刻认识并付诸实践,积极探索地方人大行使该项职权的新路径和新方法,推动这项制度落地生根、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督办宁夏"水"建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的一段佳话。自2005年以来,这一建议的督办不仅牵挂着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心,也牵挂着吴邦国委员长的心"。为了让困难群众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持续关注、持续督办‘水’建议,务求代表建议办理取得更大实效。"2010年9月,吴邦国委员长亲往宁夏中...  相似文献   

20.
正备案审查的主动审查和被动审查问题,2000年制定立法法的时候确立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备案审查方式,强调被动审查而非主动审查;但2015年修改后的立法法强调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有权进行主动审查。2015年中央办公厅出台工作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人大常委会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有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如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