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直接要求在新时代和新发展理念下,经济法应当实现从确认政府经济权力到控制政府经济权力的转变,以更好发挥政府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经济法控权属性由此而生。但是,在理论层面上,仍须廓清经济法控权的理论定位。法治的最关键命题就在于通过法律有效实现权力控制,经济法控权乃是法律控权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法律控权是一个系统化、多方位的运作模式,经济法控权更为关注一般规则在政府与市场关系法律调整中的适用,经济法控权与行政法控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2.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是新时期我国行政决策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其中行政决策法治化是法治政府的本质内涵,是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保障。根据《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定的我国行政决策机制的总体框架和我国当前行政决策机制改革的法律保障现状,我国要实现行政决策法治化的目标,就必须完善行政组织法律制度和行政决策的监督制度;同时,健全行政决策程序规则、民主参与行政决策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政府决策失误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3.
杨红 《桂海论丛》2002,18(5):24-26
加入WTO,对我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作为政府首先要按照WTO的规则实行转变,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管理经济,使政府行为法治化、透明化,提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王丽华 《前沿》2010,(14):4-6,43
随着国际争端解决机构的迅速增加,经济贸易争端的当事方可在享有并行管辖权的司法机构间进行选择,这鼓励了挑选法院和挑选规则现象。一方面,国际公法领域争端解决机构的扩散是一个积极的法律发展方向,反映了政府在跨国关系上强化国际法规则的意愿。另一方面,任由"挑选法院"与"挑选规则"行为发展泛滥有损国际经济法体系的稳定性、确定性和公信力。因此,如何对"挑选法院"和"挑选规则"行为进行规制、确定最优的争端解决方式已成为国际经济法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贺靖轲 《前沿》2011,(6):88-91
作为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经济法的立法与实施工作要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法规的制定与实施要时刻与时俱进,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导经济立法,使经济法成为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重要法律保障。本文重点从人与生态环境、生态与经济、经济与社会这三个层面对于经济法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市场化进程中政府职能的法律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区分政府的双重法律角色,已成为市场法治化、应对入世的必然要求。在市场法治化进程中,政府职能的行使要遵循权利法定、公平、效率、尊重人权四原则。在此基础上,要恰当地界定政府经济行政权范围。即尊重企业意思自治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保护企业公平竞争与公正交易应有秩序;促成企业享受法定权利和利益;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7.
由于政府采购中政府身份的特殊性,导致了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政府采购法所体现的社会关系既包括行政法律关系,又包括民事法律关系,同时还包括经济法意义上的社会关系。本文从政府采购所具有的经济性、公益性和公私兼容等特征出发,结合经济法律关系的基本属性、经济法的社会利益本位观和经济法调整的对象等方面,对比行政法、民法进行探讨,认为政府采购同时具有经济法属性。  相似文献   

8.
梁琴 《桂海论丛》2007,23(2):65-67
地方政府决策者要实现决策的成功,必须充分发挥群体的聪明才智,实现地方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必须遵循科学决策的原则和程序,实现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必须把决策置于法律的监督制约之下,实现地方政府决策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9.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 的重要手段,它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和对市场经济行为进行规制的过程中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经济法和经济学 的研究领域既有相通之处又各有侧重、 法律经济学就是运用经济学相关知识 来探讨经济法的问题,是近年来理论 和实践中新兴的研究方法。它可以将 经济和法律有机结合起来,以经济法 和市场经济的互动关系为研究进路、 探讨经济法的作用,使经济法更加深 入地为市场经济服务。本文旨在运用 法律经济学的方法对经济法存在的必 要性及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在此 基础上提出针对我国经济法的改革新 思路。  相似文献   

10.
倡导秩序的社会组织管理价值导向要求摒弃传统的政府主导模式,以政府供给法律秩序的法治化间接管理模式来替代。社会组织管理的法治化并非"政府依法管理社会组织",而是将政府及其公共权力与社会组织一并规范到法律框架中。创新的基本思路是由政府法治化来推动社会组织管理法治化,具体步骤是在统一的"社会组织管理法"的指引下建立政府监管社会组织的责任机制和政府、社会、市场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化营商环境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广西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就要不断健全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公正司法,着力构建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罗文岚 《桂海论丛》2011,27(3):95-99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正式实施三年来,在思想观念、法律制度、监督体制等方面依然存在着阻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的障碍。政府信息公开的法治化之路:一是必须是在公众参与的现代法治立法模式下,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为立法目的,用法律的确定性和规范性重构我国信息公开的法律体系;二是政府信息公开法律落实的关键,在于加强来自于行政权外部的人大监督、司法监督与民间力量的监督。  相似文献   

13.
法治国家的警察理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向党 《公安教育》2003,(7):7-10
一、法治国家孕育法治化警察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府职能发生重大转变的同时,警察制度也随即面对一个法治化、规范化的创新问题。再造警察权力,重塑警察形象,这是21世纪中国警务工作面对的新态势,也是法治国家时代,公安机关所面对的新挑战,其实质乃是中国警察制度创新问题。法律最高权威、公民权力至上、政府权力有限、保护人权以及司法审查原则等,是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依法治国对于公安机关来说,就是要及时改革不适应法治国家规则的执法理念、管理模式和执法方式,建立与国际规则相一致的警务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 ,对政府来说最大的挑战是管理经济的方式、方法有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应对“入世”挑战 ,政府管理的改革创新任务非常紧迫。一、坚持依法行政WTO成员必须执行世贸组织规则 ,保证其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与WTO规则的一致 ,这不仅是应履行的义务 ,也是保证自身发展的必要措施。建立与WTO规则对接的政府法律体系 ,是一项首要的任务。首先 ,要清理、修改、废止同WTO规则和市场经济要求不符合的法律、法规 ,同时制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WTO有关原则相一致的法律、法规 ,做到废、改、立同…  相似文献   

15.
经济法的立论基础及其理论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红弘 《求索》2010,(10):160-162
政府和市场是经济法研究域中的两个基本范畴。自由经济时代,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在契约自由的原则下进行,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市场的无序与混乱问题得以显现。于是,社会学者纷纷提出引入政府作为干预市场的力量,经济法由此诞生。关于经济法的立论基础也因此被关注,基于经济法与市场失灵的逻辑相关性,不少学者提出了所谓的"需要干预说",并将其作为经济法的理论基础。然而,"需要干预说"违背了法律的应然价值属性和现代法治的宪政理念,从经济法的法益目标及其本然属性看,我们认为"规制干预说"作为经济法的立论基础可能是更为合适的理论选择。  相似文献   

16.
龙欣 《人民论坛》2012,(23):110-111
传统经济法在把法律的调整对象作为划分不同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以及以法律的调整方法来作为划分不同法律部门之间的界线上存在着局限性。文章认为可以从经济法的作用、法律部门拓扑化等方面入手,找出经济法新的定位方法,进而采取加强有关经济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的制定、完善有关外汇管制方面的法律等措施,不断加强我国经济法建设。  相似文献   

17.
郑锡恩 《传承》2009,(24):168-168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际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既包括国际法上的经济关系,又包括国内法上的涉外经济关系。既有纵向的关系,又有横向的关系。国际经济法是多门类、跨学科的综合独立法律学科。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是国家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干预、协调社会经济的部门法。宏观调控是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的基本方式,但国家调节也会发生“政府失灵”的现象,因此作为国家调节方式之一的宏观调控也需要经济法的规制与保障。可以说,宏观调控措施的运用是否妥当,宏观调控的权力是否受到法律规制,是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维护民众正当权益的关键。按照经济法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最近几年对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我国的宏观调控还亟需改善,宏观调控权应受到经济法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际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既包括国际法上的经济关系,又包括国内法上的涉外经济关系.既有纵向的关系,又有横向的关系.国际经济法是多门类、跨学科的综合独立法律学科.  相似文献   

20.
一在权力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条件下经济决策主体为单一性,经济关系以纵向为主,因此经济运行的规则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行政指令和命令;经济主体必须听命于政府,在人、财、物、产、供、销各方面,必须服从上级,自身无自主权。在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条件下也要借助法律,但法律的作用主要还在于强化政府直接管理经济的行政权力和行政手段。我国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是一种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政府的行政命令、行政指令是推动整个国民经济运转的驱动力。这种命令性经济,对法律的依赖程度微乎其微。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为数众多的经济主体既是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