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婧婧 《侨园》2011,(6):49
泰国有"千佛之国"和"黄袍佛国"的美喻,据说目前泰国共有大小寺庙3万多座,而大皇宫是寺庙中的"寺庙"。当我们走进大皇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如茵的大片草地和姿态各异的古树,草坪周围栽有菩提树和其它热带树木。大皇宫的佛塔式尖顶直插云霄,鱼鳞状的玻璃瓦在阳光照射下灿烂辉煌。大皇宫犹如童话世界的城中之城,满眼都是一座座金碧辉煌的佛教建筑,在阳光的反射下更显奢华、富贵,庄严而神圣。整个建筑群镶嵌了大量闪亮的珠贝、彩色玻璃和金箔。尖角高耸的庙宇、佛塔,在阳光的照耀下,玲珑  相似文献   

2.
去年的一个偶然机会,我和朋友慕名来到闻名天下的徽州棠樾牌坊群. 举目望去,只见村头官道上一溜牌坊拔地而起,次第排列,首尾迤逦约有三四百米长,皆四柱三门,骑道而建,高耸巍峨,煞是壮观. 一位尾随的农妇"导游"见我们面露惊讶,急忙上前兀自讲了起来: "棠樾牌坊是我们徽州最大最典型的牌坊群,由7座建筑牢固、雕刻精美的牌坊组成,其中明代的3座,清代的4座,依照‘忠、孝、节、义'的次序排列,每座牌坊都有一个动人故事……" 随着"导游"的讲解,我们来到"鲍灿孝行坊".  相似文献   

3.
神秘而古老的捷克首都布拉格,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中欧文化名城。市内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新古典主义等各个时期风格的建筑,虽然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却仍以优美独特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这座城市享有"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称。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吉林西站是当年"吉海铁路总站"的旧址.提起"吉海铁路总站",不能不提到林徽因.这位史称"中国一代才女"的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正是这座杰出建筑的设计者,而她的丈夫、著名建筑设计家梁思成又是这个设计的审定者.由此,这座著名的建筑便具有了极高价值,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5.
《民主》2010,(4)
<正>走进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在七座火山环绕,排列如高天北斗而被誉为"七星落地"的伊通河西岸,有一座具有北方民族建筑风格与特色的仿古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主楼5层,配楼2层,气势宏伟,典雅大方。  相似文献   

6.
沧海桑田,岁月如歌。 天津,这座古老而又焕发着青春活力的城市迎来了设卫建城600周年。600年的风霜雨雪刻画出这座中国北方名城独具特色的历史年轮。如今,历史赋予了当代天津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使命。 天津市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时期的实际出发,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妥善处理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些重大关系,全力打造"和谐天津"。  相似文献   

7.
正书如暗室炬火,燃亮了生命里的过程,温暖了漫长的时间旅途。很想断章取义地引用半句卡尔维诺讲过的话,"每一个生命都是一部百科全书、一个图书馆、一座物品储藏库、一系列风格",倘若生命如一座图书馆,广博而谨严,浩阔而理智,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无疑,爱因斯坦的"图书馆"在童年已蔚为壮观,他读《大众自然科学读物》,他读康德、休谟、马赫和斯宾诺莎。生命的开端里,立着哪一本书,也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生活在城市里,很多时候都会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些脆弱和冷漠,缺乏信任与真诚。如此,即使这座城市拥有再多的霓虹闪耀,也会让人觉得黑暗无光。这便是我心中的问题:一座城市,最怕缺少的是什么呢?我想答案就是:美的人性。一座美丽而文明的城市,最让人铭记于心的要素就是"人"。山东人的好客、北京人的大气、上海人的精明、山西人的朴实……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水土,像不同的母亲一样孕育  相似文献   

9.
《侨园》2017,(6)
正第一,和"校内住宿"说再见去荷兰留学,首先需要破除的一个传统概念:荷兰基本上所有的大学都没有我们所谓的"校园"这一说,也就更没有"校内宿舍"这一说。绝大部分学生和家长更加习惯传统的中国大学围墙式校园:教学楼、图书馆、宿舍都在一起,学生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学习、生活。而在荷兰,一个大学就是一座城,一座城就是一个大学,学校的教学楼、甚至不同学院的教学楼、图书馆、办公室分布在整个城市中,每天学生会根据不同的课程选择不同的上课地点,来回  相似文献   

10.
<正>跨过黄河大桥进入兰州,一座高大威猛的雕塑映入眼帘,白色花岗岩基座上一位将军面朝西方,持枪立马,他是让"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的霍去病。在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文明展厅里是另一座塑像,骑在马背上的人迎着大风毅然向前,手中符节高高举起,这是"持汉节不失"的张骞。他们都因对中国西北地区的疆域巩固和文化传播做出巨大贡献而名垂千古,他们也象征了甘肃人的性格:诚实厚  相似文献   

11.
开掘自我     
一个人的大脑,犹如一座矿山,而"矿藏"便是那种种已知或未知的潜能。只是这"矿藏"深藏于大脑之中,往往需要人们自己去发现,并且作深入持久的开掘,才能使其显露于世,否则"矿藏"便会随生命的终结而消失。古今中外,虽时运不济,无依无助,却能发现自身的潜能并进行深入持久的开掘而终有大成者,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2.
忘了“我”     
正自我作为一种存在,其最复杂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那座庞杂而令人沮丧的迷宫,是迷宫中那个苦苦寻找出口而不得的焦躁的人,是这座迷宫的搭建者本身。之所以令人沮丧,是因为这座迷宫里的每一个陷阱,都像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就好像在拐角处撞上一堵墙,却发现墙上写了几个字:"就知道你会撞到这里!"之所以令人焦躁,是因为慢慢地,新路越来越少,景物  相似文献   

13.
正"一带一路"是一条文明之路、融合之路。一座座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引人瞩目、魅力无穷,一次次博览会、旅游节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场场论坛峰会、交流对话精彩纷呈、活力四射,文明的种子在"一带一路"上四处播撒。于是,人们在不经意间发现,"孔子像"成了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  相似文献   

14.
白马寺传说     
钟连良 《侨园》2015,(Z1):37
在辽南海城西南方向,有一座山叫名甲山。名甲山南山坡,有一片橡树林,林中有一座古寺。古寺座北朝南,随山势起伏,分上、中、下三进。第一进牌楼式寺门,两侧各有一趟厢房,门楼中间挂有一块汉白玉牌匾,上书"敕建白马寺,贞观十八年秋"。第二进是一座大殿,殿内左侧供奉一座汉白玉雕成的白马,右侧供奉一尊泥塑白袍年轻将军,东西两面墙上是彩绘的白袍小将和白马救主的壁画。第三进是大雄宝殿,供奉的是原始天尊。这座古寺,整日钟声不绝,香火不断。关于这座古寺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哩!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秦代开始,郡县成为定制,有专家估计,那时大约有县衙900到1000座,唐代则有1235座.发展到清代,变成了1591座.可"民国"后仅剩1座,它就在河南内乡. 它是一座货真价实的古县衙,是全国唯一一处紫禁城的"麻雀"版本,始建于元大德八(1304年),明末(1644年)和咸丰七年(1857年)先后两次遭火灾化为灰烬.等到浙江绍兴人章炳焘做知县时,已是光绪十八年(1892年)了.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12,(8):2+65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是一家以核电研发、设计和技术服务为主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设计建造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第一座出口核电站-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赢得了"国之光荣"、"南南合作之典范"的美誉。近年来,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正紧张地投入世界首批AP1000核电机组(浙江三门、山东海阳自主化依托项目)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7.
吴告 《侨园》2011,(4):21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炎黄子孙,勤劳勇敢,在世界各地留下了无数丰功伟绩。至今屹立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古巴、新加坡等地的华人纪念碑,便是海外华人丰功伟绩的历史见证,也是炎黄子孙与各国人民深厚友谊的象征。美国内华达州在纪念建州100周年的时候,在维吉尼亚市建立了一座华工纪念碑。碑上刻着:"华人先驱,功彰绩伟,开矿筑路,青史名垂"。原来,早在一百多年前,巴拿马运河尚未开凿,美国东西部交通很不便利,于是修建了一条横贯美国东西的太平洋铁路,其中最艰巨的一段工程,主要由华人劳工完成。这座"华工纪念碑"就是为纪念筑路华工的功绩而建立的。加拿大多伦多市士多巴丹拿大道的公园入口处,有一座高11米的铁路华工纪念碑。碑上镌刻:"1880年至1885年,1.7万名中国广东省的劳工,来到加拿大西部,参加穿越洛矶山危险地段的修建……筑路过程中有4000多人丧失了生命,另有数千人在完工后漂泊异乡无法回国……特立此碑以纪念。"此碑是加拿大政府于1989年建立的。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尤其是国人审美观的变化,由对较低层次"雅俗共赏"审美的津津乐道,逐步提升到对"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的理解和欣赏。黄宾虹的书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这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峰,才被越来越多的国人理解和欣赏。其人其艺是一座取之不尽的金矿,不断地被人们挖掘,寻觅蕴含于其中的瑰宝;也是一种绕  相似文献   

19.
壹·天下     
《侨园》2014,(6):4-4
<正>西方古地图显示钓鱼岛按中文发音标注一批共19张地图日前在杭州拍卖,有18张地图的绘制时间都属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世界近代史的范畴,分别出版于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其中有多个版本的中国乃至东亚地图。而在这些地图中,台湾岛的东北角都有一座小岛,被称作"Haoyusu""Tiaoyousou"或"Tyaoyusu"等。这些拼法虽异、读音相同的名称正是当年中文宫话或方言中"钓鱼一岛"的读音。  相似文献   

20.
<正>苏州,一座穿越2500多年时空隧道的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吴文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驰名海内外。改革开放后,在"苏南模式"的成功推动下,苏州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新年伊始,记者来到这座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随同苏州市政研会一起听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