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明治维新研究史,先辈学者成果卓然,但也有言未尽意的遗憾。梳理既有研究,可以发现不同时代不同语境的影响在明治维新研究中有所体现,而"尊王攘夷"的本初含义却被低估。明治维新完成了"一君万民"国家的初建,强烈的国家意识在明治维新变革发生后百余年间一直发挥着作用力。  相似文献   

2.
正主持人语: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后,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进入19世纪,世界已被分割殆尽,地处东亚的中国、朝鲜和日本成为西方殖民者觊觎的最后一块蛋糕。然而,与朝鲜和中国的境遇不同,日本不但率先摆脱殖民危机,维护了民族独立,而且成为近代东亚唯一的"进步非常快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而又变成"压迫其他民族和奴役殖民地"的"新兴帝国主义强国"(列宁语)。究其原因,便是此间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作为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向为国际学界关注,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是在若干相关  相似文献   

3.
近代日本在内忧外患之下,维持了两百多年的锁国制度逐渐走向崩溃,有识之士,开始反思日本的锁国体制的弊端,转而提倡开国贸易,以求发展国内经济,实现国家富强。其中,日本的传统思想家和启蒙思想家就开国贸易问题,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出现了思想争鸣。  相似文献   

4.
90年代的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日本为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目标,依据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不断调整其外交政策。本文拟就日本外交调整的背景、内容、着眼点及中日关系作粗浅分析。 一、日本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 冷战体制下,日本的外交政策是以“日美关系”为基轴,向美国“一边倒”。这种外交政策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期。1989年以后,美苏关系从紧张的军事对峙走向和解,中苏实现关系正常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东西德统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近半个世纪的以美苏两极冷战体制为中心的国际秩序的崩溃。世界进入了旧秩序崩溃,新旧国际秩序交替的过渡期。由于冷战体制的崩溃,世界的主流由军事竞争转向经济竞争。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在全球蔓延,形成了几个有重大影响的区域经济集团。如  相似文献   

5.
浅析日本的中亚外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与中亚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其中亚外交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加速发展三个阶段,近来展露出了强劲的势头.除经济原因外,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争夺中亚的油气资源和遏制中俄是日本积极发展中亚外交的原因所在.日本发展中亚外交有其经济技术上的优势,但也有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外国留学生是日本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对象群体,服务于日本不同时期的国家战略。上世纪80年代之前,作为对传统外交方式的修正,日本通过教育援助和文化交流等方式招收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留学生以树立本国的正面形象。80年代之后,日本先后实施了"10万留学生计划"和"30万留学生计划",这两个计划分别服务于日本国家形象的构建,前者突出日本为国际作知识贡献,后者试图构建日本作为"亚洲门户"、"亚洲知识中心"的国家形象。日本的公共外交措施涵盖了留学生入学前、在校期间和归国后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归泳涛 《美国研究》2005,19(4):56-75
赖肖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日本研究的奠基人,并于1961至1966年间担任美国驻日大使。作为肯尼迪政府任命的一位学者大使,他针对当时日本舆论中的反美倾向,积极地在日本开展意识形态外交。本文首先回顾赖肖尔出任驻日大使的历史背景,然后从他建立与日本媒体的密切关系、恢复与日本反对派的接触,以及展开与日本知识分子的近代化论争等方面揭示其对日外交的实质。本文希望通过赖肖尔外交这个案例,反映冷战时期美国对其盟国所实施的意识形态外交,以丰富冷战史和美日关系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9.
10.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益增多,商务外交亦愈来愈受到各国重视,并已成为许多国家战略政策的重要目标.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的今天,日本商务外交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它推动着日本从衰落的战败国成长为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大国.然而,在考察日本商务外交机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日本的商务外交在政治理念和商务操作层面上仍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机制本身发挥作用,也成为影响与周边国家进一步发展商务外交的桎梏,对此,本文将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1.
文化对日本外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代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国家集团之间关系的调整过程中,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 激烈,综合国力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包含物质和精神两种力量在内的全部实力及其 国际影响力。经济势力和国防实力无疑是国家的“硬权力”,而约瑟夫·奈的观点认为国际 政治中力量的最基本因素在于“软权力”,因此考察作为“软力量”存在的文化因素就愈加重 要了。日本独特的文化将会为我们打开一扇分析日本外交政策的窗户,解开日本外交政策 之谜。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地理位置、资源型经济、脆弱的生物多样性及人口贫困等因素,东盟国家易受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的负面影响。因此,东盟具有强烈的环境合作意愿。日本对东盟国家的环境外交以非约束原则为指导,形成了灵活的环境合作和激励机制,资金构成多元化。这些符合东盟国家的特点,十分具有针对性。当前,日本对东盟的环境外交机制包括东盟+3环境部长会议、东亚峰会环境部长会议以及日本—东盟环境合作对话。整体上,日本对东盟所推行的环境合作是以"生活质量伙伴"为核心,并为其整体的外交战略布局服务。这些环境合作主要集中在城市、低碳发展及空气污染治理等方面。日本的环境外交彰显其环境援助与项目的优势,形成了东盟与日本合作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和日本外交的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现在日本的外交已到了一个转捩期。目前面临的转捩,和战后日本外交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转变,有本质的不同。造成这个新转捩的第一个原因,乃在于国内外因素所引起日本军事力量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的明治维新论,虽然各有特征,但是也有其共同的理念,他们都将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动力归结为豪杰之士的英雄气概这种精神因素,并强调养成这些因素之土壤无不与汉学有关。而且他们看到的多是中日文化相同的方面,尤其是中国优越于日本的方面,因此对于效法、学习日本的制度、语言都充满自信。这种"异中求同"的思维偏向阻碍了对日本文化的深入研究,也造成了在效法日本过程中出现了"拟之也弥似,而去之也弥远"的现象。今天的日本研究,应该仍然重视"同中求异",做到"诚求而善学",才能真正提升日本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李文 《当代亚太》2007,(12):13-19
日本"和"文化的形成以高度同质性为前提,以牺牲多样性和首创精神为代价."和"文化是封闭的和排他的,缺乏可超越性和推广意义,难以上升为一种全球意识和普遍的人类关怀.日本"和"文化所具有的狭隘性和极端性,使日本民族难以通过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方式实现与其他民族的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16.
这篇文章对于从中世纪到近代欧洲政治思想和宗教观念的演变,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与国际法的诞生,都作了宏观描述。作者是以欧洲、特别是以罗马地中海世界为中心来看待历史变化的。它把封建制和封建君主制相对立,而我们认为封建制度体现一种生产方式,无论是公侯的割据制,出现议会后的等级君主制和封建的专制君主制,都只是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西方目前流行的关于中世纪的时间概念是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十五世纪末,此文显然持这种观点。它关于“帝国主义”的概念也和列宁主义的概念不同。总之,此文不是用历史唯物主义来描述历史发展,但它对于欧洲历史怎样从封建割据发展到海洋帝国以及近代国际组织的思想根源,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供我们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代日本的一些女教育家们参与或独立创办女子学校,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实施各具特色的教育方针,为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日本女子教育史乃至日本教育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本文将从教育思想和理念、学校的影响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来说明这些女教育家及其女子学校在近代日本女子教育史上的地位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女性与教育的互动作用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日本近代工业化完成迅速,其经验和教训很多.笔者认为,由国家主导的技术、制度和投资政策,快速催生了日本近代工业化,迅速强国.但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性使得日本工业存在不可克服的弱性;优先发展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也将日本引入了以侵略扩张支撑经济发展的歧途.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下半叶,东洋传统文化在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初次交手中就输的一败涂地,一种亡国的危机感促使日本全身心的投入到西洋技术的学习之中,西方医学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日本近代医科技术教育从学制教育时期的初创历经教育令时期、各学校令时期、专门学校令时期、大学令时期的长时期发展逐步完善起来。  相似文献   

20.
战后日本在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诸多领域都呈现出重大变化,作为政治一环的外交自然也不例外。在战前,天皇从未踏出国门参与外交活动。然而,在1975年昭和天皇访美之后,"天皇外交"成为了日本战后外交体系的重要环节,带动了政、官、财、民的全方位对外交流,逐渐形成有规律性的"范式",在改善日本与其他国家关系上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战后"天皇外交"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必须予以警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