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山东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成立于1986年9月,是国内较早成立的日本研究中心。中心旨在对日本历史、思想、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研究进行研究,促进中日两国的相互理解,并服务地方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开展人文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的的智库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献高言献策。中心共有成员22人,全部为山东大学在职教师,中心设有思想文化研究团队、社会文化研究团队、比较文学研究团队等,并设有专门的图书资料室。图书资料室拥有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赠书架、日本山口大学教授赠书架,藏书丰富,专业性强、图书质量高。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日本法政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日本哲学研究会、日本语  相似文献   

2.
题为“形成中的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局限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于今年6月3日至5日在香港利园酒店召开。研讨会由香港岭南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主办,得到美国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美国福特基金的赞助。日本国际交流计划中心、日本东西关系研究中心、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也在经济和学术上予以支持协助。  相似文献   

3.
江瑞平,著名经济学家,生于1958年,河北邯郸人,外交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兼任外交部东亚合作专家咨询小组成员、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东亚和平与发展战略论坛副理事长、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等职务,长期致力于经济外交、国际政治经济学、中日经济关系、东亚经济合作等领域的研究,著述颇丰。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5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与吉林省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在延边大学共同主办了"日军‘慰安妇’问题"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朝、韩三国的相关专家学者30多人参加会议,共同探讨和批判了日本过去侵略战争中犯下的"慰安妇性奴隶"的历史罪行及现时极端错误的历史认识问题。延边大学副校长崔炯谟教授在开幕词中指出:二战时期日本侵略军的"慰安妇"历史问题,它虽是一个沉痛的历史记忆,却牵动着当前东北亚格局中的诸多现实问题,既有学术价值,又有  相似文献   

5.
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于2001年5月9日在北京召开了“日本侵略亚洲的历史不容否认——评日本2002年版历史教科书”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上海、山东、吉林等地的专家学者近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朝鲜史研究会秘书长李敦球主持,姜孟山教授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韩国研究中心理事长汝信教授发表了重要讲话。大连华兴企业集团总裁郑贵南致贺词。与会学者围绕对日本2002年版历史教科书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成立于1988年4月22日,是北京大学跨院系(所)、综合性的日本研究机构。中心的宗旨是,加强和促进北京大学的日本研究;推进中国日本研究的发展,增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与互了解与理解;促进中日两国社会的繁荣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中心的任务是,协调和组织与日本学相关重要课题的研究及研究成果的出版;举办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等学术活动;编辑出版学术论文集《日本学》;组织和推进同校外、国外日本学研究机构以及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心的成员由北京大学各院系(所)从事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语言、文学和思想等各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人员组成;同时亦聘请国内外知名人士担任顾问,邀请国内外学者担任特约研究员。  相似文献   

7.
史勤 《东南亚研究》2022,(4):110-128
二战后,东南亚地区成为日本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对象。1954年日缅经济合作开创了战后日本对外双边经济合作之先河。日本和缅甸创造性地签订了附有经济合作条款的战争赔偿协议,并确定以共同兴办合资企业作为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然而,在经济合作条款的落实过程中,日缅两国遭遇一系列政治、经济与技术问题的困扰。最终,1962年上台的缅甸奈温政府放弃了合资企业项目。缅甸投资环境问题、日本不成熟的官民合作模式、战争赔偿协议的内在矛盾以及缺乏互信的日缅关系等诸多不利因素共同导致日缅经济合作的失败。日缅经济合作的挫折不仅反映战后日缅关系发展之曲折,而且体现出早期日本与东南亚经济合作步履维艰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出现的、日本问题研究的专门机构之一。下设世界史、日语语言文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四个研究室,并拥有四个专业的硕士点,其中,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有博十学位授予权。现任所长陈秀武教授。研究所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师资博士后1人,副编审1人,职员1人。  相似文献   

9.
2001年10月13~14日,"第四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会议"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的120名韩国学专家和学者参加了这次由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由韩国国际交流财团和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资助的会议.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前副校长、韩国研究中心主任庄锡昌教授主持,复旦大学薛明杨副校长、韩国国际交流财团李仁浩理事长、韩国社会科学院金俊烨理事长先后致辞.接着,庄锡昌教授、韩国东国大学韩荣洙教授、华东师大谢俊美教授和韩国栗谷文化院柳宅馨院长做了报告,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0.
2015年8月21日,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南海中心”)在南京大学召开了“南海维权:历史与法理斗争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包括:南海中心国际海洋法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法学院贾兵兵教授.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郁志荣研究员,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院胡波研究员,  相似文献   

11.
卜凤坤 《当代韩国》2010,(4):120-122
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韩关系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11月8~9日在复旦大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由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和韩国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资助。  相似文献   

12.
正河北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由日本研究所、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历史学院、《日本问题研究》编辑部等相关研究和编辑人员整合而成,下设日本经济、日本教育、日本文化、日本历史四个研究部门,2017年备案成为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日本经济研究力量集中在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这是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依据国  相似文献   

13.
由新加坡南洋学会和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亚洲研究中心海外华人资料研究室联合主办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亚洲之海外华人国际研讨会”,于9月18至19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以及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日本、澳大利亚的学者56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大陆学者有:陈立贵(中国社会科学院)、姚楠(复旦大学)、林金枝(夏门大学)、张映秋(中山大学)、徐善福、黄滋生、郑仁良(暨南大学)和廖钺(广东华侨历史学会)8人。在开幕式上,中文大学副校长蔡永业致开幕词,香港大学校长王赓武教授作主题演讲。蔡永业指出,两次大战期间,亚洲海外华人面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摘译自英国1981年出版的《东、西方关系和东欧的未来》一书中莫里斯·伯恩斯坦(美密执安大学经济学教授,前该校俄国和东欧研究中心主任)撰写的《苏联和东欧的经济关系》一文(小标题为原有的)  相似文献   

15.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日本经济中心主席金森久雄在莫斯科出版的《日本奇迹与苏联经济改革》一书中,就如何协调国家与私营部门的关系、保持国家干预与维持私营部门的积极性和独立性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他认为,战后日本经济不同于西欧与美国经济,虽都为市场经济,但有着更高程度的国家参与和干预,这是40、50年代和60年代日本经济的明显特点。不过后来国家参与的规模减小了,且从80年代开始主张加强私营部门独立性、削弱国家干预的意见占了上风,但至今日本经济仍保留着国家与私营部门的和谐关系,成为西方世界国家中与私营部门保持和谐关系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11月15日,由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上海市经济学会政治经济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70年发展进程中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嬗变”研讨会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办。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教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刘靖北教授致辞并作主旨发言。  相似文献   

17.
《神道与中日文化交流》(王守华、王蓉,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主要作者王守华教授由学习研究日本哲学而涉及日本神道,从学习神道到研究神道凡40余年。特别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及世纪之交时,曾两次赴日本专门研究神道,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中日关系就总体而言处于一种政冷经热的状态中,但是两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双方均成为了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作为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的两个大国,中日关系的变化将对这个区域的政治、经济形势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中日贸易对日本GDP增长的贡献率发现,中日贸易与日本的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具体来讲,虽然有较大的起伏,但是日本对华进口、出口增长对其GDP增长的贡献度和贡献率是稳步攀升.本文还从贡献度和贡献率的变化轨迹角度,将中日贸易对日本经济增长的关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级阶段、稳定依赖关系的形成阶段和依赖关系加深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由宋庆龄基金会和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韩经济展望研讨会,于1999年6月7日下午在北京大学举行。韩国新政治国民会议副发言人张信奎先生、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主任杨通方教授、宋庆龄基金会中庆新技术开发中心主任郭明朗先生、北京大学亚太中心常务副主任巫宁耕教授等3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上,韩国新政治国民会议副发言人张信奎先生和北京大学亚太中心常务副主任巫宁耕教授分别发表了题为“韩国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对策”。‘冲国经济改革及其发展”的学术报告。张信奎先生在分析韩国经济危机的原…  相似文献   

20.
一、中日哲学思想交流之历史回顾人类学家把全球文化按其文化、历史、地理等因素分为若干区域。中国和日本因为具有相近的文字,相似的信仰等而同属东亚文化圈。可以说,文字在中日思想交流过程中的桥梁和沟通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正是由于日本人最初使用汉字学习中国文化才是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时期成为中日思想文化交流的真正开端。在此阶段中,两国思想文化交流的内容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