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提升文化自信,需在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厚植理论力量、传统力量、道路力量,并努力提升对外文化传播的能力,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文化自信是中国自信的根本,也是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然而,文化自信毕竟不会凭空而至。中国文化深刻的文化自觉、成功的伟大实践及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构成了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明非常重视安顿人的身心、开发人的德性与智慧,这对当代社会而言,仍然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不断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从而为人们树立文化自信奠定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广泛、更持久的力量。"[1]文化自信何以能成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为它是源于对本国文化的"根"与"魂"的高度认同,源自对中华民族历史的传承,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一、文化自信深植于中国文化的"根"与"魂"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基础,文化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如影相随。回望几千年文明史,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积极应对各种异质文化  相似文献   

5.
构建新时代文化自信,要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举,发挥民族文化的内生作用;要着眼走出后现代性的文化困境,用真理力量、传统美德力量、革命精神力量为文化自信提供源动力;要大力建设文化产业,以传播正能量的、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的、具备强传播力的载体为文化自信提供现实保障。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信有其自身的运动发展规律,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支撑,也需要强大的文化动力驱动。构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就要将激发文化动力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加强文化交流互鉴,使中华文化更加自信地走出国门、造福世界。  相似文献   

7.
任勤顺 《前进》2016,(12):52-54
正文化犹如一个生命体,孕育着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是民族的精神和血脉,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中华文明延续至今而富有生机,归根结底就是传承了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坚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阐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时,特别强调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其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与信心,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历史维度探寻其力量源泉,得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对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挑战的正面回应,而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文化自信体系。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是基于心理优越性和行为坚定性的文化表现。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具有强大的力量源泉,其支撑不是星星点点的文化成果,也不是零零散散的文化著作,而是具有深厚底蕴、丰富内容、合理结构和开放精神的文化体系。这个文化体系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文化形态,是具有深刻文化根基、文化内涵和文化理想的复合体系,是当代中国之所以可以并且能够实现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相似文献   

11.
1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中共十八大报告的主线,也是中共十八大精神的精髓.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参政党来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历程中取得的最基本、最广泛、最深刻的共识,也是农工党在血与火的斗争洗礼和切身经历中取得的最宝贵经验和政治财富.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精辟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鲜明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点基本要求和两个百年目标,号召全党要坚定这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农工党常州市新北区支部把学习中共十八大精神作为抓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着力提高全体党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为新北区全面建设现代化示范区做贡献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信是青年在新时代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培育青年的文化自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革命文化为动力,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支撑,增强青年对中华文化的内在认同,将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建构文化自信是文化属性的逻辑使然,也是国家发展要求的现实必然,其践行需要公共文化治理。在此中,文化制度建设是建构文化自信的顶层设计,它以发挥制度优势为重点、以政府为主导者,以“科学性-人民性-系统性”为基本遵循存续文化制度自信;文化生产建设是建构文化自信的现实保障,它以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以文化供给组织为中坚力量,以“价值嵌入→内部优化→高质量文化供给”为运行逻辑深化文化生产自信;文化生活建设是建构文化自信的落脚环节,它以提升文化生活质量和提增民众人生意义为重点、将居民放在主位,以居民“获得→认同→内化”为路向推动文化生活自信。文化建设多维途径搭建共治之网,共筑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在道路探索、理论创新和制度建构的统一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对道路的自信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人类社会现代化道路;对理论的自信深刻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是具有文化自觉和理论优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制度的自信可以归结于:制度建设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保障,它高度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林云峰 《新东方》2013,(3):32-35
我们党具有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光辉历史,具有立足实际,根植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还能够不断纠正自身错误和偏差,始终坚持正确的路线,领导人民沿着正确的路线前进,并且其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建设格局不断完善。经过党的几代领导人的接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就和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清晰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公安研究》2013,(6):11-11
吴大兵在《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12期撰文认为,"理论自信",既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自觉,也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理解"理论自信"可从三个维度展开,从客观依据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从价值取向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崇尚人民主体价值观;从实践精神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20.
对于今日中国社会的反腐败来说,重要的是击鼓而不是鸣金。可贵的是添砖加瓦而不是吹毛求疵,需要的是义无反顾而不是瞻前顾后。 一、对反腐败能取得成果要足够自信 也许中国社会反腐败欠账积累多了一些,也许腐败分子在一定时间段、一定场合已经登堂入室反客为主.以至于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反腐败新的要求后.社会上的一些人对反腐败能否成功并不乐观,对反腐败的成果大多只是观望性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