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的实践,提高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水平,不断开创全省人大工作新局面,2017年2月17日,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会"县乡人大工作交流研讨会"在鹤壁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副理事长张春生到会指导。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刘春良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省人大制度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县乡人大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一系列新思想,对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抓住细节,对症下药,县乡人大工作才能从整体上"强筋壮骨"。  相似文献   

3.
正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国家权力机关和人大代表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基层国家政权建设,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方面。新时代肩负新使命,县乡人大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将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县乡人大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握方向,准确定  相似文献   

4.
《人大研究》2006,(7):15-21
县乡两级人大是我国基层政权建设的第一线,直接面对各级人大代表,直接面对各方面的群众。县乡两级人大工作开展得如何,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至关重要,对于有效地发挥基层权力机关作用至关重要,对于县乡两级人大密切联系群众、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甘肃省县乡两级人大组织,多年来围绕发挥职能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县乡两级人大的各种制度还不完善,也不太规范,开展工作困难比较多。为了贯彻中央九号文件精神,总结、交流县乡人大工作经验,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推动县乡…  相似文献   

5.
郭华玲 《云南人大》2007,(11):17-18
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搞好这次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对于巩固国家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贯彻落实中央转发的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研讨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特别是县乡人大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由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与北京市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秘书处共同举办的"第三届‘民主与法治学术交流研讨会(北京·201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方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7.
正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新常态、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重要任务。近年,中共社旗县委充分认识到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有关会议精神,尤其是中发[2015]18号文件下发以来,加大了对人大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光山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河南省委、信阳市委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决策部署,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有力地推进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善谋大事保持定力政治建设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对地  相似文献   

9.
<正>全省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经验交流会9月29日在兰州召开。会上,通报了全省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总体情况,部分市州、县区、乡镇和街道人大工委作了交流发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出席会议并强调,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是我国地方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要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通过人大法定职责的有效履  相似文献   

10.
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而专门委员会制度是其重要的具体制度。201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需要,可以设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2016年底,以全省县乡人大换届为契机,县级人大普遍设立专门委员会,这是加强县级人大工作和建设的重大进  相似文献   

11.
正县乡人大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是我国地方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占据基础性地位。根据宪法规定,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乡人大代表,组成县乡人民代表大会,再由县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乡国家政权机关领导人员。在一定意义上讲,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的过程就是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实践过程,是对  相似文献   

12.
<正>"县乡人大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基层人大建设要常为常新,不断丰富内涵,健全制度和机制,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县乡两级人大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在人大整体工作中,县乡两级处于基层基础地位。6月,中共中央转发《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和重要措施,旨在适  相似文献   

13.
正做好人大代表工作和乡镇人大工作,中央有要求,省委有部署,人大职责有规定,人民群众有期盼。日前,省人大常委会围绕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建设、"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专项活动、贯彻乡镇每年召开两次人民代表大会三个主题,在宜春召开全省人大代表工作及乡镇人大工作座谈会。这是继去年9月全省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经验交流会之后,全省人大系统又一次聚焦代表工作、聚焦基层人大建设的重要会议,充分体现了人大系统贯彻落实中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河北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途径和方法,在街道建立了人大工作委员会,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在社区建立了人大工作站,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扎根在社区。加强组织领导区人大常委会将做好社区人大工作作为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基础,把社区人大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在基层开展好人大工作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内乡县人大常委会把《人大建设》杂志作为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指导县乡人大工作、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抓手,创新方法、扩大参阅范围、狠抓征订质量,使征订工作年年都有"好收成"。2010年,共征订杂志1100多份,除确保全县各级人大代表人手1份外,还扩展到乡镇各部门和各村委会,实现了让《人大建设》在全县开花结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乡镇、街道人大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和人大工作组织,是我国地方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是党和国家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在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履行宪法、法律赋予县乡人大的职责,加强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工作,许多地方探索设立了乡镇人大主席团和街道人大工委,协助开展人大日常监督和代表工作。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要求和新修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必将引领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坚持、完善和发展。特别是总书记在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及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制定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加强县乡人大工作的系列文件精神,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尤其是基层人大工作的加强和完善,提供了难得机遇。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新修改的地方组织法的深入实施和中央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县乡人大迎来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春天,各项工作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其中,较之以往,作为乡镇人大依法行权的中枢——乡镇人大主席团,其闭会期间的地位和职能也得到了明确和加强。根据新修改地方组织法的规定,乡镇人大主席团"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每年选择若干关系本地区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有计划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6月,中共中央转发了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加强人大工作特别是县乡人大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2015年8月,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时修改了地方组织法,规定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需要,可以设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这不仅明确了县级人大可以设立专门委员会,而且进一步明确了专门委员会的类别和数量,由此,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设立有了法律依据和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乡镇人代会是乡镇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主要形式,也是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有序参与管理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经。近年,新蔡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县乡人大工作的文件精神,围绕"三个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