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立法协商是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基于立法的客观规律和我国立法的现实情况对立法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作为一种具体立法制度,立法协商是指立法机关在立法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与社会各界进行沟通、协商的活动。《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指出,加强立法协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在2021年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人大协商、立法协商,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在此之前,  相似文献   

2.
正加强立法协商工作是提高立法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立法协商"概念。2015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人大协商"的概念。201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领导立法工作的意见》强调,"推动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按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加强立法协商,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定了"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为做好新时代立法协商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  相似文献   

3.
经过紧张筹备,中央电视台《人大说法》栏目于2005年6月26日开播。今年3月以来,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就在中央电视台开设《人大说法》栏目的问题与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多次协商。为了使《人大说法》栏目尽快与观众见面,中央电视台决定暂在其社会与法频道的“法律讲堂”专栏中辟出一定时间,开设《人大说法》子栏目,围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向广大观众介绍立法背景、透视立法过程、解析立法精神、讲解立法内容。6月26日首播的《人大说法》栏目将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公务员…  相似文献   

4.
“人大主导立法”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2011年4月《中共中央转发〈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关情况的报告〉的通知》当中。该文件提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依法行使国家立法权,发挥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1]。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2]。  相似文献   

5.
正对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的法规主要是对过程的主导,包括立项、计划编制与调整、调研起草、意见征集、审议、修改、表决等,在这些过程中,行政立法处于辅助地位。一、问题与提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人大主导立法"这一重要论断[1]。2015年修改的《立法法》在法律上确认了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6.
地方立法听证的基本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立法听证先是由地方开始实践的,地方人大开展的立法听证正成为中国民主立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99年7月16日深圳市法制局最早召开立法听证。1999年9月9日广东省人大对《广东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进行的立法听证是我国首次由人大组织的立法听证。武汉市人大也较早于1999年10月29日就《武汉市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条例》举行了立法听证。迄今为止,我国31个省市(不含台港澳)中,绝大多数省市的人大或政府进行过立法听证实践或制定了专门的立法听证规则。在我国各地的立法听证实践中,一般都制定有专门的立法听证规则或者比较具…  相似文献   

7.
正2008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组织编写出版《地方人大工作通鉴丛书》,邀我作序,盛情难却,我写了短文。当时是首批推出《地方人大公文通鉴》《地方人大会务通鉴》《地方人大立法通鉴》《地方人大监督通鉴》4本图书,这在我国地方人大工作史上还是第一次,称得上是地方人大工作理论研究的创新。这套丛书一问世,就受到了各地人大工作者的青睐,对地方人大工作实践发挥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时过8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又一次组织既有丰富工作经验又有理论研究功底的地方人大工作者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修订、增补原有书稿,再一次推出了"新时期地方人大工作通识读本"8本,包括《地方人大科学立法通鉴》《地方人大监  相似文献   

8.
10月31日至11月1日,第四次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在武昌召开。盛会适逢佳期。在我省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之际,此次会议认真总结了近几年来我省人大工作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了新形势下人大工作,将有力地推动我省人大工作的创新和发展。2005年省委人大工作会议以来,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全省工作大局,依法履行职责,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制保障,推动着我省民主政治建设阔步前行。本期推出一组稿件:《高擎党的大旗》、《唱好立法大戏》、《提升监督实效》、《抓住活力之源》、《强健履职体魄》,以展示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加强党的领导、地方立法、监督、代表工作和自身建设等方面的创新之举,以期再现我省民主政治进程中的点滴事件,与广大读者一同分享我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走过的辉煌历程。同时,本期还编发了《潮平风正好扬帆》和《续镌湖北民主政治建设的新丰碑》,报道省委人大工作会议概况,解读省委有关文件精神。  相似文献   

9.
侯雪 《中国人大》2015,(8):37-38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下,地方立法的提出和起草机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人大自主立法的形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实践人大自主立法的过程中,强调立法质量的同时,质量立法这一关系立法程序问题,也逐渐走进地方立法工作的视野。2014年8月1日,《大连市志愿服务条例》(简称《条例》)开始实施。在《条例》制定的立法工作实践中,闪烁了几大亮点,充分发挥了人大的主导作用和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成果,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是"十四五"时期统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其中很多内容必将给人大立法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带来重大影响。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认真学习领会《规划》内容,深入研究《规划》对地方人大立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主动适应新形势,自觉将《规划》要求融入地方立法工作实践,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地方立法规划是地方人大常委会对五年任期立法工作的总体安排,是对地方立法工作宏观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思考和把握,是做好地方立法工作的基础。2019年3月27日,郑州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主任会议研究通过《郑州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至2022年地方立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新一届郑州人大立法工作进行了谋篇布局。《规划》的编制过程,也是一次地方立法坚定方向、突出重点、讲求民主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2.
付海梅 《人民论坛》2014,(14):57-59
目前,中西协商民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有决策机制论、民主治理论、公民参与论,而中国则在理念、原则、基础、体制等方面独具特色。西方有协商民意测验、公民陪审团、开放性合作方法,而中国有人大立法过程中的协商、公民参与的政治协商等。要坚持协商民主的中国特色,须努力实现多党合作中的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13.
围绕《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草案)》开展立法协商,是北京市政协2021年协商工作计划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该条例也是"十四五"时期本市第一部在政协开展协商的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14.
无论从历史发展、主要职能还是性质定位上看,人民政协参与地方立法协商是地方立法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人民政协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中发挥其职能的重要方式。人民政协参与地方立法以同级协商为宜,发挥交流平台作用而不是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地方政府分享立法权力。信息共享、观点表达和法律免责是确保立法协商有效进行的三大机制,最终通过启动程序、协商程序和终止程序三个环节实现立法协商。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西协商民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有决策机制论、民主治理论、公民参与论,而中国则在理念、原则、基础、体制等方面独具特色。西方有协商民意测验、公民陪审团、开放性合作方法,而中国有人大立法过程中的协商、公民参与的政治协商等。要坚持协商民主的中国特色,须努力实现多党合作中的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16.
法治博览     
《人民政坛》2016,(4):46-47
正立法如何精细化山东省委党校政法部赵迎辉在2016年3月3日《学习时报》上撰文《走向立法精细化》认为,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需要,立法工作的重点应从体系构建转为质量提升,强调立法的精细化和操作性。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科学划分立法权限。一直以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部门立法权限过大,部门利益法律化的倾向严重。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7.
根据《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的规定,省和较大市的人大专门委员会有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提出法规案的权力。专门委员会行使立法提案权是人大立法过程的重要环节,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功能,需要认真总结、研究和探索,以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战略任务。其中"积极开展人大协商",在民主立法实践基础上"深入开展立法协商",是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一个重大课题。一、立法协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一)"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的比较"协商民主"既是政治学的新概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要求。对它的内涵、地位、作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要求"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近年来,上海市人大内司委在制定《上海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若干规定》、修订《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等立法过程中,积极探索提高立法质量、发挥立法主导作用的方法和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201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对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做出全面部署,是指导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我以为,在各类协商中,政党协商是重点;在政党协商的内容中,政治类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