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文化"泛娱乐化"把"娱乐"作为衡量一切文化形态的最高标准,从而遮蔽了文化涵养审美情趣、构建价值理念、行塑思维方式的基本功能。这是网络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现。网络文化"泛娱乐化"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造成了剧烈冲击,消解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整体性、丰富性和美好性。由此,应从培育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加强主流文化阵地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认同等多种方式,构建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奋斗》2021,(2):36-38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标志着文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从龙江振兴发展全局来看,推进"六个强省"建设,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文化是重要因素;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务、守好祖国"北大门",文化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三十多年来着重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社会物质需要与落后的物质生产之间的矛盾,今后应转移到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与落后的文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通过文化的发展进一步带动经济和其他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生产力不只是物质生产力,还必须包括"文化生产力"。文化是经济和整个社会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火车头。"文化中心论"有其理论、史实和现实的依据,在当今中国有其必要性、迫切性和合理性。以文化建设为中心的主导性价值取向有益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社会转型需要经过一个过渡环节,即经济领域向"文化产业中心"转移或集中,进而逐步过渡到以文化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模式,构建文化化、知识型的和谐社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必须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一个经济组织,它不可能直接地去体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趋势,不可能直接反映生产力的先进程度。中国共产党也不是一个文化团体,它不可能直接地去体现文化的具体形式与状态,也不可能直接反映文化的先进程度。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政治组织,是一个执政党。所以,无论对于先进生产力,还是对于先进文化,它都只能去"带领"、"促进"与"代表"。而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能否"代表。能否做到"代表",又并不是自我标榜的,而是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结果。   在对于党的自身建设这一问题上,虽然不能忽视道德、伦理、教育、良心、作风…  相似文献   

5.
"文化大革命"期间,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盛行全国。一次,在广州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当有人问江青名列八大样板戏之首的《红灯记》原作者到底是谁时,江青说,那个人名叫沈默君,他本来文化不高,是部队一手培养的。一般作家在一部剧中塑造一个英雄人物都很不容易,而他却在一部电影里一下子塑造了三个英  相似文献   

6.
姜淼 《奋斗》2013,(4):15-16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报告还强调,应该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对建设民族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是20世纪在中国最伟大的人物,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军事家、政治家,同时又是对中华民族新文化建设作出独特贡献的文化巨人,是中华民族现代新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推进者.毛泽东同时具有思想家、著作家、诗人的品质,从而取得了与政治、军事并驾齐驱的文化成就.毛泽东在"思"、"诗"、"志"、"事"四个方面铸就和塑造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不朽灵魂、崇高品格,高扬了代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进步的历史要求的坚韧意志,规划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模式和指导方针,开拓了新文化的建设大业.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对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里所创造、倡导、坚持的思想、精神的背离,因而不能以此抹杀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巨人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更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习近平强调:"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而我国的红色文化,作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性继承,传承并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新文化体系。它体现了党在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勇于担当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是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回顾党的历史就会发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年代所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遍布全国各地具有浓重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产物。  相似文献   

9.
《求实》2014,(Z1):286-287
<正>党的十八大、十七大报告分别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大力加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为推动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政治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是一个十分现实而紧迫的课题。"这些重要论述,让建设发展先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当今世界,时势瞬息万变,文化越来越象征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迅速发展,文化"软实力"也日益雄厚,但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生活的需求,增强文化软实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种持久的、无处不在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建设是一个地区文明进步的原动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就永春而言,积极推动和谐文化建设,打响民间传统文化品牌,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委"夯实基层基础,突破工业产业"两个主要工作着力点,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生态工贸旅游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2017,(12)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精准表述,明确了中国进入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要搞物质文化生活建设,更加注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建设,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不断增长的需要。这也意味着对我国全面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这更意味着"中国方案"的探索将向各个领域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化在乡村经济社会经历了由强势到弱势的演变过程。现阶段,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乡村环境治理、生态维护、文化繁荣、乡风塑造、绿色发展等问题,必须重塑生态文化主导地位。福建省乡村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文化建设先天优势显著。文章从"为何要建设""谁是建设主体""如何建设"三个层面,对福建省推进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改革创新、持续稳健发展最深沉、最根本、最持久的原动力,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发展软实力、建设现代化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在规划设计上创新.一是精心谋划建体系.坚持"先谋后动"的思路,秉承"以文化引领行为、以行为塑造文化"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经营文化建设,结合铁路行业特点、地域特色和铁路货运工作实际,以进一步完善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为重点,全面构建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发展要求、具有铁路货运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不断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二是落实责任强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这是毛泽东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论断。很多人知晓它,因为这是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的一句,但鲜有人知的是,几天之后,毛泽东再次郑重地写下了这句话,作为给《新建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第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数十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准确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现实。经过6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从国家发展的现有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更高需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理念,有着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渊源。"民惟邦本"的重民思想、"民贵君轻"的爱民思想、利民富民的惠民思想"铸造"了其历史基因,坚持群众路线的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观、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锻造"了其时代精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共建共享、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塑造"了其当代灵魂。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系,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就是以其文化特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的.建设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事关内蒙古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内蒙古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但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多种因素,文化的潜力尚未充分挖掘出来,以致于生产力发展得不到文化智力的有力支持,影响着经济发展速度;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短缺,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由于文化落后,地区知名度不高,影响着更进一步的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共十七大发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一、新的文化发展理念逐步形成,文化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20.
文化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它不仅是幸福民生、健康民生,更是政治民生,是文化之本、民生之魂、和谐之基。云南文化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是公共文化建设。只有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才能有效改善文化民生,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