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79年地方组织法赋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到今天为止,地方立法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来,地方立法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从奠基到形成,见证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恢复到发展、到不断完善,见证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2.
写在前面的话地方立法权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1979年通过的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情况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由此,掀开了地方立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立法权是省级和省会城市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民族自治州、自治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自1979年以来,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了为数不少的地方性法规,这些地方性法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地方改革开放、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应当看到,地方立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地方立法中立、改、废不协调一是新的地方性法规出台后,未明确将已被替代的旧法在立新法时明令废止,导致新旧法规同…  相似文献   

4.
由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的特定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制定地方性法规,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9年以来的15年间,我国的地方立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共制定地方性法规3000多件。这些法规对于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四大和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之后,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  相似文献   

5.
制定地方性法规,是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加强地方法制建设的重要方面。到2002年12月,我国地方立法已有5200余件,为依法治国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宪法和地方组织法中关于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规定比较原则、司法体制不健全、司法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地方性法规在实施中往往遭遇“不依”的尴尬。这不仅  相似文献   

6.
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除法律、行政法规外,还包括地方性法规.地方立法作为国家立法的重要补充,对保证宪法、法律在本行政区域的实施、规范,促进和保障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我区地方立法工作是实现新疆依法治区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新疆地方立法工作起始于1980年,截止1998年底共制定或批准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  相似文献   

7.
正众所周知,地方立法发轫于1979年,当年出台的地方组织法,明确授权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地方立法自此成为一项国家制度设计。拓展于2015年,新修改的立法法赋予所有设区的市、自治州地方立法权,地方立法迈入主体更多元、层级更丰富的新阶段。经四十余年发展,地方立法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是省(市、区)、设区的市、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宪制权力,更是衡量地方人大工作水平和实效的直观标尺。每个地方立法主体都无比重视立法,这推动了地方立法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但也带来了唯立法而立法的问题,比如简单套比上位法,凡有国家法律就想立一部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比  相似文献   

8.
探索、发展、提高,回首30年的甘肃地方立法工作,走过了一段与改革开放进程紧密联系的历程。本文拟就甘肃省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的立法状况做一简要回顾和总结,结合甘肃地方立法理念和工作机制的转变,对今后地方立法的发展趋势提出几点思考。一、1979年以来甘肃省立法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自1979年7月地方组织法赋予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以来,甘肃省地方立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起步探索到提高发展的过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2009年6月,  相似文献   

9.
建设法治社会,不仅应重视法律、法规的制定,更应关注法律、法规制定后的实际运作状态、所取得的绩效及存在的问题。2006年4月至10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了自1979年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的第一次地方性法规立法质量评估工作,受到了立法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省级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至于可以制定什么样的地方性法规,却是语焉不详。在立法实践当中,省级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行为并不规范。面对社会上立法需求"旺盛"的新形势,省级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步伐明显加快,立法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也随着突出起来。若不引起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地方立法的进程和地方性法规实施的效果,甚至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省级人大常委会立法行为不规范有多种表  相似文献   

11.
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体制中的重要一环,地方性法规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性法规质量问题是地方立法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据统计,从1979年至1994年上半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总数已达3000多件。这些法规从整体质量上看是好的。这些法规,对于保障和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丰富国家法律宝库,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崔立文 《人大研究》2006,(11):21-22
地方立法空间是指地方性法规可以作出规定的事项和内容。随着立法法对地方性法规制定范围作出明确规定,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对地方性法规设定行政处罚、行政许可作出限制,法律、行政法规逐渐完备,法律、行政法规条文趋于细化,地方立法的空间已被压缩。本文拟对此做一点分析。一、立法明确了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从整体上缩小了地方性法规制定的范围在相当长时间,我国对法律和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限没有作出明确划分,特别是没有规定哪些事项属于法律专属立法权,只能制定法律,地方立法不能涉及。因此,有不少应由国家制定法律的事项,有的地…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我国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477件,现行有效的212件。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选举法等7部法律,这是新时期国家立法工作的第一批成果。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对宪法进行了全面修改。新宪法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从此,以宪法为依据的国家立法工作驶入了快车道。到1998年12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  相似文献   

14.
包文艳 《中国人大》2008,(23):36-37
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地方性法规制定权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地方国家权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自1979年国家赋予地方立法权以来,为保证地方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地方立法  相似文献   

15.
地方组织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随着《立法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的相继出台,地方立法究竟可以立什么,都有哪些事项不可以涉及,已经越来越具体了。作为从事地方立法的工作者,要像学数学必须记公式一样,牢记在心,否则,就容易在立法中闯“红灯”。  相似文献   

16.
依照宪法、地方组织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必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必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省、自治区享有立法权的市和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必须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这种备案、批准程序构成了地方立法的法律监督关系,包含了对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同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撤销权和不批准权。这对维护国家的法制统一,提高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规范性,多了一层保障作用。但从十几年来地方立法的实践看,这一监督职权尚未得到正确、有效地行使。一是报备环节不完善。报备工作除有关法律作出过原则规定外,对报备的时效、程序等尚未作出具体规定,致使这项工作带有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月19日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地方立法活动,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和废止地方性法规,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地方性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立法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地方立法应当依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  相似文献   

18.
1979年开始的地方立法,至今已走过十多年的历程。这一时期地方立法有很大的发展,制定了大量的地方性法规,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和公共事业建设,为加强地方政权建设和维护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和总结地方立法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提出存在的问题,对加快地方立法步伐是很有必要的。据统计,从1979年到1992年底,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的地方性法规约2600件。根据这些法规的制定情况,我们可以把地方立法大  相似文献   

19.
王萍 《中国人大》2014,(17):20-21
1949年以来的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则给中国法制发展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1979年6月18日至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上,这是一次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会。它以选举法、地方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七部法律的制定,书写了一段立法传奇。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地方经济立法概念的界定我国地方经济立法是我国地方立法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的方面 ,探讨地方经济立法的基本概念 ,首先必须明确地方立法的基本概念。关于什么是地方立法 ,长期以来 ,立法学界大致有两种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 ,地方立法只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活动 ,不包括地方政府为执行法律、法规而制定具体办法的活动 ,即排除地方政府制定行政规章的活动 ,通常称为狭义的地方立法。另一种观点认为 ,地方立法不仅包括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活动 ,还应包括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