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规矩"。从"立规矩"、"讲规矩"到"守规矩",强调把"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规矩"正逐渐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个新常态话语。规矩,是一个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的重要标志和保障。没有规矩,一个人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一个组织也注定成为一盘散沙。习总书记强调,"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对于一个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共产党而言,要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除了严密的组织体系外,还需要党员干部高度自觉的规矩意识和规矩约束。  相似文献   

2.
有人问画坛巨匠吴作人:为什么没有“吴作人画派”。吴先生说,“这不是我所追求的。过去的大师说过:‘学我者死’。所以,我在教学中,历来主张‘教人以法,不能教人以变’。” 吴作人总是要求他的学生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他认为,如果学生都象他的老师,倒是一种真的失败。他把自已比做中国文化发展链条中的一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吴作人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名誉院长等职。为了表彰吴作人在绘画创作和美术教育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庆祝他从事艺术活动六十周年,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于四月底至五月中旬,举办了“吴作人画展”、学术讨论会等活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冯友兰、韦政通、朱伯崑、田浩诸大家,均误认中国哲学中有一个"功利主义"的传统.实际上中国哲学家根本不倡导"西式功利主义":他们不主张以"义"为手段,不主张以"动机"为手段,不主张以"利他"为手段,不主张以"利物"为手段."一人遂其生,推之而与天下共遂其生,仁也",这才是中国哲学看待一切问题的坐标.中国哲学讲功利,但必把群体之功利摆到优先于个人功利的位置上,亦必把天地万物之功利摆到优先于人类功利的位置上;中国哲学家习惯于立足"宇宙背景"谈"功利",优先考虑"天地之利"或"大利".这就是所谓"大利主义"."大"是中国哲学考量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撤掉这个"宇宙背景",则中国哲学失其为"中国哲学"、中国思想失其为"中国思想"、中国学问失其为"中国学问"矣."大利主义"完全不可用"西式功利主义"去解读.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学德观具有丰富的内容,他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要求把学习知识与修养道德统一起来;反对"不知而作",倡导诚实不欺的治学道德;反对"骄且吝"和"意、必、固、我",倡导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治学道德;批评学习"中道而废",倡导学而不厌、恒进不止的治学道德;有见于"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倡导学患无能而不患莫己知的治学道德。这些思想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以启迪,有些对克服今天学界的某些不良现象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阳明先生揭橥良知之学、倡言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之教,使儒家心学大放异彩。宋明理学家不仅对于"性之善"与"心之灵"有其深刻的体认,而且自觉地为之献身以便修德成圣,阳明先生力主"心即理"及其所谓"良知",说到底即集中体现了一种将"心之灵"与"性之善"两大认识真正合而为一的儒家信仰,"信得良知"便是对这一儒家信仰的真实表达。所谓"信得良知",亦可以说是一种儒家化的良知信仰或良知化的儒家信仰,正是基于这一信仰,阳明先生才汲汲于教人依良知而行,做一个心地光明、纯乎天理的人。  相似文献   

6.
正"两学一做",基础在"学"。这次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十分明确,就是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党章党规,重在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党章是管党治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着党的基本理论和政治主张,集中体现着党的集体意志和原则要求。把党章这个总规矩立起来了,其他纪律规矩也就容易立起来。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出问题,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不学党章、淡忘党章,不拿党章当回事。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尊崇党章、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是最基本的要求,不仅要经常捧读、认真领会,更要入脑入心、外化于行。党规党纪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规范党员行为的具体遵循。要认真  相似文献   

7.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虽然不是直接谈美,但蕴含着丰富的美育思想。王阳明一生从事教育,其目标就是教人"致良知",体认自有本心,成就完满人格。明确人人具有成圣的潜质,树立成圣的理想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崇高的人生目标。王阳明"心外无物"的审美本质论,极大地提升了主体的地位,万物的本质向人开放,万物的意义向人生成。启示青年学子投身世界,拥抱世界,并具有为世界揭示意义的广阔胸怀和宏大气魄。王阳明以身心的体悟和实践为"致良知"的工夫,重视通过情感的力量来化育人心。寓教于乐启示我们把德育和美育结合起来,通过"乐"的工夫来潜移默化地激发本心"良知",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乐在其中也学在其中。王阳明"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引领学生超越有限的生命存在和有限的意义,获得精神的自由,去追求"万物一体"的最高审美境界亦是"天人合一"的最高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8.
纤夫     
正时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纤夫拉船的场景。波浪翻滚的河面上,一条长长的纤绳两端连接河中的船和岸上的人。一端系在船上,另一端系在拉纤人的腰间,一人,两人,有时三四人,亦或十余人一齐拴着纤绳,弓着腰,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滴汗水,用尽全身力气,拉着满载的船只逆水前行。这就是纤夫。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烈日当空,或者寒风刺骨,纤夫们总是深一脚,浅一脚,泥里,水里,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主观设定"学而优则仕"的理想,以志道据德为终极旨归,但是先秦儒家之"学"的现实效果却无法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后世学者对于"学而优则仕"往往将着重点放在"仕"的结果,而对于为仕的前提"学而优"的过程却相对忽略。先秦儒家将为学致思的重点始终都放在心性领域的道义追求方面,对于造成后世无数读书人善谈心性却拙于事功的消极影响是无法回避的。尽管其为学思想本意并非如此,但理论导向与现实后果却出现了二律背反。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16,(3)
正从政之本在于做人,做人之道在于修身。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领导干部为官从政须深刻体会感悟学、忠、谦、忍、敬、宽、严、实、勤、廉、慎、恩等十二个字,只要深悟、笃行,对为官做人必有教益。第一个字:"学"知从学中来,智从学中求,志从学中立。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领导干部素质能力、道德品行、党性修养的背后,其实是对书本知识和实践、阅历的积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必须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应努力学习与自己工作领域相关的知识,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世  相似文献   

11.
徐陶 《理论探讨》2020,(2):82-87
西方学者对于儒家思想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之研究肇始于费正清的中国学研究,他所提出的"革命学说"认为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对于传统文化是一场彻底抛弃与革命,但是这种观点受到墨子刻等西方学者的批评。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思想及中国具体语境相结合,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并且提出了儒马关系的"契合论""相融论""暗含论"等观点。西方视角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启示,不过我们更需要立足于中国自身的现实语境和思想语境,进行富有创造力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活动,从而不断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2.
平时从媒体上看到的会议多了,自然也就瞧出一些门道来。譬如说主席台。凡开大会,必定要有主席台;有主席台,就要精心布置:一般要依照"惯例"悬挂会标、设置话筒、排定桌签、安排礼仪、摆放鲜花等,特别要形成台前花团锦簇、台后松枝成林的阵势。远远看去,层花叠翠、流光溢彩,气势不凡。但让人想来,如此费时费力费钱,对于会议精神的落实毫无用处可言的布置,未免过于奢华了。  相似文献   

13.
正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学要学到位;关键在做,做要具体化。以学促做,知行合一,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是这次学习教育的着眼点、落脚点。合格党员的标准是原则的,也是具体的。延安时期,我们党就曾提出"良好的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概括了合格党员应该具备的"五种精神"。新形势下合格党员的标准是什么?那就是"四讲四有":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在学习教育  相似文献   

14.
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去调动人的积极性,这是所有社会组织都在研究和实践中的问题。西方比较有影响的有需要激励理论,期望激励理论,双因素激励理论,公平激励理论等,我国古代也有诸如“以利诱人,为己者必增,以誉导人,为国者必众”的励人名言。这些理论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反映,都是为一定的社会和阶级服务的。因此,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我们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斗争实践中,根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前人的激励理论进行了科学的扬弃,总结提出了“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的社会主义激励原则。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重温这篇著作。中央组织部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把这篇文章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学习掌握其中科学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体会蕴含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这对于当前高校党委以科学方法加强从严治党、从严治教、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6.
正一棵树苗、一株花草,留于大地、存于野外,才能经风雨、受考验、接地气。一旦搬入温室断了地气,就会与自然割裂开来;即使对其施以百般"刀功"、千般"规矩",也是缺乏生命力的。同样,基层党组织建设也不能随心所欲,把强基层、打基础变成了自家栽"盆景",看到入眼的就拿来种一下,遇到合意的就  相似文献   

17.
正面对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强化问责的常态,党员干部如何保持心怀戒惧的心态,既成现实课题,也是必答考题。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邓小平同志讲过,"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可见,"怕"是人生智慧,也是做人品格。凡清官皆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遵规矩、守纪律。贪官也  相似文献   

18.
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基础学科应是一门科学。在政冶学界已形成共识,并且很多学者都从事过这方面的工作,亦即试图把政治学建设成为一门真正的政治科学 在这些学者中,行为主义者的活动最引人注目 但是,他们所创建的政治科学虽然取得了一些很有意义的成就,同时也暴露了这一“科学”脱离现实的不足;政治学越“科学”,就越  相似文献   

19.
对西方"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历史上,有许多学者对"以人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得到发展.费尔巴哈继承了人文主义的传统.以人为出发点,揭示了人的本质及宗教的秘密.马克思则从现实的人出发,分析了人的异化问题,提出了共产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的本质就是人道主义,即人对人的拳质的真正占有.马克思之后,一些西方学者对"以人为本"问题继续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当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思想、新要求。严格思想教育、从严管理干部、从严整治作风、严守纪律规矩、严肃党内生活、严厉惩治腐败、严格责任追究,把"严"贯穿于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党建工作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