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新慧 《人大建设》2023,(10):26-2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地依法履职,使发挥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南阳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为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人大力量。  相似文献   

2.
根据省、州、市统一部署,新一届市、镇人大代表已选举产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充分发挥新一届人大代表作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是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增强人大工作活力的基础。近年来,各级人大特别是乡镇人大认真贯彻落实《代表法》,积极探索代表工作的新途径,努力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不断总结新经验,促进代表工作深入开展。在组织代表活动,发挥代表作用等方面有新突破,创造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因此,发挥好代表作用对乡镇人大工作来说显得十分重要。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镇人大吴国良撰文说,乡镇人大要在"四方面"发挥代表作用,一是在思想上确立"代表为本"理念。  相似文献   

4.
2020年,53人次全国人大代表通过参加执法检查,深入一线掌握法律实施情况,为法律更好实施建言献策。栗战书委员长指出:"更好发挥代表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是人大工作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基础。"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全年共邀请53人次代表参加执法检查活动。通过邀请代表参加执法检查,密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同代表之间的联系,也充分发挥了代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其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成效,关系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行使。2014年换届以来,鹤壁市十届人大常委会围绕代表有能力履职、有平台履职不断探索,使代表履职成效得到彰显、履职情况得到基层的监督和评判,代表履职的积极性、责任感不断激发,有效促进了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重培训提素质代表履职有能力2015年4月28日,鹤壁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6.
王国良 《辽宁人大》2008,(10):32-32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大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与发挥代表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代表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中的主体作用,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些重要论述对新时代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人大工作是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大各级党组织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战斗堡垒,人大机关党员和党员人大代表是推进人大工作的先锋队。随着民主法治建设步伐的加快,基层人大的工作越来越繁重,任务越来越艰巨。如何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尤其是党员代表的优势作用,更好地做好、做实基层人大工作,已引  相似文献   

9.
普新中 《云南人大》2009,(5):36-36,38
人大代表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使者,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工作做得如何、代表作用发挥得如何,事关人大及其常委会整体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事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与推进,事关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权力的有效实现。因此,各级人大常委会要把代表工作作为人大工作的重要部分,用更多的精力,花更大的力气,切实抓好。  相似文献   

10.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等等,这些论述,对我们开展代表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年多的履职实践,让我感受到,做好人大工作,  相似文献   

11.
王萍  江珊 《中国人大》2023,(15):29-3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联系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
李挺 《云南人大》2007,(3):36-37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代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大工作的质量。关系到代表履职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提高代表素质,履行代表职务,发挥代表作用,关键是要增强代表的十种意识。  相似文献   

13.
李挺 《云南人大》2006,(7):33-34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代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大工作的质量,关系到代表履职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提高代表素质,履行代表职务,发挥代表作用,关键是要增强代表的十种意识。  相似文献   

14.
人大代表执行职务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职责的基础,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权力的体现.红桥区人大常委会遵循“夯实基础、规范制度、整体推进、注重特色、构建载体、深化活跃“的原则,认真做好代表工作,创新活动方式,促进代表密切与选民的联系,进一步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开展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活动,是代表依法履职、关注民生、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的重要形式。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在制度上更加重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新修改的代表法和《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发  相似文献   

16.
正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代表作用发挥得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大工作水平的高低。只有切实充分地发挥好代表作用,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履行好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人大工作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2017年以来,诸城市人大常委会在潍坊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代表工作新特点,认真总结历届代表工作经验,创新开展"两进三诺"代表履职活动,进一步激发代表的履职热情,密切代表同选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地反映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使代表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彰显了人大代表风采,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报告中指出,"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乡镇人大是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基础环节。参加乡镇人大会议和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两个基本途径。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既是人大会议期间工作的延续,也是人大会议期间工作的重  相似文献   

18.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是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增强人大工作活力的基础。随着人大工作的深入,人民群众对民主政治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对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提出了新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大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当中来谋划、来推进,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9.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是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增强人大工作活力的基础。但是,从现实情况看,代表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人大代表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不仅直接影响了人大工作的成效,而且影响着民主政治的进程。本文就如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执行代表职务、履行代表职责的前提是代表本身要有较高的素质。人大代表的素质是指代表履行职责和从事人大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内在的基本条件。它是人大代表通过学习、培养、实践、锻炼所获得知识和能力等诸…  相似文献   

20.
人大代表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依法履行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人大代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整体效能的发挥,关系着人民当家作主的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得到顺利实施。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革和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人大代表的整体素质,对于促进人大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人大代表履职素质现状人大代表作为代表个体必须具备政治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