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近代外交体制是在幕末改革和明治维新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与西方的接触、交涉、学习中建立起来的。它既有西方外交体制的形式,又有日本传统政治文化的传承。日本外交的近代化不是在明治维新中一蹴而就的,幕末近代外交意识的形成,外交机构的初建,外交经验的积累,以及外交人才的培养,都为明治政府的外交近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明治政府的重视和强力推动,使得日本近代外交体制在很短时间内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2.
1854年至1867年14年间,德川幕府接连发动三次改革,针对日本开国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展开了整体性改革回应,然则越改革却越被动,最终落得改革失败政权更迭的下场。而明治新政府主导的1868年至1881年明治维新前期改革,同样是14年时间,同样是救亡图存的老问题,却带领旧日本改革自强,实现了近代国家转型。究其原因,着实反映了明治维新前期改革对于幕末改革,存在着制度安排与扩容、改革思路与模式、国家与社会同步进化上的升维走向。  相似文献   

3.
清帝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日本有志之士的危机意识,及至培理叩关则使幕府亲身领教了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敌“蛮夷”,从而开始下决心扶植以西方近代军事科学及相关学科为主要内容的洋学。诸强藩也纷纷效法幕府,竞相招聘洋学家从事洋书翻译及兵制、装备的改革,幕末洋学骤然兴起。幕末洋学不同于兰学之处在于:明显带有偏重于西方军事科学的倾向;从来源来看,也由荷兰语扩大到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多种语言;从研究领域看,更扩及到西方社会科学和政治思想,并广泛应用于社会实践。简而言之,兰学主要是通过荷兰语学习西方近代科学的学术活动,而洋学则是学习西方(不只是荷兰)近代科学思想,并应用于实践的社会运动。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欧美帝国主义国家的全球殖民扩张过程中,日本作为唯一摆脱沦为半殖民地、走向现代化道路并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一的亚洲国家,历来是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对于日本走向近代化道路的研究,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就是日本近代国际观与其近代化国家意识之间的关系。本文以18世纪末俄罗斯自千岛群岛南下为背景,从工藤平助及其著作《赤虾夷风说考》入手,尝试对德川后期日本知识分子近代国际观的成因进行分析,进而对日本幕府晚期至明治时期的近代化改革成功之路得出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明治教育改革之特点及成功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子在日本,明治时代(1868-1912)是一个全面变革的时代,是一个由弱变强的时代,也是一个撇开它长达千年历史的旧老师--中国,而改用西学,自上而下效仿西方、弃旧图新的时代。明治维新通过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的一系列改革,使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明治维新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近代史上,在东方的岛国--日本进行的一次较量,也是日本发挥其自身潜力的一次实例。在整个改革的过程中,教育作为百年树人的基础。进行得比较彻底和成功,为日本的近代化奠定了人才和科技基础。本文旨在通过总结明治教育改革的若干特点,进而对其成功背后的原因作以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由于日本在前近代一直没有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因此武士才得以产生、发展、壮大,并建立武家政权。明治中央集权政府一成立,武士阶层迅速土崩瓦解,消散灭亡,因此从其兴亡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武士作为具有"私兵"性质的社会阶层与中央集权的权力体制有着天然的矛盾性与对抗性。  相似文献   

7.
诞生于世界历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的原敬内阁(1918年9月29日——1921年11月5日),在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在日本政治史上表现了许多和以往内阁不同的政治特色,因此,正确估计和评价原敬内阁在日本近现代政治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把握日本近现代政治发展的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一、原敬政友会主导内阁产生的条件 1918年9月29日产生的原敬内阁,其产生与日本近现代历史、政治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号称“平民宰相”的原敬内阁登场可以说绝不是偶然的,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历史、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推翻了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以中下级武士为骨干的维新政权,但维新以后成立的新政权并不是一个成熟的资产阶级政权。维新以前,由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微弱,明治维新主要是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由代表日本新兴豪农、豪商利益的中下级武士领导取得成功的。因此,维新以后中下级武士支掌国家政权,代行资产阶级意志,推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些改革无疑为日本近代资本  相似文献   

8.
近代日本借鉴欧美教育的过程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一个勇于和善于借鉴外国教育经验的国家,日本的历史就是一部借鉴和学习外国经验的历史。尤其是近代的日本,更是通过"明治维新"借鉴和学习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将"他们的文化和组织结构提高到欧洲列强的水平"。…近代日本对欧美教育的借鉴大致呈现了一个由"移植与模仿"阶段到"消化与自立"阶段,再到"吸收与创新"阶段的逐渐成熟的过程。研究近代日本借鉴欧美教育的过程、总结日本借鉴欧美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对我国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和借鉴国外教育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世日本通过政治强制建立起来的身份制度以保障武士、领主和德川幕府的利益为根本旨归,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却导致了武士的贫困化和豪农豪商的崛起,这种经济实力的逆转使近世日本的身份制度走向动摇,武士的优位因缺少经济力量的支撑而难以得到保障,下级武士在经济利益和思想意识上与豪农豪商日益一致,并在幕末民族危机的历史背景下结成联盟,成为推翻德川幕府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日本企业内职业教育起源于明治维新时期。维新以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发展了企业内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各种各样的专门人才,造就了一支规模宏大而且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为日本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德川幕府时代是日本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时期。幕府末年出现了对抗侵略的军事工业,以及为军事工业服务的采矿业。各藩镇为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还兴办了纺织等轻工业。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中叶的明治维新运动,是日本历史上重要事件.当时明治政府的掌权者主要是西南各藩中积极要求打倒幕府的武士阶层知识分子.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民族生存、国家兴亡问题.因而尽快地“富国强兵”是迫在眉睫的历史任务.而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就必须“殖产兴业”,特别是要尽快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舍此别无选择.这种选择恰与幕末以后的一批眼界开阔、积极要求走西方现代化道路启蒙学者的宣传鼓动不谋而合,从而在明治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近代化的过程中,大批日本留学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是近代日本极为重视留学教育发展的结果。明治维新后,明治新政府始终把发展留学生教育作为建立近代教育制度、摄取西方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此,他们建立了留学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是从明治维新以后开始建立的。日本近百年来的发展史,是一部经济迅速发展史,同时也伴随着教育改革迫动。日本近百年来有三个关键性发展时期:明治维新(1868-1915)、战后发展(1945-1971)和现代发展(197年以后),教育改革也同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历次教育改革都适应了政治、经济改革后的新形势,为日本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日本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三次教育改革的特点将对我国目前进行的教育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一、第一次教育改革特点日本明治政府为了追赶欧美先进国家,于18…  相似文献   

14.
福泽谕吉(1834-1901)是日本近代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被誉为“日本的伏尔泰”。“日本之所以能够奇迹般地通过明治维新、借助西方文明迅速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资本主义先进国家,与福泽启蒙思想的巨大促进作用密切相关”犤1犦。“文明史观”犤2犦作为其启蒙思想的主要方面,有其一定的进步性,但特定的历史环境决定了其“文明史观”具有民族主义因素的主要基础。(一)福泽谕吉出身于德川幕府末期中津一个下级武士的家庭,深受封建领主的压迫,深刻体会到了封建制度的反动腐朽,同时又目击日本在西方列强的欺凌压迫下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受到的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5.
明治初期日本对欧美教育思想的摄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为了迅速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的建国目标,制定了“破旧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的文明开化教育方针,并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开始了全面学习欧美教育的过程。明治初期对欧美教育的学习涉及了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其中对欧美教育思想的学习和摄取启蒙了日本民众的思想,对明治初期日本学习欧美教育的其他方面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拟对明治初期日本所学习和摄取的教育思想进行研究,探讨明治初期日本摄取了欧美哪些教育思想家的思想并分析其主要特征。1872年学制改革是日本…  相似文献   

16.
德川幕府自1603年建立起,较为稳固地统治了日本二百多年。但在进入19世纪的时候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在国外,船坚炮利的欧美资本主义大国急于敲开日本锁国的大门;在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则造就了以商人资本家、下级武士和农民为骨干的幕府反对派。在这种情况之下,德川幕府所采取的一些改良和补求措施已无济于事,终于在1868年1月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以天皇亲政为旗号的明治政府。 一般认为,1872年8月,颁布的《学制》令是明治政府进行教育改革的开始,也是日本近代史上第一次大的教育改革的开端。众多的研究者对于这一法令给予了充分的评价,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到,1872年8月颁布《学制》已经是明治政府成立的五年多以后(即明治5年),那么,在此之前的明治时代的最初几年中,日本教育的情况如何?当时的情况与1872 年制定《学制》令、建立近代日本国家教育制度有何联系?这类问题至今没有给予充分的注意,显然不利于进一步深入地理解《学制》令的出现,也不利地对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研究。本文试图对《学制》颁布之前的明治初年的教育做出简单的分析评介,以求教于史界同仁。  相似文献   

17.
德川幕府末期,面对西力东渐的挑战,幕府已经无力维持其坚守祖法的外交"定制"。公家、幕府与强藩分享了外交主体资格,日本式"天下"体系与条约体系同时存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外交革新一度将重点放在了实现外交一元化的努力上。"天下"体系被完全摒弃,外交主体统一到天皇名下,外务省以天皇"专命有司"的形式行使着外交职能。随着日本参谋本部从政府中独立出来,外务省的外交专权被打破,参谋本部任意解释军务的范畴,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使事实上的外交职能。此外,大陆浪人也在体制之外通过民间管道从事外交活动,进一步导致了明治政府外交决策权与职能的分散。  相似文献   

18.
国家作为行为体,由显性的"组织体"与隐性的"文明体"交织构成。"文明开化"作为日本明治维新三大政策之一,配套"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等国家"组织体"建设,成为近代日本国家"文明体"建构的重要内容,自上而下改变了日本民众的观念意识,对于明治日本的近代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对于明治维新及其"文明开化"政策的研究多集中在历史学领域,在其基础上引入心理文化学理论工具聚焦"文明开化"政策,可发现明治日本国家"文明体"建构三大特点,即强调"神国""皇国"优位的绝对性;重视国家间的序列性;建构封建军事资本主义国家的迷幻性。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革命30余年,期间曾出入日本18次,在日驻留近10年.在其30余年革命生涯中,孙中山与日本政府、军部显要,财界头目、大陆浪人,甚至一般平民建立了多层次错综复杂的关系.孙中山仰慕日本明治维新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并试图利用日本与当时中国政府在华欧美列强势力的矛盾,以加快革命的进程.他通过与日本各界人士所建立的联  相似文献   

20.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发展中的转折时期,它拉开了日本近代史的序幕,促使日本从落后闭塞的封建国家成功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期间,日本政府大力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积极师法西方列强,发起了日本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一次教育革命”,日本近现代高等教育即肇始于这一时期。从1877年日本第一所新型高等学校─—东京大学的诞生,到20世纪20年代末,日本近代高等教育体系基本确立。其标志是“第一,高等教育制度和法规初步完善,包括了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专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