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遏止传统村落频遭破坏现象的蔓延,制止对传统村落无度无序开发,防止和避免国家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永久的"文化遗憾",立法保护传统村落文化迫在眉睫。传统村落的立法保护不仅包括建筑保护、村落文化的生态保护,还包括村落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快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传统村落面临逐渐消亡的境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在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方面存在着保护主体单一化、主体保护意识薄弱、保护与活化模式转型难等问题。传统村落作为历史文化遗存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不能仅仅依靠政府作为单一主体进行保护,而是需要社会各界多元主体的参与,借助各方力量对其进行保护与活化,只有充分发挥政府、开发公司、文化专家、乡贤和普通村民等多元保护主体的作用,才能使传统村落得到可持续性的留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黔府办议复字[2016]6号刘光信等代表: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建议》(第486号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全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们提出的建议对深化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很有价值,已经作为2016年度省政府领导领衔督办建议,由省政府秘书长唐德智同志领衔督办。我省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为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做了不少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国家保护名录,并指出"有较高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现存不到5000个"。传统村落,这个急剧消失的文化遗产再次进入公众视线。据统计,2000年我国的传统村落约有363万个,到2010年减少到271万个。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正在被快速淘汰,与此同时,传统村落因各种人为或自然的原因,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或夷为平地,  相似文献   

5.
蒲月英 《乡音》2015,(3):18+24
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保护传统村落对记住乡愁、延续文脉、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以石家庄市为例,截至目前,共有8个村列入"全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井陉县7个、石家庄市鹿泉区1个。由于认识不足、措施单一等原因,一些传统村落仍然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各  相似文献   

6.
村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农耕文明的成果和典型特征,承载着人类历史、文化与文明信息。在当前快速城镇化时期,作为传统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载体的村落在大批消亡,逐渐走向"村落的终结"。研究通过对河南、江西、陕西、内蒙古、湖北五省的实证调查,讨论和分析传统村落独特的社会、经济及文化价值以及当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探讨在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途径与方式,为我国村落文化及优秀农耕文明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政策支持、法律规范和技术指引。  相似文献   

7.
《今日浙江》2014,(16):24-25
正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为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通过摸底调查,并在全国各地评介推荐的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并公示,于2012年、2013年确定了两批共1561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浙江共有90个村入围。杭州市富阳市龙门镇龙门村建德市大慈岩镇新叶村桐庐县江南镇深奥村桐庐县富春江镇石舍村  相似文献   

8.
传统村落形成于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至今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建筑遗产,具有多方面的研究及实用价值。但传统村落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随着城镇化进程,一些有价值的传统村落仍旧逐渐衰落甚至毁灭,其保护与利用刻不容缓。本文结合河北省保定市西部传统村落现状,将场景化应用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中。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转型与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不断推进,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矛盾各异、问题多样。当前,应当通过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机制和管理与保护制度,平衡城镇化建设与保护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理念与实践顺应时代的要求,进一步认知传统村落的"活态性",强调如何协同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生态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但传统村落"活态化"的方式、内容、目标及运作机制又因中国的特殊国情而有差异。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因群山峻岭的自然屏障,西南侗寨传统村落得以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获得有别于其他传统村落的"活态"特征及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因此,西南侗寨传统村落的"活态化"能基于其独特的历史、社会和空间背景,生成自我运行的内在发展机制,于日常生产生活中达成。要做到一是加强对原住居民主体性的认知与保障;二是建立以传统为根基的乡村现代化治理体系;三是依托传统产业升级,突破当地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矛盾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李亮 《桂海论丛》2020,(1):64-70
在实践中,传统村落往往陷入保护和发展很难达到平衡的困境,这主要是由传统村落相对于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和村落优势产业发展的不充分的矛盾造成的。传统村落具有生态旅游、特色农产品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资源,这些资源的产业化发展与村落保护之间具有优势互补、空间共生、属性和目标一致等特点。由于传统村落的特殊性,产业发展应遵循克制性、可持续性原则,构建村庄共同体、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协调好村落村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权责关系,确立村民作为村落开发的主体地位,整合人才、物流、资金等资源,在政府的监督与政策支持下,形成利益主体共赢、产业发展互动、产城联动等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2.
传统村落与旅游:乡愁挽留与活化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传统村落大都地处偏远,经济落后,但建筑风貌保存完整,且旅游资源丰富,将旅游作为手段对传统村落进行活化利用式保护,就成为一种自然而现实的选择。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传统村落风貌逐渐消退,特色民居建筑损坏较严重,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艺面临着保护与传承上的困难,一些传统民俗文化也面临着原真性与文化商品化的矛盾困境。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要着眼于促进旅游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实践融合,实现文化记忆的传承;利用旅游延续和复兴村落传统产业,实现旅游与产业的融合与协同创新;推动传统村落旅游与社区营造的理念融合,提升传统社区的内部生长力。  相似文献   

13.
<正>黔府发[2015]14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髓、民族文化的家园、中华儿女的乡愁、多彩贵州的名片。长期以来,我省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开展了传统村落调查,实施了一批保护项目。目前,全省共有426个村落列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国的16.7%,数量居全国第二。但由于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等诸  相似文献   

14.
作为水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要内容的原生态传统体育舞蹈仍在水族村落中顽强地保留着,在数百年历史的演进中产生变异,在困境中艰难传承。在少数民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文化整体保护是重要的传承策略,村落民众参与是传承的根本所在,村落集体活动是主要的传承场所,村落经济基础是传承的重要保证,民族文化产业化是传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其发展目前面临着空心化、文化流失等问题。贵州榕江县栽麻乡及该乡大利侗寨、宰荡侗寨是第一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寨,本文以这两个村寨为调研对象,探究传统村落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完善乡村治理、保护传统村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正在使用和发展中的遗产,传统村落既要保护,又要发展,但不管是对其价值的判断、保护利用方式的探索,还是对乡村振兴的回应,仍需要还原到具体的情境当中去进一步理解。相较于人们所熟知的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遗产概念,传统村落作为被认定的保护对象,正式进入遗产管理体系的时间并不算长。自2012年4月,住建部等四部委正式启动传统村落的调查保护工作以来,至今也不过六年时间。对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2012年起,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启动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先后公布了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目前,云南省有615个村落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位居全国首位,大理白族  相似文献   

18.
面对传统村落文化生命力的不断消解,挖掘、保护、传承传统村落文化成为当代传统文化发展的重点内容。然而,我国传统村落文化生命力激活与延续面临空心化与文化变迁、乡村旅游带来的伪复兴、景观文化破坏与同化、文化管理缺位、文本媒介缺失等困境,理应有针对性地解决,切勿让传统村落失去文化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浙江》2022,(2):后插4-后插5
为更好地利用和传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松阳县以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为切入点,系统推进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先后建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全国唯一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试点县,创成全市首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入围浙江省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名单,把松阳老城(西屏街道)创建成为...  相似文献   

20.
徐飞 《北京观察》2015,(4):22-25
<正>"我们保护的绝不是那建筑物的空壳,不是‘文化空巢’,而是民族文化的记忆、符号、传承。没有了血肉和灵魂,传统村落只是一个旅游区,而不是一个生命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充满诗意的话语,道出了无数中国人对传统村落呈现的田园生活的眷恋。然而,随着社会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的面貌急剧变化,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维系和传承民族根性文化,已经迫在眉睫。在北京,散落着一个个极具古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