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共产党宣言》问世至今,社会主义已经在世界上走过了150多年的历程。其间,有过辉煌,也遭受过挫折,甚至出现过低潮。本文运用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20多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认真总结社会主义百余年的历史经验,从而得出结论,社会主义是光辉的思想,时代的潮流,永恒的伟业。她将最终推进人类社会进入最高的理想境界: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2.
永恒主题永恒教育的特点赵士元济菏铁路临管处截止今年11月28日,实现无险性事故2000天,无大事故3201天,无重大事故5790天。在实践中,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安全是铁路运输工作永恒的主题,围绕安全运输安全第一的教育也是永恒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安全第...  相似文献   

3.
道德的社会存在根源和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共同道德"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存在的。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不存在"永恒道德"。鼓吹"永恒道德"的人其实质是历史唯心主义者。"共同道德"与"永恒道德"毫无共同之处,其理论基础不同,对群众的指导也不同。认真应对"永恒道德"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坚决抵制西方"永恒道德",主动宣传人类"共同道德";批判继承中国传统道德的丰富资源,借鉴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应对错误思想的防线。  相似文献   

4.
李淑梅 《思想战线》2007,42(4):54-59
人类维持生存的物质劳动是永恒的自然必然性,而劳动又处于历史变化之中,在文明时代劳动的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国家、法和意识形态。马克思用这种历史唯物主义代替了寻求形而上的永恒正义国家的旧哲学。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以商品交换关系的自由、平等论证资本赢利的公正性,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正义性,马克思则用生产劳动说明交换,提出了系统的劳动学说,发现了资本剥削的秘密,指出了资本主义自由、平等的形式性,批判了拜物教的意识形态。晚期资本主义虽然表现出不同于自由资本主义的某些新特点,但依然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马克思的劳动观点仍然具有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杨东柱 《前沿》2014,(7):54-56
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马克思对幸福的理解扬弃和超越了宗教和资产阶级的虚幻幸福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现实幸福观。它把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很好地融合起来,从而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划清了界限;它强调只有通过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才能获取幸福,从而区别于享乐主义;它把人类幸福与社会制度的变革结合起来,把实现共产主义、达到社会幸福作为最大目标,从而为人类追求幸福指明了方向。因此,马克思的幸福观是一种立足于现实、具有丰富内涵而又有明确未来指向的科学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不断创新 ,使马克思主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社会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机遇与动力。理论创新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要符合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人类文化既具有跨民族的全人类共同性,又具有因地域、历史、民族文化的不同而呈现出来的差异性。基于这些特征,人类既有着许多共同讴歌的永恒文化主题,又在这些共同的文化主题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差异性。这在作为人类精神文化产品最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诗歌中展现得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陈曙光 《传承》2012,(5):46-49
西方"马克思现象"的出现,确实部分地源于马克思的个性特质和精神品质。因为西方很多人并没有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也并不懂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但是他们相信马克思人格。马克思的人格力量关键在于不为世俗利益放弃信仰。"马克思现象"的产生,最关键、最有说服力的原因还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力量,在于马克思提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百多年前,当资产阶级正在为他们所取得的巨大胜利而弹冠相庆、并把资本主义奉为人类永恒的社会制度而顶礼膜拜时,马克思却站在历史的峰峦上向全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它犹如一声惊雷,敲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一百多年来,马克思的这一伟大预见经受了实践的严峻考验,历史又一步步把它变成了现实。然而,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不是“人学空场”,人学理论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和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社会主义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按通常理解,马克思所讲的人包括个人、人类或集体、社会等多种形式,但面对人类存在的现实乃至历史,马克思首先看到的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  相似文献   

11.
尽管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著作中,把人性或人的本质分别界定为劳动、社会关系和人的需要。如果我们从总体上来把握这些论断就可以发现,在马克思那里,这三者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人的需要是人从事一切生产活动的原初动因,正是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人的需要才能够得到实现和满足,同时使人的内在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社会关系,形成人类社会,从而在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形成了包括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在内的完整的人性。也就是说,马克思是从现实的人的需要出发构筑自己的人性论的。人的需要是马克思人性论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时强调,实现东北振兴必须首先解决好精神状态问题。雷锋精神诞生于东北大地,是东北人民卓越精神状态的模范代表,具有丰富的内涵与永恒的价值,其永恒价值植根于它强大的生命力与活力,受益于党、国家和人民对它的继承与发展。具有永恒价值的雷锋精神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强劲的动力来源、牢固的精神支柱与坚实的道德支撑。新时代要实现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应当将雷锋精神贯彻始终,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推动东北地区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3.
生命永恒     
仰望警坛星光灿烂的夜空,不少明亮的星星已经永远地陨落了,虽然他们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精神永存,生命永恒。  相似文献   

14.
永恒的援助     
<正>一切用"心"去铸造的美都是永恒的。用心会感化一个人,甚至改造一个世界。从撕裂、破碎到华美重生,从悲观绝望到努力将蓝图变为现实,从伤痕累累的深山里走出到过上一跃20年的新生活,每一步都来自于援建者和当地群众细心的培育。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李嘉诚基金会第一时间向民政部表示,希望帮助地震灾区  相似文献   

15.
钟刚  胡木林 《理论月刊》2003,(12):15-17
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行为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意义深远。共产党人必须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党风建设的永恒课题。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学界围绕人类中心主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于马克思是不是人类中心主义者也存在分歧。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观三个角度来看马克思的自然观,马克思不是单纯的人类中心主义者,而是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和继承,直到今天依然是指导人类实践活动的合理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7.
崔海妍 《求索》2008,(11):188-190
文学终结与文学永恒是文学领域的矛盾体,这一悖论反映了新媒体形式不断出现的后印刷时代,文学著作者在执着地相信文学的永恒、迷恋于文学的魅力的同时,为印刷文学的衰退而痛心的迷惘处境。“通变”论认为文学终结的真正原因是新媒体改变了文学特定时期的存在条件,新媒体的出现只能改变印刷文学的存在样式,但不会导致文学真正的终结。从“通变”观出发,文学有它自身的存在理由,由于文学的抒情言志的社会功能,文学的魅力是永恒的,它不会因为存在形式的变化而终结:文学终结与永恒悖论的释解同时为当今网络文学的出现与繁荣提供了合理的注释。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以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以自主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但在理解这一要求时,相当一些同志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单纯的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创新上,即硬技术创新,而忽略了企业管理文化和管理技术的创新,即软技术创新。而事实上,软技术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加强软技术创新,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管理科学为基础的管理技术,在当代已经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技术,它对于生产技术的发明创新转化为直接和现实生产力,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著名的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于1899…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价值是人类劳动创造的,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但人类劳动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表现为价值。同价值相比,劳动是更为一般的范畴,劳动是人类特有的、第一个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劳动中,人类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使之适合于自己的需要,同时,人类也在劳动中改变自  相似文献   

20.
爱是永恒的星辰海潮1997年8月13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湖北黄石市公安局警官俱乐部,聚集着来自全市各级公安机关300余名领导干部。一个主题为:“真情赢民心,忠诚保平安”活动的动员大会牵动着与会同志的心。会上,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汪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