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人大建设》2012,(8):25-25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敷贴的时节。肺气肿、慢阻肺、哮喘发病多在冬季,夏季提前养肺也可减少冬季疾病的发作。夏季养肺,可以从以下五点做起。保暖避寒,少食冷饮。酷暑难耐,有些人整天不离电风扇或空调。这样,寒凉之气就会从皮肤、毛孔侵入人体,易伤肺卫之阳气,导致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细菌、病毒易乘虚而入。还有人喜欢喝冰镇冷饮、吃冰镇瓜果,这样会损伤脾胃、消耗阳气,  相似文献   

2.
2007月15日早晨,安徽省芜湖市第五医院中医科的门外走廊里已人头攒动,200多名男女老幼在排队等待做"敷贴"。热在"三伏",原来这天是农历"初伏"第一天,是中医"冬病夏治"特色疗法"穴位敷贴"的最佳时机。他们不约而同地谈起蔡医生,她的病好了没?能不能来亲自做"敷贴"?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子午觉?就是子时与午时都应该睡觉,子午觉的原则就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按照东方养生的观念,睡眠与醒是阴阳交替的结果。阴气盛则入眠,阳气旺则醒来,所以《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子时是晚上11点至凌晨1点,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午时是中午11点至下午1点,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及  相似文献   

4.
正冬天,就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进入"冬眠"的时候,人虽然没有冬眠之说,但在寒冷的冬天,人也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调节饮食,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要遵循冬藏的自然规律。《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上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冻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就是要求人们在冬季要早睡晚起,不熬夜不睡懒觉,因为充足的睡眠能够让人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劳动时也不要搅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劳作汗出,发泄阳气  相似文献   

5.
冬季从立冬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至立春前一天。"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从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来看,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自然界是阴盛阳衰,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冬季之风为北风,其性寒。"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因此,冬季保健就显得更为重要。冬季,有不少有碍健康的生活习惯,常被一些人误认是正确的。戴口罩防冷鼻粘膜里有丰富的血管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传统医学认为,秋属“五行”中的“金”,主收。自然界在这个时节最大的特点就是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阳气也随之内收。这一特点,决定着这个季节养生的方方面面。“调养”起居 中医古医理论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天的起居作息应随着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于收敛而作出相应的调整。早卧,以顺应阳气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张,使肺气得以舒展。“修养”精神 在秋主“收”的原则指导下,情绪要慢慢收敛,遇到  相似文献   

7.
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应人体此时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旺盛起来,并活跃于体表。那么,夏天应如何做好养生呢?  相似文献   

8.
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体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中医养生认为,亚健康状态都可通过养护阳气、祛除湿邪来防治。因此,培养阳气可有效增强抵抗力。说到夏季要养阳,很多人不理解,总觉得夏季天气已经这么热了,还要养阳吗?其实,按照人的生理,夏季阳气浮于外,阴气伏于内。这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腠理开泄,通过排汗以使人的体温达到平衡,但是汗为心之液,汗液外泄,气随汗也泄掉,夏季以五脏来说是对应于心,中医上有汗血同源  相似文献   

9.
本刊综述 《创造》2014,(6):98-98
正"夏者,天之德也。"夏季,炎热酷暑,当戒阴湿而养生,此乃增益生机之要。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此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夏季人体的阳气浮于外而虚于内,因此,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  相似文献   

10.
<正>对于"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通常是用"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进行回答或作出解释。那么什么是世界观呢?回答和解释一般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  相似文献   

11.
《人大建设》2014,(7):49-49
<正>夏日炎炎,人人都想着法儿地防暑降温,却容易忽略寒邪的侵袭。殊不知,这夏日的寒邪比冬天更伤人。外界的寒凉之气,都属于风寒邪气。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说明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就好比太阳。人体的阳气随着四季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冬天气温低,万物凋敝,阳气活动迟缓,内收封藏。此时,天气虽冷,但人们更加注重防寒保暖,阳气反而不易为寒邪所伤。夏至以后,人体阳气在一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5,(7)
<正>对照全世界公认的13个健康"标志",国人对"健康的牙龈和口腔黏膜"最不自信,保持牙龈健康,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就像汽车保养一样,不仅要定期"大修",还要自己进行保养,牙龈健康如此,身体健康亦如此健康是什么?很多人会通俗地解释说,"健康就是没有病";《辞海》中为健康下的定义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那么,你,究竟健康吗?  相似文献   

13.
医药服务的对象是人,中医药的研究离不开人体构造及影响人体致病的因素,致病因素又是怎样危害人体健康的?如何使这些致病因素得到控制,使人们不患病或少患病。患了病如何能得到有效的诊治,这才是我们从事中医药研究者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医药研究应走什么路,是沿用西医的方法,还是走自主创新之路?中医药的研究在取得成绩的  相似文献   

14.
健康十宜     
盛夏季节气候炎热。为贪凉爽,许多人常常忽视了防病保健。从而诱发各种身体不适,甚至导致病痛发生。事实上。夏季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养生专家提示,夏季养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科学"、"和谐"和"仁爱"的理想和信念,既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理想和信念,同时也构成了整个国家的理想和信念,更铸就了中华民族新时代的精神支撑。什么是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人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如何塑造这些共同理想和信念?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人民所  相似文献   

16.
《创造》2013,(4)
嘈杂的闹市、喧嚣的车声、膨胀的欲望……你有没有察觉,生活在这样全速奔跑的城市,从呼吸到内脏的每一个器官,都在紧绷的状态下,高速、超负荷地运转?而身体,则在静不下来的环境和心境中,悄悄走着下坡路.专家表示,治疗猝死、抑郁等"现代劳累病",最好的药方就是让全身器官都安静下来. 其实,"以静养生"由来已久.中医认为,动养生和静养生是东方养生的两大法宝,各有利弊.动则生阳,可以增强精力,提高工作效率;静则生阴,可以降低人体阳气和精气的消耗,有利于减少快节奏给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所以,善于在动中求静、闹中取静的人,也会更长寿.  相似文献   

17.
句子的意义     
句子有没有意义?句子的意义是什么?在回答这类问题之前,似乎应该弄清楚:什么是句子?什么是意义?然而给"句子"和"意义"下定义是困难的.句子意义的可证实理论和真值条件论也面临重重困难.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个大问题,大到什么程度?大到民族兴衰、千家万户生活的质量,像自然界需要空气和水一样,教育也渗透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滋润着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并影响这个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19.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养好生,一年四季身体好。"中医认为立春后万物复苏,人体阳气开始升发,如能利用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采用科学养生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春季又是皮肤病、心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等多种疾病的高发期,所以,春季养生对于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春季养生一定要适应气候及生理变化规律,采取"五不要"原则,养好自己的身体,防止进入养生误区。一、不要过多吃酸性食物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因春天本来肝阳上亢,若再吃酸性  相似文献   

20.
《人民公安》2012,(16):37-37
立秋之后,气候日渐干燥,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经过气血顺畅的夏季.天气迅速由湿热转为干燥。人体也到了“夏秋之交”的分水岭。夏秋之交是人体最为敏感的时期,特别容易产生倦怠、乏力、烦躁的感觉,易使人情绪产生波动。或烦躁,或伤感,从而引起忧郁、悲伤。从“天人相应”来看,肺属金,与秋气相应,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