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乡村旅游是整个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与纽带。但是,我国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整体质量不高的问题。为了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旅游业应该深挖地方特色,遵循发展规律和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2.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达川区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结合自身的生态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精准扶贫、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以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重庆行政》2013,(6):I0033-I0036
创建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是彭水县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依托乌江画廊、阿依河、摩围山大旅游景区,按照“美丽乡村带动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促进美丽乡村”的基本思路,彭水县着力在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等方面狠下功夫,试点示范,注重实效,  相似文献   

4.
山区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绿色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强化山区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绿色发展,需要注重理顺布局与结构、产量与质量、加工与品牌、产品与市场、效益与增收的内在关系,需要特别关注持续发展、生态保护、田野景观、农耕文化、山村旅游的优势发挥。我国山区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解决好山区"三农"问题,对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役、满足农民幸福生活追求,对于建设山区乡村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乡村发展重视程度的日益加深,乡村中的生态文明智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时刻将生态文明智慧贯穿到每一个环节,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生态文明理念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和渗透,生态文明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生态文明形态出发,分析国内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下列观点需要重视:生态文明旅游发展道路是旅游业升级转型的必然选择;政府在普及生态文明观、扶持相关旅游企业开发新兴的绿色农业休闲旅游产品、绿色工业旅游产品、生态健康旅游产品、倡导生态文明的食宿行游购娱旅游消费方式等方面,以及在生态文明旅游政策、制度上的推进作用和管理、监督作用影响力大、统筹性强.政府主导型的生态文明旅游建设与发展道路,是中国旅游升级转型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乡村企业面临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实施的良好机遇,应勇于承担乡村企业的环保责任,积极创建企业生态文明品牌,主动构建生态管理模式,积极营造生态文明办公理念,以更高的站位、更远的视角、更大的智慧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谨 《求索》2011,(3):21-23
随着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乡村原生态环境和乡村性资源破坏越来越严重,"经济-生态"两难问题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统筹兼顾乡村旅游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和谐成为学界、业界关注的焦点。针对我国乡村旅游具体实践应用模式研究缺乏的现状,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从机制、技术、产业三个层面,尝试性构建四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承包人经营模式、绿色生产-消费模式、田园空间博物馆模式和"前店后园"模式。研究结果拓宽了乡村旅游研究视角,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截至目前,在我国已经建成的两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乡村旅游的兴起与发展,对拓宽我国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丰富我国的旅游产品、扩大我国旅游市场、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一个国家的乡村发展程度,是与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紧密联系的。乡村的发展反映了中国的发展变迁,见证中国由贫穷、落后到富足、文明。从一定意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民族发展振兴的永续大计。特别是在我国高度倡导乡村振兴的关键时刻,要充分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思路,深挖乡村天然、文化资源,形成切实可行的永续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强国梦、复兴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城市的发展集中反映了人类的进步与文明,但同时又集中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发生的一切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表现为生态问题,仅从单方面去审视和处理这些问题是不行的.从旅游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出发,对当代旅游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以期旅游城市的建设与生态经济的发展能够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2.
吴建东  郭潘 《中国发展》2012,12(4):12-17
该文介绍了琼山区近年来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按照“以海榆东线为轴,建设百里‘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繁荣、生态文化丰富、乡村旅游发展’的文明生态村长廊”的思路,坚持“四个结合、四个为主”的工作方法,全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现状。该文指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文明生态村机制建设与农村形势发展不相适应、文明生态村存在巩固提高和后续管理问题、“农家乐”乡村游缺乏引导和支持等方面的问题。为此,该文从政府和村民两个角度给出四点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13.
巫珊 《传承》2010,(9):108-109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文化、农村环境、农民生活方式、乡村意境和文化生态为资源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发生在乡村地域的集观光、休闲、娱乐、体验、修学、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形式。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优势、机遇和发展现状,并提出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乡村地区的重要实践。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因此,建设美丽乡村不光是要造路刷墙,更要修炼好融生态文明高质量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幸福宜居为一体  相似文献   

15.
戚学东 《前沿》2009,(13):60-63
本文介绍了乡村旅游的定义及内涵,结合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梳理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文化、农村环境、农民生活方式、乡村意境和文化生态为资源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发生在乡村地域的集观光、休闲、娱乐、体验、修学、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形式.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优势、机遇和发展现状,并提出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的困境为切入点,指出乡村旅游中"乡村性"缺失的核心因素是城镇化进程。然后重点研究了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以期探讨我国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出路。具体研究思路是:从城镇化的空间进程出发,通过扩散的时间过程与时空相结合,以其与乡村旅游的自然环境生态关系、文化融合和景观变迁的整合情况,来分析其复杂的相互关系,进而形成一个相对严密的影响分析框架,得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道路的三条途径:生态路径、文化路径和景观路径。  相似文献   

18.
王娟 《群众》2020,(20):33-34
旅游业是典型的绿色产业、生态产业、美丽产业,在拉动消费、带动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盐城市盐都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扣省委"六个高质量"发展和市委"开放沿海、接轨上海,绿色转型、绿色跨域"的"两海两绿"路径要求,把乡村旅游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挖掘资源潜力、提升品质内涵,乡村旅游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的良好态势,获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江苏省首家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区等称号。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助力精准脱贫、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出台乡村旅游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指导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应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等投身乡村旅游创客活动,并为乡村创客、科技企业等提供学习平台、交流平台,全面提升旅游智力服务水平,推动文化旅游衍生品开发。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扶贫功不可没,值得点赞,但任重道远.按照国家现行扶贫标准,截至2014年底,我国还有7017万贫困人口.目前,我国旅游经济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责任重大.旅游是绿色经济,旅游扶贫也是绿色扶贫,堪称是所有扶贫方式中最好的选择. 数据显示,我国现有832个贫困县,主要分布在国家生态功能区内,有着原生态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是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天然资源,可见旅游扶贫占尽天时与地利,潜力巨大.但要把这些资源转变成现实的旅游生产力,成为农民致富的"钱袋子"也并非易事.笔者以为,关键要走好走活"三步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