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7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需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尤其是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和法治化。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量任务以及党和国家各  相似文献   

2.
<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对社会治理进行了阐述,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一、新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任务  相似文献   

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治理体系的核心价值目标。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对各级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适应新的形势、应对新的挑战,进一步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增强政府治理能力,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宏观调控有力、市场监管有效的政府治理体系;要厘清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完善社会治理精到、公共服务精细的政府治理体系;要厘清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完善权责界限清晰、运行渠道顺畅的政府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目标、机制、方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乡镇、街道治理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意义尤其重大。  相似文献   

5.
陈红爱 《前进》2020,(1):37-39,5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指岀: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相似文献   

6.
董宇 《创造》2022,(11):60-6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城市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场域,是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当前,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中,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部署,就是要充分理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背景意涵、政策目标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准分权"治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变革的一个鲜明特点。"准分权"治理在保留中央总体性权力的基础上,通过分权、放权等形式将市场因素吸纳到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之中,为经济增长和有效治理提供了驱动力和稳定器。但同时,"准分权"治理也伴随着粗放增长、地方政府非良性竞争、公共品供给不足等治理碎片化、局部化问题,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新时代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在于制度体系建设,其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制度供给问题,更内在的是对"准分权"治理机制的完善与超越。这要求我们要立足于治理的整体主义原则,致力于构建人民中心、党领全局、协调各方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在巩固和扩大基本制度优势的同时,进一步理顺党政、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间的权责利关系。  相似文献   

8.
贺婷 《公安教育》2023,(3):33-36
<正>一、“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重点提到: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其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具体举措包括“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9.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重大命题,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与社会动员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内在契合性。在现代化维度上推进国家治理与开展社会动员,要重构现代社会动员模式,改革社会动员结构,改进社会动员方式,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形成中国现代化道路中"强国家—强社会"的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
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有机统一,是全面系统的整体领导,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型保障。制度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为此,要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党的领导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要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通过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制度体系,尊重人民的主人翁精神,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依靠人民的真心拥护,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谭桔华 《湖湘论坛》2020,33(3):70-78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集中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上。国家治理体系包括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三个重要的次级体系。其中,政府治理居于首位。2019年岁末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的一次大考,暴露出我国政府治理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要整合职能,实现有效政府目标;理顺关系,提高行政效能;完善行政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国家组织结构法定化,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正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和强大支撑,是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党的执政能力的"最近一公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强调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我们必须要理解社区治理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着重关注社区治理的创新,这关系到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新要求。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整体布局,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社会治理体制更加有效,更加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  相似文献   

14.
范雪强 《群众》2023,(2):32-33
<正>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邳州市戴圩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和邳州经济开发区实行“区街合一”体制,下辖19个村、6个社区,社会形态多元、人员结构复杂、共治力量不足,群众诉求呈现多样化特点,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戴圩街道推进基层治理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上论断勾勒出了中国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基本框架和基本体系。以此为指导,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总结出了中国社会治理的十大原理。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6月,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中共北京市委十二次全会报告中强调要"以21世纪眼光规划建设管理城市",要积极"探索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并在党代会报告中以专章的篇幅集中阐述了"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形成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等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就北京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等重大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北京城市的战略定位,提出了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城市副中心、构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基层治理的一次实战检验。组织部门如何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9,(21)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7,(33)
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总共出现了203次,党的初心和情怀是人民,使命是人民,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一切事业的根基"。郡县治,天下安",作为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县域,应该怎样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人民"二字总共出现了203次,学习了报告之后,我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治理》周刊,人民日报社主管,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2014年6月创刊。《国家治理》周刊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依托,以对地方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实效的调查评价为主要内容,突出调查、评价、服务三大特色,持续对地(市)、县、乡等各级地方治理能力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