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郭化若是解放军将领中有名的儒将。他是我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书法家兼诗人,是在我军中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系统研究《孙子兵法》的学者,他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享誉海内外。毛泽东赞誉郭化若是"党内一支笔",尊郭化若是自己的军事教育顾问。1995年11月26日,91岁的郭化若将军去世。江泽民同志为他亲笔题写了"一代儒将"的墓词。  相似文献   

2.
王家海 《求实》2012,(Z1):237-238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军心者得胜利"。自古侯王将相都把这句话视为至理名言,作为治国、治军的法宝。作为"兵家圣典"的《孙子兵法》有云: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如娇子,不可用也。(《孙子兵法。地形篇》)。综观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军事著作,"爱兵如子"的军事伦理学思想是历代军事家所达成的一致共识。素以文明之师、威武之  相似文献   

3.
《孙子兵法》政治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政治与军事的相互关联和矛盾关系的思想;对战争的利害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并以这种利害为手段处理与各诸侯国的关系的思想;军队行政管理中的“罚”与“亲”相互关连、配合运用的思想。《司马法》政治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在与政治密切相关的战与不战问题上的辩证性思想;治理国家与治理军队的区别的思想;“礼与法,表与里,文与武,左右也”等政治统治方法上的矛盾统一思想。《孙子兵法》的辩证性政治思想,是其军事辩证法思想在与政治相关的领域的表现。《司马法》的政治辩证法思想,也与其军事辩证法思想有一定的关联。两本兵书中的政治辩证法思想,同《左传》记载的与军事有关的政治辩证法可能有一定的关连 (吸取、发展 )。  相似文献   

4.
正在世界军事历史的舞台上,只有那些真正体现兵家智慧结晶的精品才能跨越时空,魅力永恒。作为我国古代兵书的经典,《孙子兵法》无疑就是这样的精品。《孙子兵法》共13篇,约6000余字,从《计篇》开始,列《用间篇》结束,"知"字贯穿于全书首尾,其论说的基点始终在"知"。知为体,谋为用,知而能谋,谋而后战,战而后胜,千里杀将,巧能成事。因此,"知"始终是战争制胜的前提和关键,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5.
《孙子兵法》是一部蕴涵着丰富的领导思想的军事著作,它所揭示的领导思想,经历了若干世纪至今仍闪耀着理性的光辉,给人启迪,值得现代领导者思考和借鉴。 领导宗旨。《孙子兵法》首篇《计》有云:“道者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所谓“道”,从领导学角度来看,可理解为正确的领导宗旨。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坚持的是捍卫领土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正义之“道”。 决策原则。《孙子兵法》对领导者如何科学决策有三条基本原则:第一,“知”的原则。《孙子兵法·谋攻…  相似文献   

6.
《湘潮》2007,(6)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在作战原则、作战理念等方面的对比,阐述了《孙子兵法》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深刻影响,并进一步论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对《孙子兵法》内容和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旨在通过这一初步研究,从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启迪中,加深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解,更好的学习和运用这一宝贵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7.
郭化若是解放军将领中有名的儒将。他是我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书法家兼诗人,是我军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系统研究《孙子兵法》的学者。毛泽东非常赏析郭化若,赞誉郭化若是“党内一支笔”,尊郭化若是自己的军事教育顾问。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郭化若和毛泽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8.
吴起变法     
<正>吴起(约公元前440—公元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一说山东省曹县东北)人,与孙武齐名,著有《吴子》一书,与《孙子兵法》合称《孙吴兵法》,中国历史上一位响当当的"军事大牛"。唐肃宗时将吴起等历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称为武庙十哲。宋徽宗时追尊吴起为广宗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相似文献   

9.
“文折腾”     
秦泽忠 《前线》2009,(4):58-58
官分文武。分别精通文武之道,是为“文官武将”,两样皆擅长者被誉为文武双全。便是争斗,也分文武,斗智为文,斗勇为武。  相似文献   

10.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读《孙子兵法》札记之二梅汝莉"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孙子为我们进行人才群体管理提供的又一重要思想。此处所说的"令"和"齐",是训练、指挥和管理的意思。所谓"文",相当于今人所说的思想政治工作;所谓"武",则相当于今人所说的纪律和...  相似文献   

11.
试论《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子兵法》是我国也是世界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共1 3篇,由孙武所著。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我国古代大军事家,被尊称为“武圣”、“东方兵学鼻祖”。在《孙子兵法》中,孙武用朴素的辩证法,总结了殷周以来特别是春秋时期几百次战争的决策、指挥、战略、操作技巧、伦理行为等实例和经验,并吸收了当时各国诸侯的兵家思想,构筑了一个严密的兵家管理理论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带有普遍意义的兵家管理规律,使兵家管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时过两千多年,《孙子兵法》不仅仍为今日世界各国的军事家必读之书,而且还为日、美等国的外…  相似文献   

12.
《论持久战》是自《孙子兵法》以来最重要的一部兵书,因此,研究《论持久战》者重视研究其军事思想、军事韬略,是很自然的。《论持久战》又是毛泽东依据其哲学思想写出的一部军事著作,因此,研究《论持久战》者重视研究其哲学思想,也是很自然的。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在中外军事学术史上占有显著地位的古代军事名著。虽然它从战争需要出发,着重阐述军事战略原则,而就国家的行政管理本身未作全面论及,但它所阐明的理论原则的影响已超出了军事领域,我们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去研读这部兵书,仍能从中发现其深刻的现代行政管理思想内涵。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上下同心的组织气候。《孙子兵法》非常重视和谐一致的组织气候。虽然组织气候作为行政管理学的一个概念只是在现代才被提出来,指的是基于组织成员的感情、态度、思想、精神、情绪而产生的普遍持久的行为气氛。但组织气候理论所要表达的思想在《孙子兵法》中就有所体现。《孙子兵法》提出了“道”的概念,并列之为“五事”——道、天、地、将、法之首。“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孙子兵法·计篇》,以下只注篇名),意思说:所谓道,就是使广大民众与国君有共同的意愿,这样民众能为他死、为他生而不怕危险。这也就表明“道”的功能最终在于形成上下同心的组织气候,以此来达到民众能为君主的目标而奋不顾身的目的。并且不尽于此,《孙子兵法》还把这  相似文献   

14.
<正>8月4日至6日,德江县人武部按照全军军事训练《纲要》的要求,组织全县20个乡镇的20名专武干部和20名民兵骨干,在县人武部举行"军事三项"比武竞赛。图为比武前,该县人武部部长李明向参赛人员讲解56式冲锋枪分解结合的技巧。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他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总结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经验创立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的杰出的贡献。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来源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这是毫无疑义的,但与他善于批判地吸取古今中外的优秀军事思想遗产,尤其是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中的精华,也是分不开的。本文就毛泽东对《孙子兵法》的学习研究和运用,作些历史的考察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先后4次上手术台,左肾被切除,右肾也开始积水,却依然战斗在富民兴村第一线,大竹县庙坝镇长乐村华山村联合党支部书记杨帮武被乡亲们称为"铁支书"。凭借多年从事农村工作的经验,杨帮武提出的"创新管理聚民心、转变作风暖民心、阳光村务顺民心、强基固本赢民心"的"民心工作法"让长乐村华山村成为了百姓安居乐业的乐土。如今,"杨帮武民心工作法"已成为管村治村的"金钥匙"。2014年3  相似文献   

17.
1 孙子兵法不仅涉及的军事 领域十分广泛,而且富于深刻的哲理性,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现实的借鉴性。其中的“慎战”思想即为一例。重战、慎战的思想贯穿《孙子》始终,其精神实质就是战争是国家大事,不可息兵偃武;积极备战,不可穷兵黯武;战则必胜,不可轻易动武。其“龙睛”就是个“慎”字。 《孙子》的慎战思想是从其多极的战略环境出发的。春秋时代,王室衰微,诸侯力政。各诸侯国由于政治、经济、军事发展不平衡,有的崛起,有的衰落。齐、晋、楚、秦社会改革成效显著,又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发展较快,先后称霸。其中的晋、楚…  相似文献   

18.
焦平贵 《学习月刊》2013,(11):34-35
孙子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学家,很重视和强调将帅的作用。他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选拔将帅的五条标准,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计篇》)在孙子看来,只有具备这五个条件,才是合格的将领。这五条标准,后  相似文献   

19.
《党的建设》2010,(10):45-45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著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书,在世界军事思想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作者是春秋末期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活动家孙武。孙武,字长卿,齐国人,生卒年月不详,大约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在战术上,孙武总结出一整套精辟的作战指挥原则,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致人而不致于人"、"以逸待劳"、"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等等,都是克敌制胜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在战争中,孙武特别重视计谋的运用,他将《计篇》置于全书之首,用意明显。战争不仅是双方武力的较量,更是智力的比拼。如何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这里有许多计谋可用。既可以通过"示弱"、  相似文献   

20.
关于“十六字诀”是《孙子兵法》具体运用的异议徐国荣现在西方有一种说法,认为"毛泽东游击战思想源于《孙子兵法》"。其实,早在越战结束后,不少美军高级将领就提出,要对付共产党的游击战,必须深研《孙子兵法》。如美国已故海军准将塞缪尔·布莱尔·格里菲思,在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