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历史新阶段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系统化学说。 在历史维度上, 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拓展, 是从中国经济新的事实材料中总结的科学结论, 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理论内涵包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协同发挥市场和政府两者作用、 重视民生建设、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方面。 这些科学论述,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辟新境界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内容十分丰富。正如江泽民所说,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从十四年来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中,最本质的内容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无论是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其核心问题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开辟我国经济发展新境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部署的内容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崭新的提法。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部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体包含哪些方面的内涵?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十九大部署了哪些战略举措?接下来尝试着谈谈学习心得。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观点的确立,立法速度猛然加快,基本改变了无法可依的状况,至九届全国人大任期届满之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新词     
正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报告中基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与构成现代化强国的其他要素对应,指一种可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状态、目标和结构。相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来说,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的、最基础性  相似文献   

6.
<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有大量关于"体系建设"的论述,可以说遍及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7.
1.1991年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在纪念建党70年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初步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要求。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他既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又指明了实现和达到这些基本目标的基本政策。这些…  相似文献   

8.
十九大报告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发展理念。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种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制保障。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宣言》发表已经170年,正是在其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和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的战略安排。《共产党宣言》中蕴含了"国家"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共产党宣言》思想一脉相承,是对《共产党宣言》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发展大工业的思想、发展公有制的思想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思想的发展和实践。坚持《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制造强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文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和逻辑框架,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蕴涵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体系。文章分析了党的领导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关系,认为党的领导是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文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历史来源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优秀文化相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能够得到中国优秀文化的支撑和滋养,这种文化内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成功的重要归因。  相似文献   

11.
学习邓小平的用人思想舒惠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回顾15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就是坚持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2.
陶良虎 《政策》2013,(2):35-39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成为"五位一体",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一个伟大进步,是中国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和平发展、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创的强国富民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同于苏联模式,更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而是立足中国国情、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建设道路。其原创性主要表现在: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了中国的发展问题,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到2010年底,我国已颁布现行有效的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一个立足中国国情、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中国人民意志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2011年1月24日上午,吴邦国委员长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反映了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发展的基本特性,体现了中国社会时空变迁、结构转型与政党使命的历史影响要素。这一思想体系在核心观点上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合法性与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在基本方略上指出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布局的方向性与政策设置的系统性,不仅鲜明地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基本主题,同时也深刻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民法典与法治经济之间的理论表达与制度实践必然成为法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命题。从本质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建设法治经济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和制度保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依凭。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典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和法治保障。从运行来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都是建立在以法治为基础、在法治  相似文献   

18.
<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征程中,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准确理解二者的互动关系,增强历史主动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更加充足的效能支撑。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维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之间是一个互动共生的整体,主要表现在:首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构成要素。作为对国家发展状态的描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从发展愿景上看,其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等多重维度。其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表现形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特质与评价标准,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这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之间关系的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是跨世纪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根据这一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五个不动摇。第一,必须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武器,这是我们讨论文化建设的一个最基本出发点。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20.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目标。我国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这不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系。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上提出了新要求。要着力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高质量就业、实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共享发展等方面,推进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