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指示,以提升首都核心功能为要义,开启了北京文化建设发展的新时代。其中"代表性、指向性、辐射带动、创新引领、表率作用"等要求,"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等理念,吹响了首都文化建设的进军号。首都核心功能在于先进文化的示范带动引领中华先贤高度重视京师文化对国家文明的教化示范功能。汉代《史记》《汉书》均有"建首善  相似文献   

2.
刘波 《前线》2017,(9):69-7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时指出,北京要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这为首都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北京"十三五"要强化国际交往功能,建设国际城市。2017年3月28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草案发布,提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加快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构建世界  相似文献   

3.
经国务院枇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为伟大社会主义祖国首都的未来,描绘了一幅灿烂而美好的宏伟蓝图。古今中外,各国都把首都的规划建设作为“经国之大事”来抓。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重视北京的规划建设,1983年曾原则批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新总规")成为指导北京城市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以往的城市总体规划以城市建设为主线相比,这次北京的新总规表现出了独特的城市发展思想,从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城市规模与空间布局上,从首都发展"以人为本"和"以国为重"这两个重要纬度上,表达了北京城市发展的新需求。作为一个城市,北京具备巨型城市的特点,其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克服大城市病,建立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新两翼中的一翼,需要紧紧围绕对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发挥对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行政功能与其他城市  相似文献   

6.
省外发展潮     
北京确定未来发展目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了北京城未来发展格局,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根据规划,作为国家首都,北京将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高效开展工作服务,为国际交往服务,保障首都政治、行政与国务活动的效  相似文献   

7.
正蓝图,是最美的"图画"之一。日前,《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新鲜出炉。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未来之城、绿色之城和创新之城。蓝图绘就,鼙鼓响起。千年大计,只争朝夕;国家大事,必作于细。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规划至2035年,近期至2022年这次新区规划范围包括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行政辖区,含白洋淀水域,以及任丘市鄚州镇等4个  相似文献   

8.
如何建设“宜居北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1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以下称《规划》)。《规划》把北京的城市目标明确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提出北京建设“宜居城市”是这次新规划的一个突出亮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北京提出建设“宜居城市”的背景是什么?意义何在?问题症结是什么?如何建设?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和探讨。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经济中心到宜居城市可以说,《规划》提出北京的新方向——“宜居城市”的目标,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依据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资源、环境、人口)来确定发展目标的一个生…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确定,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总面积约92.5平方公里,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2017年4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强调的"着力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既管好主干道、大街区,又治理好每个社区、每条小街小巷小胡同"的要求,东城区启动了"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  相似文献   

10.
付崇兰 《前线》2010,(7):35-36
<正>200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向社会公布了《"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指出"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推动‘绿色北京’建设,促进首都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既体现在生产领域,也  相似文献   

11.
《前线》2017,(1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推进京津冀区域整体发展指明了方向。北京各方面工作要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开展:一是要立足"四个中心"定位,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二是要重点打造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三是积极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构建首都功能拓展区,形成首都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正国际交往中心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的北京城市战略定位之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提出的首都核心功能。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就提出北京要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在当前的历史条件和战略意涵下,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新内涵,以及与北京城市发展、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和国家外交之间的关系,值得重点关注与深入思考。国际交往中心的历史维度北京市的外交服务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进  相似文献   

13.
建国三十七年来,首都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要求相比,相差还很远;和世界许多首都及一些著名大城市相比,仍然显得十分落后。要振兴北京,开创首都建设的新局面,目前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市政基础设施欠帐太多,极不适应首都城市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空间发展和功能结构失衡,大城市病日益凸显。改变过去片面追求增量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寻求更科学、更合理地配置城市存量资源,逐渐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和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有效应对与化解生态环境风险,《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首次提出"减量发展"理念,旨在提升北京的首都功能、改善城市的服务品质以及提高北京的全球竞争力。减量发展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明确指出北京是企图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如何理解“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制订首都发展战略如何体现这个性质?  相似文献   

16.
正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构建符合中国城市特点的城市治理体系,有助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北京作为首都,还承担着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的职责,需要以"城"的更高水平发展服务保障"都"的功能。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完善城市治理体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新总规")的编制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相似文献   

17.
唐鑫 《前线》2018,(11)
正《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新总规")是减量发展规划。实施好这个规划,需要正确认识减量发展。减量发展是城市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要从首都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减量发展的基本要求,通过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减量发展。减量发展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增量和减量是城市规划中的概念。增量是指城市规模扩张,减量是指城市规模由扩张转向缩减。城市规模包括城市产业规模、人口规模、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减量"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新总规")高频出现的用词,"切实减重、减负、减量发展,实施人口规模、建设规模双控,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市功能优化调整",是中央对北京未来发展的明确要求。"减量"的重点在于建设用地规模减量,尤其是"重点实施集体建设用地减量,大力推进农村集体工矿用地整治,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实施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减量,离不  相似文献   

19.
范周 《前线》2017,(9):67-68
<正>2017年8月17日,北京市与河北省签署《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以下称《战略合作协议》)。这是全面推进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是雄安新区建设开局阶段的重要战略行动。着眼大局主动看齐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视察北京,对首都的建设与发展予以高度重视,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定位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是首都发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17,(12)
<正>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这一版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指导北京城市发展的蓝图,反映了新的时代要求,体现了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新的技术潮流,加深对其内容的理解,将有助于规划的实施,有助于北京城市的健康发展。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大国首都的客观要求一个国家的发展既体现在可以触摸的实体和可以量化的指标上,例如反映经济增长速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